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龍
(廣東揭陽公路局)
(1)工程施工階段投資失控的原因。
①目前施工單位之間的競爭還未呈現(xiàn)良性競爭的態(tài)勢,施工單位往往采取在招投標時先低價中標,再在施工階段想方設法通過變更等手段來提高造價,設計深度不夠也為他們提供了方便。
②施工單位人員與設備的到位與投標承諾也大相徑庭,出現(xiàn)“一級企業(yè)投標,二級企業(yè)進場,三級企業(yè)施工”的狀況,工程層層轉分包,每分包一層,就要收取一定比例的管理費,層層盤剝,實際都轉嫁到工程造價中。
③監(jiān)理市場的發(fā)展仍遠遠不能適應工程的需要,監(jiān)理人員的數量、部分監(jiān)理人員的技術業(yè)務水平和職業(yè)道德修養(yǎng)不足,在工程造價控制方面未能進行有效的把關,極個別甚至與施工單位一起損害業(yè)主利益,更談不上主動控制工程造價。
(2)施工階段造價管理的重要性。
近幾年來,隨著交通建設規(guī)模的擴大,交通建設市場的管理力度也逐步加大,各種管理制度和措施相繼出臺,對規(guī)范建設各方行為起到了積極作用,取得了明顯效果。但也應該看到制度體系還不完善,管理中還存在薄弱環(huán)節(jié),這些薄弱環(huán)節(jié)的存在,制約了己有制度的有效實施。比如,在工程的招投標階段,國家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規(guī),一方面保證了招投標的公開、公正、公平,另一方面通過競爭,也使工程報價得到了明顯降低,一般中標價比概算低 15%~25%,但實際決算卻經常大大高于招投標時的合同價,甚至超概算現(xiàn)象仍然存在,通過招投標降下來的那部分金額在工程施工時又被“加”回去了。發(fā)生這種現(xiàn)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工程施工階段缺乏有效的管理,使得承包商可以通過不合理變更、計量時多估冒算等手段賺取不當利潤,這不僅抵消了招投標階段取得的成果,同時也擾亂了交通建設市場,使得工程造價失去控制。因此,研究如何加強在工程施工階段的造價控制已是一個非常迫切的課題。
(3)工程施工階段成本控制的內容與重點
由于公路工程項目的建設過程是一個周期長、數量大的生產消費過程,建設者在一定時間里占有的經驗知識是有限的,不但常常受著科學條件和技術條件的限制,而且也受到客觀過程的發(fā)展及其表現(xiàn)程度的限制,因而不可能在工程項目伊始,就能設置一個一成不變的成本拉制目標,而只能設置一個大致的成本控制目標。
對照施工階段造價控制的現(xiàn)狀,可以看出首先,現(xiàn)階段仍然較多采用的造價控制的方法或措施是一種被動的控制,是一種經驗性的控制,更是一種靜態(tài)的控制。要有效地做好對施工階段的成本控制,我們提倡主動控制。主動控制是指使工程成本控制立足于事先主動地采取措施,以及可能地減少以至避免發(fā)生偏離的控制。這是一種主動的、積極的控制方法。
控制施工階段的工程造價,是實現(xiàn)工程造價有效控制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徑。
(1)建設項目的科學管理是投資控制的有效手段。
項目管理具有嚴格的管理程序、全面的管理內容、項目的成本和收益,優(yōu)化組織資源配置,提高經濟效益專業(yè)的管理班子,可以量化,滿足市場需要。
(2)優(yōu)化施工組織設計方案。
施工組織設計是指導施工的綱領性文件,是保證工程順利進行、確保工程質量、有效的控制工程造價的重要工具。因此,每一建設工程都應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對各種施工方案進行技術上、經濟上的對比分析,從中選出最能合理利用人力、物力、財力資源的方案,從而降低工程造價。施工現(xiàn)場的良好管理,施工中新技術、新工藝的采用,都能夠最大限度地提高勞動效率,降低工程造價。
(3)加強材料與設備的采購供應,最大限度地減少差價。
①對建筑材料的資源、質量、價格建立一個能及時反饋,靈通可靠,四通八達的信息網絡;
②提前做好材料計劃及采購計劃,掌握市場行情,爭取在材料價格波動的低谷時購進材料設備;
③綜合考慮材料的采購、運輸、損耗、保管費用,就地就近采購,嚴格材料設備管理,以免造成不應有的浪費;
④對于價差大的大宗材料或價值大的設備盡量自供,直接和廠家定貨;
⑤嚴格掌握材料、設備進貨價格,堅持采購中的“貨比三家,價比四店”,爭取購到質優(yōu)價廉的產品;
(4)加強質量管理,確保工程質量目標的實現(xiàn)。
首先是加強工程用料的管理,對于不合格的材料、設備堅決不用其次是對每道工序認真檢查,不符合要求不進行下道工序,避免發(fā)生不應有的返工費用;
(5)保證工程按期完工,減少工期延期損失。
在施工中經常會出現(xiàn)各種變化,如地質條件變化、材料的代換、工程量的增減等,給決算工作帶來便,這就要求有關人員在平時的工作中,及時將設計變更、工程簽證、隨蔽工程驗收等情況記入臺帳,能有效地防止虛報、多報材料量、工程量、高套定額、重復計算等方式套取工程款。
(1)審報所報工程量是否與設計圖紙、工程變更所要求的工程量一致,超出圖紙要求而無簽證的工程量不予認可。
(2)審查有否重復計算工程量的情況,防止施工單位將同一分項工程分別多次混入其他工程進行決算。
(3)審查工程量是否按定額規(guī)定的分步分項計算規(guī)則計算。
(1)審查工程項目內容是否與實際相符,套用定額是否準確,有否將定額中已包含的工作內容另列項、多算等情況。
(2)明確間接費率的取定是按項目的類別,還是按施工單位的資質,按照不同的確定分別以定額直接費或人工費為基礎計取間接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