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新平
(陜西職業(yè)技術學院 陜西 西安 710100)
簡論高職《園林觀賞植物》課教學改革
張新平
(陜西職業(yè)技術學院 陜西 西安 710100)
結合高職園林專業(yè)特點和社會崗位需求,闡述了以培養(yǎng)目標為導向,本著“實際、實用、實踐”的原則,在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以及考核指標方面對高職《園林觀賞植物》課進行教學改革的方法。
高職;園林觀賞植物;教學改革
《園林觀賞植物》是高職院校園林專業(yè)的重要專業(yè)課程之一,是一門研究園林植物育種、繁殖、栽培技術、管理、保護與利用的綜合性、基礎性很強的學科,它為園林規(guī)劃設計、綠地施工及植物配置與造景等提供了必要的基礎理論知識。高職《園林觀賞植物》課程本著加強學生園林植物基礎知識和基礎技能訓練的原則,以培養(yǎng)學生的終身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為課程教學目標,讓學生掌握常用園林植物的生產、栽培管理及園林應用技術,并能靈活地將所學知識應用于生產實踐,解決園林植物生產和應用過程中的實際問題??梢?,高職《園林觀賞植物》課的教學,既不同于以培養(yǎng)技術實用型人才為主的中專相同課程的教學,也有別于以系統(tǒng)理論學習為主的本科《園林樹木學》與《花卉學》教學。雖然目前國內有近二百所高職院校開設園林相關專業(yè),但是各個學校的情況差別較大,課程設置和教學體系無法照搬,需要根據(jù)實際進行創(chuàng)新和完善。為此,筆者在組織實施課程教學時,緊密結合學生的實際與專業(yè)特點,本著“實際、實用、實踐”的原則,以高職資源環(huán)境與城市管理專業(yè)二年級的《園林觀賞植物》課程教學為例,對傳統(tǒng)的理論教學、實踐教學及考核指標進行了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
目前,適合高職園林專業(yè)學生使用的《園林觀賞植物》的教材較少,筆者所在的陜西職業(yè)技術學院旅游系共開設了10門園林專業(yè)課,與植物相關的課程只有《園林觀賞植物》和《植物配置與造景》兩門?!秷@林觀賞植物》是一門集多學科于一體、綜合性很強的課程,而筆者授課對象是沒有植物學、植物生理學、植物營養(yǎng)學及植物病蟲害識別與防治等學科相關知識的高職二年級學生。在這種情況下,教好《園林觀賞植物》這門課,調整教學內容就顯得尤為重要。根據(jù)陜西職業(yè)技術學院資源環(huán)境與城市管理專業(yè)的培養(yǎng)目標與教學大綱,《園林觀賞植物》課程不僅要給學生傳授園林植物的基本知識,而且還要拓展學生園林植物應用與管理方面的知識與能力。筆者以車代弟主編、中國農業(yè)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園林植物》作為教材,結合實際情況將理論教學內容作了調整(詳見表1)。
教學程序改革 打亂教材的知識體系順序,按照園林植物生產管理與應用的流程及學生的認知習慣,理論知識與實踐知識穿插講解,即講解1小節(jié)理論知識后,講解1小節(jié)相關的實踐知識,并讓學生完成一些思考題目,讓學生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從而激發(fā)學生對本門課的學習興趣。
教學方法改革 打破傳統(tǒng)“滿堂灌”和“黑板+粉筆”的教學方法,在課堂上引入啟發(fā)式、項目式、案例式、小組討論及多媒體演示等教學方法。如在每節(jié)課結束前,針對下節(jié)課的內容給學生提供一些思考題,讓學生帶著問題上課,提高教學效率。還可以結合園林工程流程,就某個項目或案例來講解理論知識,這樣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理論知識與實際應用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在講解一些比較枯燥、但又非常重要的知識時,如植物的雙命名法和植物系統(tǒng)分類法等,組織學生分組討論,討論后教師再作總結。在講解零散、簡單知識點時,如園林植物科屬種分類和常見種的識別與應用,先用幻燈片給學生做示范,然后給學生分派任務,讓他們制作相關內容的幻燈片,每人給5~10分鐘的時間,讓學生上講臺講解,并讓其他學生進行點評,然后教師再作總結。筆者采用這樣的教學方法后,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加濃厚,成績和綜合素質得到提高。
表1 《園林觀賞植物》課程理論教學內容與課時分配改革表
實踐教學課時分配改革 本課程教學大綱規(guī)定總課時為72,原來實踐課時僅為8,實踐只有2次,分別是校園和西安植物園,各占4個課時,實踐教學課時非常少,學生強烈要求增加實踐教學課時。筆者負責講授資源環(huán)境與城市管理專業(yè)《園林觀賞植物》課程后,壓縮理論教學課時,將實踐課時增加1倍,使其占總課時的22%,即16個課時。實踐實訓次數(shù)和地點均由2增加到6。具體情況如下:西安植物園園林樹木、溫室花卉和球根花卉形態(tài)觀察實習(4個課時)、西安環(huán)城公園花卉樹木識別實習(2個課時)、西安大慈恩寺遺址公園植物景觀實習(2個課時)、雁南花卉市場花卉栽培實習(2個課時)、西安長安苗圃公司苗木移栽實習(4個課時)及校園植物調查(2個課時)。增加實踐教學課時的改革成效非常顯著,學生認同感較高,學習興趣得到提高,彌補了植物圖片實踐教學的缺陷,在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之間形成了聯(lián)系的紐帶,提高了學生園林植物識別與應用的能力和素質。
實踐教學方式改革 以前,《園林觀賞植物》課程的實踐教學主要是通過參觀考察的方式進行,學生處于被動狀態(tài),教師講得很全面,學生吸收卻不是很理想。在每次實踐教學之前,筆者有針對性地給學生布置一些任務,讓學生帶著問題參加實踐教學,這樣學生就由“要我學”變?yōu)椤拔乙獙W”,他們遇到問題會主動、及時地尋求解答。同時,在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上,盡量讓學生主動參與其中,增加他們動手操作的機會。如讓學生進行整地、盆花栽培、插花、修剪管理、切花保鮮、包裝等方面的實際操作,并鼓勵學生考取花卉園藝師和插花員等國家職業(yè)資格證。按季節(jié)根據(jù)觀賞特性的不同安排教學內容,園林觀賞植物尤其是園林樹木在一年之中有不同的形態(tài)變化,而課程的安排要集中在一個學期內完成,不同專業(yè)的園林樹木課程可能安排在不同的學期。因此,在教學中應根據(jù)園林植物季節(jié)變化的規(guī)律安排教學,這就要求授課教師要合理安排實踐教學的時間。如西安植物園的球根花卉的實習最好安排在3~5月,這個時期正是郁金香的盛花期,形態(tài)特征明顯,便于觀察。
實踐教學教師隊伍改革 傳統(tǒng)的實踐教學都是由理論課教師帶領學生到實習基地,走馬觀花式參觀,邊走、邊講解,學生看得比較零散,教師講解也不系統(tǒng)。筆者每次組織學生進行實踐教學時,都要盡量邀請從事相關實踐內容的工作多年的技術人員或者專家,從自己實踐經驗的角度給學生系統(tǒng)講解,讓學生獲取課本之外的專業(yè)知識和技能,培養(yǎng)學生重視實踐、善于動手的能力,讓學生認識到實踐課是本門課程的重中之重,并逐漸形成《園林觀賞植物》課程實踐課教師社會聘任和園林公司長期合作的機制。
實踐教學方案改革 傳統(tǒng)的《園林觀賞植物》課程實踐教學,沒有形成一套實踐教學大綱,以“認花認樹”為主要內容,組織形式單一,學生感到乏味,實踐教學效果不理想。筆者通過教學實踐得出,需要一套系統(tǒng)完善的本門課程實踐教學大綱或者實習指導書來指導實踐教學,讓學生每次實踐前都做到心中有數(shù),熟悉每次實踐教學的方法、任務及目標,才能提高實踐教學效果。我院教研室正在籌劃模塊化、以社會崗位需求為導向的《園林觀賞植物》課程實習指導書編寫工作。
《園林觀賞植物》課程傳統(tǒng)的考核指標中沒有涵蓋實踐教學內容,改革后的考核指標體系凸顯了實踐教學的作用,讓學生明確只有書本知識還不能完成《園林觀賞植物》課程的最后答卷,還需要掌握本課程的實踐知識,讓改革后的考核指標成為學生積極參與《園林觀賞植物》課程實踐教學的指揮棒(見表2)。
表2 《園林觀賞植物》課程考核指標改革表
隨著生態(tài)文明、園林城市及生態(tài)城市的建設,我國各地越來越重視園林景觀的建設,園林植物是園林景觀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園林綠化事業(yè)對園林植物專門人才的需求也越來越多,因此,培養(yǎng)具有高素質的技能型人才對我國園林綠化事業(yè)的發(fā)展和生態(tài)環(huán)境的保護具有重要意義。學校是培養(yǎng)人才的重要場所,要培養(yǎng)掌握園林植物專業(yè)知識和技能的高素質人才,就必須進行與時俱進的教學改革。
通過對高職《園林觀賞植物》課程進行改革,提高了學生學習《園林觀賞植物》的興趣,增強了學生的實踐能力、自學能力與創(chuàng)新精神,鍛煉了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獨立思考問題、分析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了教師的教學質量。由于教學改革是一個不斷探索、不斷總結、不斷改進的過程,加上《園林觀賞植物》課程涉及面廣,因此,還需要教師進行長期不懈的探索和實踐,持續(xù)進行課程改革與優(yōu)化。
[1]李淑玲.對高職高專園林專業(yè)教學的幾點思索[J].陜西教育(理論版),2006,(9).
[2]邱國金,孫賢琦,劉國華.高職《園林樹木學》課程教學改革的研究與實踐[J].中國農業(yè)教育,2003,(2).
[3]周玉珍,成海鐘,陳立人,等.高職《園林花卉學實訓》課程教學內容設計與實踐[J].職業(yè)教育研究,2009,(7):118-119.
[4]卞勇,楊巧紅,張玉泉,等.高職園林專業(yè)《植物及植物生理》課教學改革研究[J].職業(yè)教育研究,2009,(7).
[5]李梅.高職《作物育種與種子生產學》課程教學改革實踐與探索[J].職業(yè)教育研究,2009,(7).
(本文責任編輯:尚傳梅)
(本欄責任編輯:謝良才)
G712
A
1672-5727(2010)10-0084-02
張新平(1981—),男,陜西柞水人,陜西職業(yè)技術學院旅游系助教,主要從事園林植物與園林景觀的教學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