吉 林 嚴(yán) 忠文
包餡要保留蔬菜的養(yǎng)分
吉 林 嚴(yán) 忠文
包子、餃子不但味美又葷素搭配,是深受大眾喜愛的食品。近年來,隨著人們保健意識的增強(qiáng),要求餡中加大菜量,使面、肉、蔬菜達(dá)到合理的比例,保留蔬菜的養(yǎng)分及香氣。但蔬菜只要與鹽接觸其水分就會出來,蔬菜中的水溶性維生素及無機(jī)鹽都會隨水流出,而造成養(yǎng)分的流失。做餡時若肉多菜少,則菜滲出的水可被肉吸收,反之,肉少菜多,則肉不能把水分完全吸收,就會出現(xiàn)泛水現(xiàn)象。
蔬菜中的水分可分為結(jié)合水、截留水。結(jié)合水很難分離,截留水指截留在細(xì)胞或蔬菜毛細(xì)管中的水,即便蔬菜有相當(dāng)?shù)臋C(jī)械損傷,水也不會流出,被稱為持水能力。當(dāng)蔬菜中毛細(xì)管半徑大于1μm時,被擠壓時水就會流出,而毛細(xì)管半徑再小時(如細(xì)胞內(nèi)),擠壓時水不能流出,但加鹽可使其中的水滲透出來。
解決蔬菜遇鹽泛水,干擾包餡的辦法有三種:1.菜、鹽隔離法;2.脫水法;3.控滲法。
最近流行的說法認(rèn)為:先在蔬菜表面上涂一層油,把鹽與菜隔開,從而防止水的滲透與流出。這種說法影響面很廣,有必要稍加解釋一下。蔬菜與鹽隔離的先決條件是在蔬菜上形成牢固、完整的一層油膜,事實上是很難做到的。我們知道物質(zhì)分親油性、親水性、兩親性。例如韭菜葉、莖是親油的,在其上滴一滴油,油滴在葉面上鋪展形成油膜,但韭菜切口是兩親的。芹菜葉是親油的,但芹菜莖是兩親的,即滴上一滴油,油在莖上形成一個丘狀滴,不能鋪展并極易脫落,因此用油隔離是無效的。下面的實驗可以證明。
(一)韭菜脫水試驗
1.取新鮮韭菜80 g,洗凈切碎,分為兩份,分別裝入兩碗中;
2.甲碗韭菜加入食油3 g充分?jǐn)嚢?,使表面上充分涂油,然后加入精鹽1 g充分?jǐn)嚢瑁^察出水量(表1)。
3.乙碗韭菜與甲碗同時加入食鹽1 g充分?jǐn)嚢瑁^察出水量(表1)
表1 韭菜與涂油韭菜加鹽后出水量比較 ml
(二)芹菜脫水試驗
1.取新鮮芹菜去葉、洗凈、切碎,取80 g分成兩等份,分別裝入甲、乙兩碗中;
2.甲碗芹菜加入食油3 g充分?jǐn)嚢?,使菜表面上充分涂油,然后加入精鹽1 g充分?jǐn)嚢?,觀察出水情況(表2);
3.乙碗芹菜與甲碗芹菜同時加入精鹽1 g充分?jǐn)嚢?,觀察出水量(表2);
4.將鹽水打入肉餡中形成肉糜,分別與芹菜及涂油芹菜相混,觀察出水情況(數(shù)據(jù)表省略)
表2 芹菜與涂油芹菜加鹽后出水量比較 ml
韭菜涂油出水量比不涂油的少,說明有些效果,芹菜涂油出水量與不涂油的相同,說明涂油無效;按和肉餡的條件,將含食油肉糜分別與涂油芹菜及不涂油芹菜相混合,出水量相同。
菜、鹽隔離,只有借助現(xiàn)代科技手段,如微膠囊法,將鹽包在薄皮中。
韭菜比芹菜出水量少,說明韭菜持水能力強(qiáng)。
利用各種辦法,將蔬菜中截留水的一部分分離出來,脫水的蔬菜再遇鹽出水就很慢了。蔬菜的持水能力隨蔬菜的老、嫩、季節(jié)、氣候而變化,因此,脫水量隨之而不同,一般為蔬菜總重量的1/6或1/4,但不超過1/3,否則養(yǎng)分、香氣損失很多,成品口感亦極差。
1.民間常用的脫水法
將蔬菜用水焯一下,然后擠去一部分水,但焯水使水溶性維生素及無機(jī)鹽損失過半,擠出的水完全拋棄,又使養(yǎng)分流失,對冬瓜等持水量差的蔬菜通常加鹽使水滲出再擠壓。以上幾種做法都拋棄了大部分養(yǎng)分,香氣也損失很多,因此不宜采用。
2.生榨法
利用機(jī)械破壞蔬菜的結(jié)構(gòu)并壓出水來,脫出的水要充分利用。做餡時,先將肉餡加入調(diào)料,最好用固體醬油,再加入菜水?dāng)嚢璩扇饷?。多余的菜水可用來和面,此法可保留蔬菜的養(yǎng)分及香氣,做出來的餃子口味、口感均佳。
有些菜(如芹菜)剁碎,用手攥不易出水,需要一點簡易的設(shè)備,以壓力型最適用,如壓 機(jī)、壓米粉機(jī)等均可使用,遺憾的是民間尚無小型合適的設(shè)備。
家庭可用小型面條機(jī),將蔬菜(如芹菜)放在輥軸中,先用一檔壓扁、再改用2~3檔壓扁(視蔬菜品種而定)。然后用刀切碎,用手攥出水,家庭用水果榨汁機(jī)也可以,但其轉(zhuǎn)速很高,并且上下不能翻動,短時間就會將蔬菜打成粥狀,營養(yǎng)成分被破壞嚴(yán)重,攥出的水過多,養(yǎng)分流失嚴(yán)重,且產(chǎn)品口感極差。因此加料(切碎的菜)要少,高出旋刀2~3 cm即可,并且使用較低速的檔,攪打1~2秒即停。觀察蔬菜的粉碎情況,如攥出水過少,就再攪打一下,如家中沒有什么設(shè)備,可將芹菜剁碎,然后用啤酒瓶子用力碾壓,使芹菜組織進(jìn)一步被破壞,才可用手攥出水。
以上所介紹的方法只是拋磚引玉,大家可根據(jù)實際情況選用其他設(shè)備。
蔬菜與鹽接觸即出水,目前尚無有效的制止辦法。權(quán)宜之計只有兩條:(1)事先將水分離出一部分;(2)控滲法:一部分脫水的蔬菜與含鹽肉糜拌和15分鐘后泛水明顯,如在10分鐘內(nèi)包完餡就避免了這一問題。
下面舉例加以說明。
1.持水力強(qiáng)的菜(如韭菜)
前面已說到韭菜遇鹽出水少且慢,所以不必事先脫水,可利用下面提到的控滲法,將調(diào)好的肉糜與蔬菜都分成相等的數(shù)堆,包餡時可取出一堆肉糜和一堆韭菜迅速混合并在10分鐘內(nèi)包完,之后再取另一堆肉糜與韭菜,同法操作。
2.持水力稍差的菜(如芹菜、甘藍(lán))
最好用生榨法脫水。將一部分菜水盡量打入肉餡中,多余的菜水可用來和面。
3.質(zhì)地嫩、持水力差的菜(如冬瓜、西葫蘆)
這些菜不能焯水,可生榨。家庭可用擦菜板,將菜擦成絲,然后切碎,用手攥使水被擠出,因壓力小脫水量也少,再與含鹽肉糜接觸易泛水,可按控滲法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