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葉亮
(宜興市丁蜀中等專業(yè)學校,江蘇 宜興 214221)
淺析課堂效率的最大化
宋葉亮
(宜興市丁蜀中等專業(yè)學校,江蘇 宜興 214221)
要達到理想的教學效率、高效課堂,就需要根據(jù)學生情況制定合適的教學目標、根據(jù)學生特點運用靈活的教學方法,在具有教學風格的老師手上隨機應變的綜合運用。
目標;方法;風格
學生,怎樣才能學得有效率呢?所謂“有效”,主要是指通過教師在一段時間的教學后,學生所獲得的具體進步或發(fā)展。教學有沒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師有沒有教完內(nèi)容或教得認不認真,而是指學生有沒有學到什么或?qū)W生學得好不好。如果學生不想學或者學了沒有收獲,即使教師教得再辛苦也是無效教學。同樣如果學生學得很辛苦,但沒有得到應有的發(fā)展,也是無效或低效教學。因此,學生有無進步或發(fā)展是教學有沒有效益的惟一指標。
在一個普通班級里,首先有這么一部分學生:并不是不想把成績搞好,但是由于每次的考試成績都不理想,花了很多功夫也沒有效果,長期下來逐漸對該門課失去興趣,從而放棄。但這部分學生并不是課堂上不專心,不想學,而是他們都“欠賬”了。由于前面的知識點沒掌握或者沒消化,對此一知半解,后面的知識又銜接而來,一次又一次的“欠賬”就造成了“疑點積壓”不能連貫的連鎖反應。就像吃飯的時候,嘴里的食物還沒充分嚼碎,新的食物又在嘴邊,不管后果就干脆吞下去再說,周而復始的積累,胃就肯定吃不消了。還有些學生他們每節(jié)課都很認真,作業(yè)也獨立完成,課堂紀律那更是沒話說,花了很多功夫,可就是沒有明顯效果。這種學生喜歡死記硬背,按部就班,喜歡做過或類似的題目,如果碰到新知識或者靈活的知識,就有可能不能及時的消化或者部分不能消化。所以傳統(tǒng)的學習方法固然在某些時候非常有效果,但是如果學生能掌握或者自己摸索到更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那學習效率就會事半功倍了。
要達到理想的教學效率、高效課堂,就需要根據(jù)學生情況制定合適的教學目標,根據(jù)學生特點運用靈活的教學方法,在具有教學風格的老師手上隨機應變的綜合運用。
教學目標是一節(jié)課的主題,所有教學內(nèi)容,教學方法都應圍繞教學目標而制定,教學目標是上好一堂課的前提,是保證課堂教學質(zhì)量與效益的基礎。它必須切合教學進程,符合學生接受層次及其能力,從平時的上課情況,學生反映情況來制定不同的教學目標,特別是運用階段性的任務模式,也就是“任務驅(qū)動法”?!叭蝿铡钡闹贫梢杂珊喌诫y,也可反相制定,部分學生的“任務”也可不一樣,可以是小組任務,可以是班級任務,也可是個人任務。無論是哪種任務都要根據(jù)這節(jié)課的主要教學目標來制定、組織、調(diào)整,對于基礎不扎實的學生特別注意設定相應的目標任務,要起到復習、循環(huán)、主動的作用。
有了合適的目標,在課堂上就要采用教學方法付諸實施。教學方法的選擇具有多樣性和靈活性的特點,要依據(jù)具體的可操作性目標來選擇和確定具體的教學方法。而且學生的實際特點也直接制約著教師對教學方法的選擇,這就要求教師能夠科學而準確地研究分析學生的上述特點,有針對性地選擇和運用相應的教學方法。因此,教師在選擇教學方法時,應當根據(jù)學生特點以及自己的實際優(yōu)勢,揚長避短,選擇與自己最相適應的教學方法,而且易于學生接受,易于教師控制。其形式不一定要五花八門,不一定新鮮刺激,雖然新鮮的方法總能引起學生的興趣,日常的教學還是要回歸一般教學法的。在課堂上學生的注意力不可能全時集中,教師就要注意觀察學生的情況,適時的在其中穿插輕松簡短的話題,可以是時政、歷史、甚至可以是一個小笑話。例如,有學生在做小動作,教師就可停止講話,用“不為法”引起其注意,學生一般都會停止其不良行為,實為明不管暗管。對于一些學習方法不恰當學生來說,可以通過教學方法來引導學生的學習方法,讓他們順著你的思路來換個角度學習。所以要高效課堂,光有一系列的教學方法是達不到效果的,還要能靈活的控制和調(diào)整,根據(jù)課堂情況根據(jù)學生反映,適時做出合理調(diào)整。
我們可以給一節(jié)課設計好最科學的教學目標和最有效的教學方法,讓不同的老師來分別講授,其結(jié)果也許一致,但對于學生來說,其對老師的印象,對老師的接受能力,絕對不一樣的。特別是列舉的第三類學生,普通的教學,傳統(tǒng)的訓斥可能會發(fā)生針對老師的情況:某個老師的課就不喜歡上,你上你的我聽我的,老師找我麻煩我就找他麻煩。繼續(xù)下去,這位學生,包括所在班級的課堂效率肯定大打折扣。那什么是教學風格呢?教學風格是指教師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逐步形成,并通過長期的教學活動在教學觀念、教學方式方法、教學技巧、教學作風等方面而形成的穩(wěn)定地,綜合體現(xiàn)出來的較為獨特的教學個性特點與審美風格。它是教師教學上創(chuàng)造性活動的必然結(jié)果及其表現(xiàn)形式。其表現(xiàn)形式因人而異,但其中也有共性的東西。在教師的課堂形態(tài)方面,一般提倡自然、大方、適度、得體,表現(xiàn)持重而不呆板,談笑風生而不輕浮,瀟灑而不矯飾,文雅而不清高。在口頭語言表達方面,一般要求清晰準確、通俗優(yōu)美、嚴謹活潑,富有趣味性、啟發(fā)性,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yǎng)其正確觀察、記憶、思維、想象等的習慣;要求語調(diào)抑揚頓挫,剛?cè)峋徏钡卯?,以求引起學生情感共鳴。在講授形式方面,要將教學內(nèi)容與教學方法統(tǒng)一起來,使教學方法有助于學生對教學內(nèi)容的理解與掌握。此外,特別還要掌握一些學生們感興趣的課外知識,如:經(jīng)濟、政治、歷史、甚至是娛樂。這樣就可以從書本課堂聯(lián)系生活實例,從生活實例再來鞏固課堂知識。不僅輔助了教學增長了知識,還能幫學生減壓,活躍課堂氣氛。教師的聲音、儀態(tài)、性格、對待問題和處理問題的態(tài)度,這些特別的課堂形象讓學生記住你,對你的教學風格感興趣,學生都喜歡上課了,這樣的教學沒理由無效率。
[1] 崔允漷. 有效教學[M].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2] 詹貴萬. 簡論優(yōu)良課堂教學風格的特點及養(yǎng)成[J]. 河南教育,1997.
G42
A
1008-7427(2010)10-0144-01
2010-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