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雷
(長春師范學院 體育系,吉林 長春 130032)
吉林省大學生體育鍛煉習慣養(yǎng)成的策略研究
田 雷
(長春師范學院 體育系,吉林 長春 130032)
采用問卷調查法,對吉林省高校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項目、健身鍛煉形式、場地、鍛煉持續(xù)時間、頻度等方面進行了調查。從調查結果看,大學生群體中具有體育鍛煉習慣的人數(shù)微乎其微。在客觀分析影響學生體育鍛煉習慣養(yǎng)成因素的基礎上,提出了培養(yǎng)大學生體育鍛煉習慣的對策,旨在提高大學生對體育鍛煉的理性認識,重視體育鍛煉習慣與健康生活方式的養(yǎng)成,為吉林省高校深化體育教學改革提供有益的理論參考。
大學生;體育鍛煉習慣;養(yǎng)成;策略
近年來,各級黨政領導高度重視大學生身心健康,中共中央國務院頒布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大學生體育增強大學生體質的意見》,鼓勵學生走向操場、走進大自然、走到陽光下,形成大學生體育鍛煉的熱潮。
高校體育教育是高等教育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在學校系統(tǒng)體育學習的最后階段。然而,學生在接受了長達12-14年體育教育之后,能夠養(yǎng)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者并不多見。形成一個良好的習慣,使人終身受益,而形成一個不良習慣則等于慢性自殺。培養(yǎng)體育鍛煉習慣一直是體育界,尤其是學校體育界眾多學者、專家研究和探討的老大難問題。因此,了解大學生體育鍛煉習慣現(xiàn)狀,研究養(yǎng)成鍛煉習慣的策略,顯得尤為重要。
2.1調查對象
吉林省6所大學(吉林大學、東北師范大學、長春大學、長春工業(yè)大學、延邊大學、北華大學)在校大學生600名,其中男生313名、女生287名。
2.2研究方法
2.2.1文獻資料法
參閱了《全民健身計劃綱要》、《關于開展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的通知》和國內外有關普通高校體育改革、課外體育鍛煉情況、體育鍛煉習慣以及培養(yǎng)等方面的資料 ,為論文撰寫提供了重要的參考。
2.2.2問卷調查法
根據(jù)研究需要,遵循社會調查問卷設計的原則,以體育鍛煉習慣為調查核心設計本課題的問卷。
本問卷的效度檢驗采用專家咨詢法,對問卷內容進行效度檢驗;信度檢驗采用“再測法”。在正式問卷前,對100名吉林省高校大學生進行了再測信度調查,兩次施測間隔時間為15天,2次測試的相關系數(shù)r=0.827,證實問卷有較高的信度,符合統(tǒng)計研究的要求。
采用多段抽樣方法,抽取了吉林省6所大學中的在校學生共600名,其中一年級200人,二年級200人,三年級200人。共發(fā)放問卷600份,回收554份(男生問卷291份,女生問卷263份),有效回收率為92.3%。
2.2.3數(shù)理統(tǒng)計法
運用SPSS12.0軟件對調查的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與處理。
3.1體育鍛煉習慣的概念界定
體育鍛煉習慣是指人在后天不斷重復身體練習的基礎上,逐漸形成的、內在需要的、比較穩(wěn)固的自動化行為模式。
本研究中有無體育鍛煉習慣主要從鍛煉頻率(度)、每次鍛煉時間、鍛煉持續(xù)時間三方面去判定。界定標準為:當每周鍛煉不少于3次,每次鍛煉時間超過20min,持續(xù)6個月,滿足以上三個條件即為有鍛煉習慣,其余則為無鍛煉習慣。
3.2吉林省大學生體育鍛煉習慣現(xiàn)狀
3.2.1吉林省大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頻率與持續(xù)時間
從表1、表2可以看出,被調查的大學生中已養(yǎng)成體育鍛煉習慣的人數(shù)很少,應引起學校體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視和認真思考。
同時還發(fā)現(xiàn),女生經(jīng)常參加體育鍛煉的明顯低于男生,而基本不參加體育鍛煉的比例明顯高于男生。其主要原因除了男女之間生長發(fā)育,身體形態(tài)變化,體育態(tài)度差異外,還與女生由于怕苦,怕累,怕臟,大多數(shù)女生沒有較好掌握一定的運動技能,對體育缺乏切身的情感體驗而影響其參與熱情有關。
表1 吉林省大學生體育鍛煉習慣養(yǎng)成情況
表2 吉林省大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頻率與持續(xù)時間(%)
3.2.2大學生體育鍛煉的形式和地點
本次調查顯示:大學生體育鍛煉的活動形式依次為與同伴一起活動(68.7%)、單獨活動(14.6%)、與家庭成員一起活動(16.7%)。說明體育活動具有很強群體性特征,因此,學校體育課開設的教學內容、組織競賽的項目應以集體項目為主。這樣才能使學生樂學、樂動、樂群、才能使學生形成良好的運動習慣。
課外體育活動的地點以學校運動場地居多,達到77.1%。這主要是因為絕大都數(shù)大學生在學校住宿,他們的生活空間以學校為主,所以客觀上要求學校必須注重運動場地內設施的進一步建設,才能滿足學生課余體育活動的需要,也才能豐富學生的業(yè)余生活。
3.3影響大學生體育鍛煉習慣養(yǎng)成的因素
3.3.1主觀因素
部分大學生有關的體育鍛煉的技能、知識貧乏,對體育鍛煉缺少熱情,多數(shù)態(tài)度不積極、不主動,這與學生對體育價值的認識有著一定的關系。由于就業(yè)壓力大,多數(shù)學生選擇了考研,學習時間緊,心理壓力增大,每天的睡眠時間不足,進而降低了參加體育鍛煉的興趣;還有一部分學生沉湎于網(wǎng)絡,也保證不了正常的睡眠時間,這也影響參加體育鍛煉的積極性。
3.3.2客觀因素
由于近幾年高校擴招,多數(shù)學校的在校學生人數(shù)與場館、器材的比例失調,場館、器材等嚴重短缺。有限的場館、器材根本滿足不了在校大學生體育鍛煉活動的需要;目前高校的體育教學依然是還債式,可用于健身的運動技能掌握情況不理想;體育教材對學生體育鍛煉的指導性不強;體育教師對科學鍛煉方法、手段的傳授較少以及對學生課外鍛煉給予指導和建議不夠,使學生對體育鍛煉的知識、方法、手段掌握不足,進而不能科學有效的指導自我鍛煉。
3.4吉林省大學生體育鍛煉習慣養(yǎng)成的策略
3.4.1激發(fā)學生體育鍛煉動機,多渠道培養(yǎng)終身體育意識
充分發(fā)揮體育教學的主渠道作用,培養(yǎng)大學生正確的體育意識,樹立對體育的正確的價值觀。引導大學生建立科學的時間管理和身心壓力管理的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形成積極的身心保健意識。同時利用學校各種人力資源開展體育講座、輔導,利用媒體、網(wǎng)絡等等形式加強體育宣傳,激發(fā)學生體育鍛煉動機,培養(yǎng)興趣,在思想上加速習慣的養(yǎng)成,使學生的體育鍛煉由一種有意識的行為變成無意識的自主活動。
3.4.2加強運動技能教學,重視休閑娛樂技能掌握
大學體育課程學習應注重學生運動技能的培養(yǎng),通過體育教學和課外體育活動,使學生掌握1-2項終身體育的運動技能,使學生在掌握技術和運用技術的過程中產(chǎn)生良好的情感體驗,轉變內在的運動需要和動力,促進學生積極參與運動實踐,養(yǎng)成鍛煉習慣,為終身體育提供內在的動力基礎和外在的技術基礎。
增加休閑娛樂類運動項目的比重,強調內容的健身性、娛樂性、終身性,以適應終身體育鍛煉的要求。
3.4.3重視體育場館的建設、規(guī)劃、利用
學校的體育場地、器材是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的基礎,要努力提高場館的使用率,減少空置率,使場館資源最大限度地為學生服務。高校領導也應進一步提高對體育場館建設重要性的認識,把體育設施及配套服務設施的建設納入學校整體建設和發(fā)展的規(guī)劃中,使之穩(wěn)定、有序的發(fā)展,以滿足不斷擴大的辦學規(guī)模。同時切實改善學校的體育設施和配套服務,為大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體育運動環(huán)境、良好的體育學習和鍛煉氛圍。
3.4.4優(yōu)化校園體育文化環(huán)境,組織課外體育活動
充分發(fā)揮團委、學生會、體育協(xié)會等組織的優(yōu)勢和作用,開展多種形式的課外體育鍛煉活動。
在學生課外體育鍛煉活動中,各高??筛鶕?jù)自身特點安排一定的師資,保證提供良好課外體育鍛煉理論和技術指導,吸引更多學生參與到鍛煉中。
長期以來我國學校體育教育實行的正規(guī)化習得性教育模式,對學生體育態(tài)度與習慣的養(yǎng)成起到了積極的教化作用,但這種教化作用要內化為學生自身健康的生活方式,養(yǎng)成終身體育鍛煉的習慣,還有賴于學校、家庭、社會多方面的合力作用。體育鍛煉是健康文明生活方式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體育運動同生活方式有著緊密聯(lián)系,通過體育鍛煉習慣去構建健康生活方式,從而增強學生體質健康,為增強全民健康素質奠定堅實基礎和構建和諧社會做貢獻。
[1] 尹博.影響大學生體育鍛煉習慣形成的因素[J].體育學刊,2005,12(12).
[2] 林娟.終身體育教育與高校體育改革的互動研究[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06,18(4).
[3] 梁紅霞,王哲,楊鄂平.影響大學生體育鍛煉習慣養(yǎng)成的因素及對策研究[J].菏澤學院學報,2007(2).
[4] 李煥玉.大學生體育價值觀與體系鍛煉行為之間的研究[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09,25(6).
TheResearchonStategiesofCultivatingHabitsinPhysicalExercisesforUniversityStudentsinJilinProvinces
Tian Lei
(P.E. Department,Changchun Normal University,Changchun,130032,Jilin,China)
By way of research methods as investigation and questionnaire,we had investigated current college students in physical exercise,in a serious shortage of the status of the initiative,the six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Jilin Province in the physical training of students to conduct a survey,results from the survey the majority of the lack of good habits of self-training.The promotion of sport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student habits analysis of influencing factors,and give full play to the students on their own subjective capacity of the students good habits of physical exercises to propose a solution.
university students;habits in physical exercises;cultivate;strategies
2010-06-21;
2010-07-01
田雷(1966-),女,河北人廊坊人,博士研究生,教授,研究方向:大學體育教育訓練學。
G812.4
A
1672-1365(2010)04-013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