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國60周年葉濃連獲多項榮譽
□ 千明 老記
編輯、詩人、書畫家、陜西日報離休老干部葉濃,2009年連獲殊譽,國內(nèi)外一些文藝團體和有關(guān)部門,選舉、聘請、授予他“名譽職務”、“榮譽稱號”多達30多項(百分之九十幾本人未接受,如××大師之類)。中共中央組織部授予“全國離退休干部先進個人榮譽稱號”,并發(fā)了獎金,中國文學藝術(shù)聯(lián)合會為他頒發(fā)了“從事新中國文藝工作六十周年榮譽證書”和紀念牌。
葉濃同志自幼酷好文藝,如:詩文書畫、吹拉彈唱、歌舞戲劇,都很喜愛。19歲開始在報刊發(fā)表詩文作品,書畫進入縣級展廳。22歲在縣城舉辦個展《野農(nóng)畫展》獲得贊譽。參加中小學教師話劇團,由武志新導演演出《萬世師表》(飾鄭楚雄)。新中國成立后,一直在文教宣傳領(lǐng)域工作。從事記者、編輯工作近40年。先后創(chuàng)辦了《星期天》、《三秦書畫》等四種報刊,并任首任主編。精心采編了許多得獎稿件,熱心推介了很多新人成為名人。自己在業(yè)余時間,夜以繼日筆耕不輟,發(fā)表了不少有一定影響的作品。其中包括詩歌、散文、小說、評論、古體詩詞、報告文學及書畫作品。有的已入選國家出版的重要典籍。
葉濃1986年離休手續(xù)還沒辦畢,就應邀到剛成立的陜西省老年大學作書法系教授、系主任兼校務委員,參與校務工作。接著先后被蘭州軍區(qū)西安老戰(zhàn)士大學、中國書畫函授大學西安分校和西安市老年大學聘為教授、系主任、副校長等。他邊學邊教,認真?zhèn)湔n,編寫書畫教材20多萬字,每周講課時間有時超過30個小時,白天上課,晚間備課,雖然很累,但從不懈怠。而是把研究傳授書畫藝術(shù)和為學員服務,培養(yǎng)人才,看成很光榮的事業(yè)。身困倦,而心歡暢。講授書畫課程深入淺出,通俗易懂,深受學員的歡迎和好評。他還在1992年和友人籌建陜西秦嶺書畫院,被推選為業(yè)務院長,團結(jié)了大批知名書畫家和愛好者,學習、交流書畫藝術(shù),從二三十人發(fā)展到數(shù)百人。任省老年書畫學會常務副會長20多年期間,協(xié)助會長組織會員學習、研究及交流活動,先后組織陜西省書畫作品到8省市展出、交流,受到廣泛好評。1998年,他創(chuàng)辦《三秦書畫》報,并任主編,在無資金、無辦公室和缺人員的情況下,和幾個友人,在自己家中審稿、開會、編報,后來該報被老字號書畫報刊公認為全國第一,葉濃也受到中國老年書畫研究會的表揚。并聘請他為顧問和老年書畫研究院名譽院長。
上世紀80年代以來,書畫作品普遍成了商品。稍有名氣的書畫家,一幅作品,動輒幾千幾萬,而葉濃卻把大量作品,無償捐獻給救災、扶貧、助殘、助學的慈善事業(yè),贈送給普通的愛好者,每年捐贈作品都在數(shù)百幅。因此,他的一位學生說他:“您只能做個好人,永遠成不了富人?!倍~老說,自己雖然缺錢,但精神很“富有”。85歲了,每天學習、工作、接待來訪,點評作品,還超過10多小時,樂此不疲,成了大忙人。
葉濃離休20多年來,始終保持著一名老黨員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盡其所能,多作貢獻,堅持以“詩品書品畫品人品至上;文氣才氣靈氣骨氣當先”作為座右銘。由于他藝深德高,被國家文化部、中國書協(xié)、中央文史館書畫院、陜西省委老干局等單位和組織,先后授予他“跨世界中國優(yōu)秀老年書畫家”、“德藝雙馨”書法家、“中國當代杰出功勛藝術(shù)家”、“全國首批文化和諧使者”、“中國改革開放文藝終身成就獎”、有關(guān)協(xié)會的“終身名譽主席”榮譽稱號和職務。中國文聯(lián)、中組部正是在此基礎(chǔ)上,授予榮譽證、紀念牌和頒發(fā)獎金。中央四部委指派中國文化藝術(shù)交流協(xié)會,已選他為“首批國家禮品指定書畫藝術(shù)家”。
向勞動者致敬
□ 吳艷艷
勞動是神圣的,是偉大的。
勞動者用勤勞的雙手和智慧,
編織了這個多彩的世界,
創(chuàng)造了人類的文明。
讓我們在這個特別的日子里,
向全世界的勞動者致敬!
勞動創(chuàng)造了人類,
創(chuàng)造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
是勞動,建成了今天的座座城市;
是勞動,筑就了現(xiàn)代化的社會發(fā)展;
是勞動,讓偌大的地球變成了一個小小的村落;
是勞動,使浩瀚的荒原變成了畝畝良田。
勞動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階梯,
勞動創(chuàng)造世界
——天地間不朽的真理!
乘鄭西高鐵 感追風速度
□ 陳 慶
鄭西客運專線是我國中長期鐵路規(guī)劃中10條客運專線中徐蘭客運專線最先開工的一段。全線長505公里,列車運行時速350公里。鄭西客運專線為雙線,線路穿越豫西山地和渭河沖積平原,南倚秦嶺、北臨黃河,沿線80%區(qū)段為黃土覆蓋,濕陷性黃土區(qū)施工技術(shù)是最大的技術(shù)難題。
3月末的一天,我們乘高速列車到河南中原采風,有幸感受了這時代“飛鐵”。春寒料峭擋不住大家喜悅的心情。
首先躍入眼簾的是一輛不長的白色列車,車頭非常具有流線型像個子彈頭一樣,上有“和諧號”三個大字。從進站到上車給人的感受是有序、不擁擠還有列車員們的微笑。車廂環(huán)境很好。座位干凈整潔,靠背上都有一個可以放下當小茶幾的平板,上面有放水瓶的凹槽??勘尘W(wǎng)兜里放有雜志、環(huán)保的廢物紙袋,椅子靠背還可以放倒和收起以便乘客坐在最舒適的位置上。趁車沒開動時,大家紛紛在車廂里合影留念,洋溢著一種興奮、開心的氣氛。
8時30分列車準時緩緩啟動。車廂前方有電視,還有一塊電子顯示屏,上面滾動顯示著開水房、衛(wèi)生間位置、當前時速等信息,非常清楚、方便。車很快跑起來了,我拿著水杯去接開水,行走起來卻沒有普通列車那樣像喝醉酒似的東倒西歪,很穩(wěn)。這是因為鄭西高鐵運用了世界先進的百米定尺鋼軌連續(xù)焊接工藝,全線鋪設(shè)了具有世界鐵路先進水平的無砟軌道,保證了鐵路的高平順性,能夠滿足高速列車平穩(wěn)、安全、舒適運行的要求。
開水、盥洗室、衛(wèi)生間在單號車廂連接處都有,盥洗室非常明亮、整潔,有大鏡子、熱水、洗手液等一應俱全。衛(wèi)生間也同樣干凈整潔,還備有手紙,更人性化的是衛(wèi)生間墻壁上設(shè)有可以放下來平放嬰兒的固定板,方便帶嬰兒的乘客,還有緊急呼叫按鈕,以防突發(fā)事件。
回到座位上,我望著窗外感覺比起特快車來說好似并沒有快多少,同行者說:“你不要看車窗外,往下看路面你就知道有多快?!蔽业皖^一看,根本看不清路面,只能看見路邊圍欄長長的拖影,頓時有眩暈的感受,這才體會到什么叫“追風”的速度。
突然,車廂內(nèi)大家驚呼,啊!顯示屏上顯示現(xiàn)時速350公里,乘客們都激動不已,有的拿著相機拍下精采的瞬間。說笑間,廣播中傳來播甜美的聲音:“前方即將到達本次列車終點站鄭州,由于風速的原因,列車晚點10分鐘?!痹瓉?列車“嗅”到危險能停車,車載雷達能及時接收運行數(shù)據(jù)和指令,傳弟“雷、雨、風、雪”等惡劣天氣對列車運行構(gòu)成危險時,將自動減速或停車。
鄭西高鐵每天7對開,它像一條“金腰帶”,把中部與西部緊緊聯(lián)系在一起,它將密切東、中、西部經(jīng)濟、文化、人員交流,特別是將促進沿線地區(qū)旅游、地產(chǎn)、物流、文化等產(chǎn)業(yè)長足發(fā)展,深入推進“西部大開發(fā)”和“中部崛起”戰(zhàn)略實施。它有資格讓人如此期待,早上吃完西安的羊肉泡饃,中午即可到鄭州品嘗河南燴面。河南的少林寺和陜西的兵馬俑,都因高鐵鑄就的“一日交通圈”、“一日生活圈”而將成為一條開往
美好前景的幸福專線。
《讀者》電紙書亮相第六屆文博會
本刊訊 讀者集團、讀者股份公司、讀者數(shù)碼科技公司在第六屆文博會開幕當天正式宣布讀者電紙書問世,揭開了讀者電紙書的“神秘面紗”。當天亮相的5款讀者電紙書產(chǎn)品,囊括了5英寸、6英寸和9.7英寸等業(yè)界主流產(chǎn)品。
據(jù)介紹,最先上市的讀者電紙書——型號DZ60A,采用了6英寸大屏,而且應用了16灰階電子墨水技術(shù),無論圖片還是文字,黑白度更細膩,更接近于紙質(zhì)的高清顯示;采用E-link技術(shù),具有高檔時尚、功耗低、保護視力、支持正版圖書等優(yōu)點;包括電池在內(nèi)凈重260克,可擴展到16G容量,并支持多種電子書、音頻和圖片格式;電源鍵、耳機、USB等的細節(jié)處理嚴謹用心。這款電紙書可以儲存上萬本圖書,并實現(xiàn)有聲閱讀,在低碳時代讓億萬華文讀者實現(xiàn)“閱讀無限快樂”的目標。據(jù)悉,該產(chǎn)品將于5月28日在全國各大城市上市銷售。
據(jù)了解,“讀者電紙書”不僅內(nèi)置有《讀者》電子期刊模塊,還將利用仿效墨水的顯示技術(shù),完全不同于需要使用背光源的平板或液晶顯示器,可以像傳統(tǒng)紙張一樣達到舒適閱讀不傷眼,耗電量極低,一次充電可以實現(xiàn)半月的“無紙閱讀”,是名符其實的“低碳”產(chǎn)品。通過與多家企業(yè)的項目合作,“讀者電紙書”具備和國際一線品牌同類產(chǎn)品的技術(shù)競爭力,將成為甘肅文化產(chǎn)業(yè)的一張“新名片”。
讀者集團、讀者股份公司、讀者數(shù)碼科技公司董事長吉西平表示,讀者電紙書中不僅擁有目前市場上電紙書的普遍功能,儲存了400多本暢銷的經(jīng)典書目,而且還預裝了《讀者》雜志近十年文章精華。讀者電紙書的購買者可以在1年內(nèi)免費下載未來24期《讀者》雜志的最新內(nèi)容,通過即將建成的“云圖書館”性質(zhì)的“讀者書庫”,下載《讀者》雜志創(chuàng)刊近30年來的精華內(nèi)容,使過去、現(xiàn)在、將來的《讀者》雜志都能在網(wǎng)絡時代匯集在一本讀者電紙書中,使“博采人文精華,啟迪智慧人生”的讀者辦刊理念,在數(shù)字時代給億萬讀者帶來無限快樂的閱讀體驗。
(李琛奇 楊陽騰)
在 雨 季
□ 司馬紅妹
如絲的細雨
朦朧著我往事的記憶
透過雨幕
那遙遠而溫馨的夢又飄然而至
就是在這雨的季節(jié)
我們相逢又別離
泥濘的小路
我們追求的腳印很深
歡快的雨花
和諧著我們吟唱的旋律
雨牽動我們走向成熟
就是在這淅漓的雨季
他消失的背影如夢
朦朧了我的雙眼
潮濕了我的心底
那飄落的千萬條思念啊
你可知我牽掛的思緒
春分時節(jié)訪開封
□ 鮮美艷
春風颯颯,萬物生輝;百草萌發(fā),春意盎然。3月21日恰逢24節(jié)氣中的春分,這一天,我們興致勃勃地踏訪了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開封。
開封位于河南鄭州市東,是中華民族的主要發(fā)祥地之一,古稱汴梁,汴京、東京,簡稱汴,七朝古都,迄今已有2700余年的歷史。
開封,自戰(zhàn)國時期,先后有魏,五代時期的后梁、后晉、后漢、后周、北宋和金均定都于此,歷經(jīng)千年華夢,素有“七朝都會”之稱,尤其是北宋時期,從陳橋兵變到南宋偏安,開封“人口逾百萬,貨物集南北”,為當時中國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中心和國際性世界大都會,有著“汴京富麗天下無”的美譽。北宋畫家張擇端《清明上河圖》,生動形象地描繪了古都開封當時的繁華景象。它像一部紀錄片,真實生動地展現(xiàn)了八百年前北宋東京的生活情景和社會風貌,成為后人研究北宋時各種社會風情和人文歷史的珍貴史料。
清正廉潔的包公,滿門忠烈的楊家將等一大批具有重要影響的歷史人物都曾在開封留下光輝的足跡。
開封府在包公湖畔,包公湖很神奇,兩個湖,一清一濁,似乎學著包大人警示后人清濁自分。沿著湖邊一眼望見的是城墻,即“文化墻”,因為北宋王朝推行“重文抑武”的政策,努力強化中央集權(quán),嚴禁地方官府修筑城墻,所以只有開封府修筑這種很特別的文化墻??邕^府門,府衙內(nèi)有以梅花堂為主體的包公傳說文化區(qū),有以府司西獄為主體的刑獄文化區(qū),有以明禮院為主體的科舉文化區(qū),有號稱天下獨一無二的文城墻景區(qū),還有以潛龍官為主體的帝王生活文化區(qū)和清心樓為主體的開封府府伊文化區(qū),參觀期間,我們心潮澎湃,一曲“包龍圖打坐在開封府”,令人蕩氣回腸,引起幾多瑕想神往。碧波蕩漾的三池湖水相映襯,形成了“東府西祠”,樓閣碧水壯麗景觀。在開封府,我們看到大批珍貴史料,都對展出文物充滿了好奇,時常駐足觀看,除了軼事和陳展外,還看到了“開衙儀式”,“包公斷案”,演“武場迎賓”等豐富多彩的表演活動,讓我們真切地體會到了“游開封府,品味大宋文化;拜包龍圖,領(lǐng)略人間正氣”。一件件珍貴的文物引人深思,激發(fā)出大家對祖先智慧的贊嘆,以及對先祖孜孜不倦地探索天地人融合之路精神的仰慕。
開封,這座“宋文化”發(fā)源地的古城,在歷史的長河中將會更加璀璨奪目。
定邊一小伙欲駕車飛越壺口
本刊訊 很多人還能回想起1997年6月1日,時稱“亞洲第一飛人”的柯受良成功駕駛汽車飛越母親河黃河壺口瀑布的壯舉。日前,陜西定邊縣的一位普通農(nóng)民雄心勃勃地發(fā)出了自己的聲音:“我也能開車飛越壺口瀑布,并且超越柯受良當時的飛行距離。”不過目前他遇到的最大困難是,沒有一輛足夠好的車。
說這句話的人名叫王強,今年32歲,是一位地道的農(nóng)民。不過他17歲時學會開車,在看到當時被稱為“亞洲第一飛人”柯受良成功飛越長城和壺口瀑布后,便萌生了一種想法:“既然柯受良能飛過去,咱土生土長在黃河邊的老陜也應該能飛過去?!焙髞?他買了一輛摩托車,有一天,他騎著摩托車在自家窯洞頂上的鄉(xiāng)間小路上走著,發(fā)現(xiàn)窯洞頂上的路距離另外一條路還有幾米遠,腦子中突然冒出一個“不走尋常路”的想法——我能不能騎摩托“飛”過去。而后,他加大油門,在窯洞頂上那條路的盡頭將摩托車頭猛的用力一提,經(jīng)過一個飛躍后,連車帶人平穩(wěn)地落到了對面的路上。
“再后來,我買了一輛桑塔納轎車,平時沒事的時候,我就自己琢磨電視里那些漂移和180°調(diào)頭等特技。自己開車試了幾次之后,我發(fā)現(xiàn)非常簡單。那時候,柯受良比較火,他分別開車飛越了長城和黃河壺口瀑布,我非常羨慕他,同時自己也有嘗試的想法,加上以前我不是騎摩托車飛過幾米遠嗎,我就開桑塔納在那條路也試了一下,結(jié)果也成功了?!蓖鯊娫陔娫捓飳τ浾哒f:“其實我自己感覺,騎摩托車飛和開轎車飛,道理都是一樣的,是相通的,很簡單,只要車速夠快,人在車上能控制住平衡,依靠慣性就可以了,也沒有什么危險。很多人想飛卻沒有飛,只是缺乏冒險精神而已。”(張 亮)
武松自斷手臂擒方臘
由鞠覺亮執(zhí)導的新版《水滸》目前正在象山緊鑼密鼓地拍攝中,日前武松獨臂戰(zhàn)方臘重場戲拍攝火熱,更有爆料新版武松大戰(zhàn)擒方臘相比原著改動頗多,引人關(guān)注。
新版《水滸》中武松擒方臘橋段與上一版電視劇《水滸》大有不同的,前者是方臘趁武松與其子交戰(zhàn),見武松殺死愛子而斬斷武松手臂,在新版中兩人肉搏中,武松手持兩把刀與方臘對決,各出狠招,武松為求先機擒得方臘而自斷手臂。(小 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