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敬潔,鐘佐彬
(重慶電子工程職業(yè)學院,重慶401331)
關于高校貧困生認定問題的思考
徐敬潔,鐘佐彬
(重慶電子工程職業(yè)學院,重慶401331)
高校貧困生認定是落實國家資助政策和措施的關鍵環(huán)節(jié),但目前的認定工作中存在認定對象難以界定、認定過程存在漏洞等問題,文章就這些問題展開探討,并提出建立貧困生數據庫、高中階段開始著手認定工作、認定過程中加強監(jiān)管、加強對學生誠信教育等解決措施。
高校;貧困生;認定;完善
隨著我國高校的擴招,越來越多的人走進大學校園,擁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與此同時,我國逐步實施了高等教育收費制度改革,伴隨著這項改革,高校貧困生的問題日益凸顯。盡管國家對此極為重視,出臺多項資助政策和措施,各個高校也積極建立學校資助辦法,這無疑為廣大寒門學子帶來福音,但由于資助政策本身及其在實際執(zhí)行過程中存在著許多問題,高校貧困生問題并沒有得到有效解決。筆者認為,要使這些政策措施落到實處,關鍵在于如何進行高校貧困生的認定。建立一個科學合理的貧困生認定制度,提高貧困資助的有效性,是擺在我們面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所謂的貧困生是指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即學生本人及其家庭所能籌集到的資金,難以支付其在校學習期間的學習和生活基本費用的學生。重慶市根據《教育部財政部關于認真做好高等學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工作的指導意見》制定了貧困生認定標準:(1)孤兒、烈士子女或優(yōu)撫家庭子女等無直接經濟來源者;(2)單親或父母年事已高或患病長期臥床家庭缺乏勞動力,家庭又無固定經濟來源且親友無資助能力者;(3)家庭被地方政府列為特困戶,難以維持基本生活者;(4)家庭為民政部門確定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對象者;(5)學生家庭或本人突遭不幸(如家庭遭遇自然災害,學生本人突發(fā)疾病或意外事故),超越家庭經濟承受能力者;(6)來自老少邊窮地區(qū),經濟條件差,家庭無固定經濟來源,基本生活難以維持者;(7)因家庭經濟貧困,無力支付在校期間必要的學習和生活費用的學生。
應該說,政策還是比較明確的。制定一個界定貧困生的“科學”標準并不難,但科學的標準并不一定就是最可操作和最易操作的標準,難就難在如何用這一標準去認定“誰是誰不是”貧困生。這一政策最大的弊端在于它缺乏具體的相對客觀的量化操作標準。高校學生來自大江南北,這本身就給取證工作帶來難度。我國東西部貧富差距較大,各省市具體情況各不相同,對貧困的界定也就各有說法。加之每個學生在校的經濟表現也各有千秋,因此,有限的資助金額給誰,不給誰,是一項艱難的工作。
現有的高校貧困生認定辦法是:由學生本人填寫《高等學校學生及家庭情況調查表》,加蓋家庭所在地鄉(xiāng)、鎮(zhèn)、或街道民政部門公章,并填寫《高等學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申請表》;各高校根據《教育部財政部關于認真做好高等學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工作的指導意見》及各省市文件,制定相應的本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工作實施辦法,并按其規(guī)定的程序和辦法對貧困生資格進行認定,認定結果公示無異議后存檔,為貧困生資助提供依據。實際操作過程中,一般由貧困生持加蓋公章的《高等學校學生及家庭情況調查表》和《高等學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申請表》向所在院系提出申請,由所在班級同學及輔導員組成評議小組,對其在校經濟情況表現進行評議,認定貧困情況,再由學院進行審核。
這套認定體系看似相當完備,沒有什么漏洞,但是,在中國這一人情社會里,這一套操作就有大問題了。
首先是家庭經濟貧困證明。由于貧困證明需要生源地政府出具,而一旦出具此證明就有可能為申請辦證人員帶來一定的好處,自己又不用承擔任何責任,因此,面對低頭不見抬頭見的鄉(xiāng)里鄉(xiāng)親,基層辦事人員一般都樂意幫忙出具這樣一份證明;當有了基層政府出具的貧困證明,后面的蓋章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了。
其次是高等學校學生及家庭情況調查表。學生隨意捏造極低的家庭收入情況時有發(fā)生,隨著國家獎助學金的發(fā)放,部分學生明白了家庭低收入就有可能獲得資助,有時候,學生為了能成功辦理貸款,往往也會把家庭經濟情況寫得極低,以便取得所需。對于需要到生源地核實的家庭人員職業(yè)、經濟等情況,由于高校的自身人力、物力、財力的限制,根本無法實地走訪調查,材料的真實性也就無從證實,只能依憑學生出具的材料來判斷。
第三是評議小組的評議基本依據老師同學的平日觀察和感覺。同學之間互相比較熟悉,能為評定貧困生帶來一定積極影響,但并不是每個學生都非常熟悉自己周邊的人,一個寢室的相對熟悉,跨寢室的同學就了解較少了,男女生之間接觸較少,如果擔任評議的是位一般同學,對其他同學的了解更少;學生的個性不同,在穿著、表現上也有較大差異,有些家境較好的同學,由于自身的勤儉節(jié)約,從外在難以看出是否貧困,而有些較貧困的同學,為了不讓別人看不起自己,在外在打扮上較為大方,這給評議帶來一定難度;另外,也不排除某些評議同學的小團體主義,在評議過程中支持和自己關系較好的同學,否定與自己接觸不多、關系不好的同學。
輔導員老師在評議工作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一個輔導員往往負責管理兩三百多學生,日常事務繁雜,不可能對每個學生的情況都知根知底,在審核時,一方面參照評議小組的結果,另一方面則是根據自己的感覺判斷。尤其是在大一新生的貧困認定工作中更是跟著感覺走。時間短、任務重,往往到了一學期以后才能發(fā)現判斷錯誤。
應由國家政府部門牽頭,組織社會保障、教育保障方面的專家學者,討論和制定符合我國當前國情的貧困家庭量化指標。根據此標準,戶口所在地的政府工作人員將符合條件的人員納入數據庫,由系統(tǒng)自動判定貧困等級:不貧困、貧困或特貧困。對此數據庫實行動態(tài)管理,以保證數據的真實有效性。在有效保護信息安全前提下,允許全國共享此數據庫,高??砂凑找?guī)章制度申請查詢數據庫信息,為貧困生認定工作做好鋪墊。
現有的貧困生認定工作基本集中在高校,由于高校學生來自于天南海北,無形中為認定工作帶來了困難,增加了高校認定工作的成本。如果在學生中學階段就著手建立貧困生檔案,學生升入大學后,該檔案和學生其他檔案一起隨學生調入所在高校,高校則根據學生申請,查閱其檔案即可在很大程度上保證認定的準確性。
政府是貧困生認定體系的主體,同時又是具體的執(zhí)行主體,因此,做好相應的監(jiān)督工作非常必要。在辦理貧困生認定過程中應落實工作人員問責制,最大可能地保證貧困學生的家庭經濟情況的真實性、準確性和權威性。
高校自身也應對貧困生認定各環(huán)節(jié)加強管理和監(jiān)控。從貧困生申請、評議建檔、審核公示、跟蹤了解、違紀查處等多個環(huán)節(jié)進行監(jiān)管,杜絕主觀違規(guī),對違反規(guī)定、弄虛作假的學生隨時取消資助資格,并給予相應處罰,不斷提高認定工作的規(guī)范性和公正性。
誠信教育,是近年反復提及的一項教育內容。一方面,我們要讓所有學生都能了解貧困生資助的程序、方法、方式和標準,使學生能積極地參與到貧困生評定與監(jiān)督的行列之中,提高貧困生資助的效益與效率;另一方面通過誠信教育使那些“假貧困生”增強誠實守信的意識,從而有助于降低貧困生認定成本,提高貧困生認定效益。加強高校學生的誠信教育,建立誠信檔案,讓學生意識到誠信的重要性。古語有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高校作為大學生學習、生活的場所,樹立誠實守信的校風對學校建設也極為重要。
做好高校貧困生認定工作是從根本上解決高校貧困生問題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做好高校貧困生認定工作,讓所有貧困家庭的學生都能走進校園,實現“不讓一個學生因貧困而失學”的目標,使校園更加和諧,社會更加和諧穩(wěn)定。
[1]工文利.高校助貧制度尚需完善[N].光明日報,1998-04-22.
[2]陳立斌.高校貧困生資助體系構建及效用分析[J].福建師范大學福清分校學報,2005(6):68,85.
[3]藍超英.高校貧困生認定體系的構建[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08(8):62~63.
[4]畢鶴霞,沈紅.貧困生判定的難點與認定方法探究[J],高教探索,2008(5):42~46.
[5]翁琴雅.自助能力:高校貧困生研究的新視角[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2):183~184.
[6]宋大偉.淺談高校貧困生的認定[J].武夷學院學報,2008,27(4):109~111.
[7]成必成,董澤淑.新資助體系下的貧困生認定資助方法研究[J].高教論壇,2008(9):37~39.
Reflections upon the Way to Identify Poverty-stricken College Students
XU Jingjie,ZHONG Zuobin
(Chongqing College of Electronic and Engineering,Chongqing 401331,China)
The identity of poverty-stricken college students plays a key role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tate policy and measures for aiding students in straintened circumstances.However,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the identity work,such as the difficult identification of the objects,the existance of mistakes during the identifying process,and so on.This theis focus on these problems,and proposes some resolutions:establish the database of poverty-stricken college students,begin the identifying work from the high school,strengthen the supervision during the identity process and the education on honesty and faith.
college;poverty-stricken college students; identity; improving
G645
A
1674-5787(2010)01-0118-02
2009-12-11
徐敬潔(1982—),女,重慶人,重慶師范大學在職研究生,重慶電子工程職業(yè)學院助教,主要從事學生管理工作;鐘佐彬(1982—),男,重慶人,重慶師范大學在職研究生,重慶電子工程職業(yè)學院助教,主要從事學生管理工作。
責任編輯 周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