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儒墨命運之探源——從孔子和墨子的“天人觀”分析

    2010-08-15 00:42:55
    文教資料 2010年33期
    關(guān)鍵詞:天命墨子意志

    高 碩

    (南京大學(xué) 哲學(xué)系(宗教學(xué)系),江蘇 南京 210000)

    先秦時代,各學(xué)派著書講學(xué)、相互論戰(zhàn),學(xué)術(shù)上呈現(xiàn)出百家爭鳴的繁榮景象。其中儒墨為顯學(xué),而儒墨之學(xué)中,尤以孔子①和墨子②為代表?!俄n非子》說:“世之顯學(xué),儒墨也。儒之所至,孔丘也;墨之所至,墨翟也。”墨子早年學(xué)習(xí)儒術(shù),因不滿周禮的繁文縟節(jié),自創(chuàng)學(xué)派,墨子對待儒家學(xué)說是反思和批判的態(tài)度。中國幾千年的歷史表明,孔子代表的儒家學(xué)說一直有著重要地位,而墨學(xué)卻在漢代“絕學(xué)”。本文從孔子和墨子都很重視的“天人觀”入手,分析儒墨命運之差異。

    一、孔墨之前的“天人觀”

    中國自殷商時起,就有了“天”的觀念,也就是稱為“帝”、“上帝”、“天”、“天命”的觀念。 那時的“天”,與西方的“上帝”觀念類同,是“非理性”、“盲目性”的。 當(dāng)時,人們對許多事情不能理解和正確認識,把一些自己駕馭不了的自然現(xiàn)象當(dāng)作“帝”的意志。只有“帝”發(fā)號施令,人左右不了“帝”,這是一種單向性的關(guān)系。并且這時候“帝”與殷人的關(guān)系極其有限,連殷王都不能與“帝”直接發(fā)生關(guān)系,只有殷王死后,靈魂才能客居在“帝”的左右。殷商時的政權(quán)是由某種血緣從神那里獲得的合法性。

    后來,小邦周取代大殷商。周人總結(jié)夏、商王朝滅亡的教訓(xùn),得出了夏商“不敬厥德,乃早墜厥命”③、“天命”是可以轉(zhuǎn)移的這一思想。周人認識到“天命靡?!雹?、“皇天無親,惟徳是輔”⑤。這種“敬德”的觀念是把責(zé)任從神轉(zhuǎn)交給自我。祭祀崇拜也由夏商的“以祖配天”發(fā)展為“以德配天”。這樣,就把血緣性的祖宗崇拜發(fā)展為政治與道德性的祖宗崇拜。在周人眼里,天與人的關(guān)系是雙向的,天人相互感應(yīng)。天命是基于某種德性與某一政權(quán)結(jié)構(gòu)相維系,從而獲得合法性。從周起,中國社會中神人關(guān)系就由垂直變成了平行。從此以后,“天人”關(guān)系便大有可探討之處。

    二、孔墨關(guān)于“天人”的思想

    (一)孔子的“天人”思想

    周人的“天”是政治、王道層面上的,“天”只與天子、諸侯等貴族階級有關(guān)??鬃觿t把“天”的層面落實到了個體、道德層面。他使每個人在對天信仰、敬畏的同時,還直接地面對“天”,由單純的“畏天命”進而“知天命”??鬃邮呛苌傺浴疤烀钡模迂曊f:“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雹蘅鬃诱J為天是隨機莫測的、神秘的,所以很少言“天命”。

    但是,孔子的思想中,“天命”觀念是很重要的??鬃拥奶烀^分為兩個意思:其一是命定論。這層意思的“命”是由時勢、時運決定的,它是一種對人的主張沒有認同感、同情感的命。自己的主張能否實現(xiàn),取決于“命”,體現(xiàn)在論語中,便是:“道之將行也與,命也;道之將廢也與,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⑦這與孔子自身遭遇也有關(guān)系,他周游列國,在魏晉皆未被重用,孔子感嘆:“美哉水,洋洋夫;丘之不濟此,命大夫!”⑧其二是命正論。天命依人事善惡降福禍。人要“盡人事,聽天命”,孔子強調(diào)要在道德活動中去體認天命,達到:“不怨天,不尤人,下學(xué)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⑨這樣,個體的人在敬畏天的同時,就有了一種積極擔(dān)當(dāng)?shù)囊庾R?!爸臼咳嗜耍瑹o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人能弘道,非道弘人”。⑩最后,就可以達到一種天命與人的自由關(guān)系?!拔迨烀?,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講的就是這一道理??鬃诱f:“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 ”(11)孔子希望人們“知命”,就是通過自身道德修養(yǎng)明白天命是存在的,知道人的一切命運都是由天的意志決定的。一個人在積累了一定的生命體驗之后,才能體悟到“天命”賦予人的內(nèi)在本性,這樣才能把天做主宰轉(zhuǎn)化為人做主宰。但是人做主宰并不是人能左右天的意志,只是人在自身之中體驗到了天的意志,人的意志與天的意志恰恰融合在了一起。

    那么,在現(xiàn)實生活之中,天與人是如何交流的呢?孔子認為是“祭祀”。雖然孔子對怪、力、亂、神不輕易表態(tài),并且“敬鬼神而遠之”(12)。但他還是承認民間信仰,強調(diào)祭祀的虔誠,“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吾不與祭,如不祭”(13)??鬃诱J為祭祀、祈禱是人與天交流溝通的途徑,人通過這些活動可以祈求上天的庇佑。王孫賈問孔子:“與其媚于奧,寧媚于灶,何謂也?”孔子答道:“不然。獲罪于天,無所禱也。”(14)這番對話表明了孔子主張祭祀祈禱來祈福。

    (二)墨子的“天人”思想

    墨子極力反對孔子的“命定論”,他主張“天志”、“非命”。墨子認為,命定論是幫助暴君來欺騙百姓的,使百姓安于現(xiàn)狀,不敢反抗,無所作為。

    墨子的“天志”一方面與傳統(tǒng)的“天命論”沒有差別,他的 “天”是全知全能的,自然界所有的事物都是按照“天”的意志來安排、運行的?!赌印氛f:“吾所以知天之愛民之厚者有矣,曰磨為日月星辰,以昭道之。制為四時春秋冬夏,以紀(jì)綱之。雷降雨雪霜露,以長遂五谷麻絲,使民得而財利之?!怨偶敖瘢磭L不有此也。”他用“三表法”論證的“明鬼”之說也是借助鬼神力量來約束人們的思想,幫助“天志”賞善罰惡。在墨子看來,“兼愛、非攻、尚賢”都是“天志”之體現(xiàn):“天必欲人之相愛相利,而不欲人之相惡相賊也”(15);“天之意不欲大國之攻小國也,大家之亂小家也。強之暴寡,詐之謀愚,貴之傲賤,此天之所不欲也。不止此而已,欲人之有力相營,有道相教,有財相分也”;(16)“故古圣王以審以尚賢使能為政,而取法于天。雖天亦不辨貧富、貴賤、遠邇、親疏,賢者舉而尚之,不賢者抑而廢之”(17)。 “天”在墨子這里,有了一種體現(xiàn)人的意志的“人格神”的意蘊。另一方面,他的“天志”所產(chǎn)生的作用與孔子所謂的“天命”完全相反,墨子認為“天志”教人順天有為,積極向善,反映了勞動人民的利益和要求,而“天命”卻教人消極頹廢,自甘墮落。在墨子看來,“天”能決定人的命運,但不是先天的、隨意而決定的,是以人們后天行為的善惡為標(biāo)準(zhǔn)而決定的??鬃拥摹疤烀笔窍忍斓模鎸@樣無法改變的命運,人們只能畏懼,頂多可以“知天命”、有擔(dān)當(dāng)意識,而無法以行動改變自己的命運。墨子提出“非命”,反對“天命論”,表達了小生產(chǎn)者的要求和愿望。墨子的“天志”是按照人的行為標(biāo)準(zhǔn)來表達意志的,人的命運如何都是有因果關(guān)系的。

    墨子主張“非命”,認為決定社會和人們命運的不是“命”,而是“力”。墨子說:“官無常貴,而民無常賤,有能則舉之,無能則下之。”人必“賴其力者生,不賴其力者不生”。墨子相信通過自身的努力,積極進取,而不是依靠上天的恩賜,平民也可以改變自己的命運。這是一種積極有為的哲學(xué)。

    墨子認為人與天交流的途徑也是祭祀,他相信鬼神,雖然主張“薄葬”,但又重視祭祀上帝鬼神。因為當(dāng)時祭祀是集體活動,花費比“厚葬”小得多,并且祭祀對安定社會人心起的作用較大。墨子考慮的問題,是從國家人民的實際利益出發(fā)的。而天帝鬼神體現(xiàn)人民的意志,也是為了得到人民的祭祀。與孔子的思想相比較,墨子考慮更多的是利益,祭祀活動的功利性比較強。

    三、從孔墨“天人”思想窺探儒墨的命運

    (一)人們對儒墨思想認同的差別造成兩者不同的命運

    在孔子的“天命”觀中,“天”的意志是先天的、不可改變的。人的命運是必然的,無論人們后天怎么努力,都一定按照“天”事先安排好的命運生活著??鬃舆@一觀點恰恰表達了很多人的心聲。當(dāng)時人們的生產(chǎn)力水平低下,對許多自然現(xiàn)象都無法改變,加之自己在社會人際生活中遇到許多不如意的事情,自己努力也無濟于事。這就使人們相信冥冥之中有“天意”,自己無法改變已經(jīng)被規(guī)定好的命運,因此安于現(xiàn)狀,逆來順受,用“天命”不可逆的觀念給自己遭遇挫折的心靈以慰藉。

    在墨子的“天志”觀中,“天”的意志是人民意志的體現(xiàn)。“天”的意志是有因果的,“天”根據(jù)人后天行為的善惡來決定自己的意志,也就是說人命運的福禍全都取決于自己道德行為的善惡。雖然這對提醒人們不要消極地安于現(xiàn)狀,要奮起改變自己的命運有很大作用,但是這種現(xiàn)世因果報應(yīng)之說在現(xiàn)實生活中體現(xiàn)得并不明顯。通常的情況是,做了惡事的人沒有得到應(yīng)有的報應(yīng),沒有遇到禍?zhǔn)?;而做善事的人也沒有獲得賜福。這樣,墨子的觀點就很難引起人們的共鳴。墨子思想不能提供時人安身立命和寄身其中的精神家園,因此很容易被人們拋棄。

    (二)社會效果的不同造成儒墨截然不同的命運

    中國古代社會政治的特點是封建專制與宗法制結(jié)合。宗法制充分體現(xiàn)了等級差別。孔子的“天命”觀念主張人們消極待命,安于現(xiàn)狀,去順應(yīng)承受不可改變的命運。人通過良好的道德修養(yǎng),可以安然對待命運的不公平,把貧困坎坷視為命中注定而安然接受?!墩撜Z》說:“子罕言利,與命與仁。”(18)孔子不排斥富貴和名利,但很少談利,談利時總是考慮這種利是否符合道德規(guī)范(仁),是否應(yīng)該獲取(命)。 孔子說:“君子憂道不憂貧。 ”(19)孔子贊揚的是這樣的人生境界:“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20)孔子還提倡人們勇于面對命運的不公,“知其不可而為之”,并且把承受命運的不公看作是衡量君子與小人的標(biāo)準(zhǔn):“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保?1)孔子的這種“天命”觀,在社會效果上給統(tǒng)治者戴上了無上的光環(huán)。統(tǒng)治者要的是人與人的不平等,孔子認為上天注定人的命運參差不齊,上天給了每個人不同的際遇、福禍、貧富和貴賤,這無疑為專制統(tǒng)治和宗法等級制度戴上了一個理所當(dāng)然、不可侵犯的神圣光環(huán)。在漢代以后,以孔子思想為代表的儒家思想便成了當(dāng)權(quán)者的統(tǒng)治思想,并一直傳承下去,成為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墨子的“天志”、“非命”思想認定人的命運是可以改變的,途徑在于人后天的道德行為。人不必感嘆自己的命運多舛,也不用羨慕別人的命運榮光,只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就可以掌握自己的命運。人與人之間、人與天之間都是平等的,人生活的力量是“利益”,人做事都要考慮到“利益”,天通過一定的標(biāo)準(zhǔn)滿足了人的愿望,天也可以獲得利益。這種平等思想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下層勞動人民的意愿。但是,荀子在《解蔽》中批評墨子的思想是:“敝于用而不知文?!彼囊馑际?,墨子完全被膚淺的實用主義蒙蔽,不懂政治教化或儒家強調(diào)的禮樂制度的重要性。墨子的思想超然于中國傳統(tǒng)社會的意識,忽視了思想得以生存的根基。墨子思想中,看似神秘的“明鬼”觀念,不是為了震懾被統(tǒng)治者,竟是為了限制統(tǒng)治者權(quán)利而設(shè)定:“天子為善,天能賞之;天子為暴,天能罰之?!痹凇赌印ぬ熘局小分心咏琛疤熘尽彼磉_的“兼愛、非攻、尚賢”觀念,這只是他的美好意愿,在專制宗法的封建社會中,這種愿望是難以實現(xiàn)的。墨子思想是“蔽于一曲而暗于大理”,對社會的設(shè)想過于理想化,所以是經(jīng)不住歷史考驗的。

    歷史事實表明,以孔子思想為代表的儒家思想在漢代經(jīng)過董仲舒的改造,成為了正統(tǒng)思想,并且逐漸走向鼎盛,成為中華文化的核心思想;而墨子代表的墨家思想在漢代以后逐漸衰微,直至成為了湮沒的“絕學(xué)”,是因為墨子思想體系中,既沒有讓統(tǒng)治集團滿意的思想,又沒有讓人民大眾信仰的思想。

    注釋:

    ①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春秋時期的魯國人.

    ②墨子(公元前468—前376年),戰(zhàn)國時期宋國人,但長期生活于魯.

    ③即違背了天道,因而喪失了天命.

    ④詩經(jīng)·大雅·文王.

    ⑤左傳·僖公五年.

    ⑥論語·公冶長.

    ⑦論語·憲問.

    ⑧史記·孔子世家.

    ⑨論語·憲問.

    ⑩論語·衛(wèi)靈.

    (11)(21)論語·堯曰.

    (12)論語·雍也.

    (13)論語·八佾.

    (14)論語·八佾.奧指屋內(nèi)西南角的神,灶指灶君司命.

    (15)墨子·法儀.

    (16)墨子·天志中.

    (17)墨子·尚賢中.

    (18)論語·子罕.

    (19)論語·衛(wèi)靈公.

    (20)論語·雍也第六.

    [1]黃克劍.論語疏解.中國人民大學(xué)出版社,2010.

    [2]鄭杰文,張倩.墨子.南京大學(xué)出版社,2008.

    [3]郭齊勇.中國哲學(xué)智慧的探索.中華書局,2008.

    猜你喜歡
    天命墨子意志
    動物的“自由意志”
    大自然探索(2023年7期)2023-11-14 13:07:52
    從天命到性命:唐宋命論演變初探
    原道(2020年2期)2020-12-21 05:46:56
    “墨子號”與墨子
    兒童時代(2017年14期)2017-10-13 08:14:34
    《西廂記》中的理性意志與自由意志
    先秦諸子之評述與《墨子》的解讀
    天命夫人
    小說月刊(2014年7期)2014-04-18 13:11:37
    墨子兵法(一)墨子其人
    自由意志的神經(jīng)基礎(chǔ)
    論周公的“天命”哲學(xué)思想及其對后世的影響
    3000m跑,鍾練耐力和意志
    社旗县| 郧西县| 楚雄市| 五原县| 德阳市| 昌图县| 汕尾市| 嘉祥县| 吴忠市| 林甸县| 巴彦县| 张家川| 佛坪县| 太保市| 施秉县| 轮台县| 邢台市| 平塘县| 吉水县| 北碚区| 二手房| 乌拉特前旗| 旬阳县| 仪征市| 宜黄县| 阿勒泰市| 武安市| 正宁县| 紫云| 剑河县| 东光县| 涿鹿县| 文成县| 兴国县| 二连浩特市| 晋江市| 乌兰察布市| 东阿县| 八宿县| 尚义县| 囊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