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尹振興
2008年5月,山東大吉健康之家(即大吉糖尿病食用品專賣店)的搬遷,在濟南糖尿病人中激起了不小的漣漪,盡管他們想方設法通知病友,還是有很多人找不到他們。有的東扒西找查大吉的電話,有的找親朋好友問電話,有的甚至通過114查詢大吉的電話。搬遷后的三個多月中,公司兩部電話天天都是問他們搬哪去了,甚至晚上八點多還有人打電話在找。這么多忠誠的顧客,這么多熱心的會員,在令大吉人感動的同時,也使人不得其解,現(xiàn)在商場超市都有無糖食品,這些糖尿病人為何還要費盡周折找大吉呢?
九十年代后期,劉麗艷的母親得了糖尿病,到處買不到無糖食品, 為了叫老人一飽口福,姐妹們一商量便開了大吉糖尿病食用品專賣店。從此,她們便開始了大德大孝的追逐。
為了讓糖尿病人像健康人一樣生活,她們全國各地組織貨源,濟南的夏天像火爐,病友想吃冷飲,多方打聽北京有,運輸卻是難題,她們說服廠家買材料做保溫箱專為濟南發(fā)貨用。量小運輸成本高,加上冰箱耗電,同行都嫌白忙活掙錢少不賣,廠家也嫌麻煩不愿發(fā),可她們每年都要苦口相勸叫廠家發(fā)貨。大吉對顧客有承諾,無論吃的還是用的,只要病友找到大吉,再麻煩也要千方百計滿足需求。
有一年中秋節(jié)剛過,一位大爺來電話說吃了無糖月餅血糖升的很高非常生氣,雖然他們對產品質量非常有把握,還是派專人到大爺家一面勸慰他別著急,一面幫他分析近幾天的生活用藥情況,大爺都是按照五駕馬車的要求做的,為什么血糖一下就高了呢?最后把測血糖的試紙拿過來這才恍然大悟,原來試紙過期了。大爺很不好意思,工作人員卻說,只要你不著急血糖控制的好,這一趟值。
隨著市場經(jīng)濟的發(fā)展,五花八門的保健品祖?zhèn)髅胤郊爸兴幹苿┘娂娬业酱蠹N售,面對這魚龍混雜的眾多產品,大吉人就像保護眼睛似的,慎之又慎地辨別挑選。面對高利潤的誘惑,盡管廠家一次次邀請三番五次登門,無論多么優(yōu)厚的條件, 她們從不動心。是啊,大吉創(chuàng)建的本身不就是為了自己親生母親和像母親一樣的糖尿病人嗎?有些人利欲熏心賣假保健品,有些人不了解實情賣假保健品,而像大吉這樣銷售糖尿病產品十幾年,卻從沒賣過假冒偽劣產品的,在全國都是鳳毛麟角。
有一天,一位老太太拿著12盒唐安一號來到店里想退貨。原來她老伴吃過幾種保健品,不但沒療效卻吃出好多病正在住院治療,老伴對保健品很反感為此老兩口發(fā)生爭吵。賣這個產品是為了幫助病友更好的控制血糖,為此吵嘴生氣對病情不利,既然如此,就把這一千多塊錢全退給她了。大吉有個不成文的規(guī)矩,只要顧客對產品不滿意,無論原因不論貴賤,不管廠家是否同意,他們都給顧客處理;不管在何處買的血糖儀,不會使用或不好用他們都無條件幫助解決。
在長期服務中他們發(fā)現(xiàn),雖然公司每年都舉行幾次大型糖尿病知識講座,并印發(fā)很多資料發(fā)給大家,但離病友的需求還是遠遠不夠, 2003年特聘請部隊轉業(yè)的副主任醫(yī)師趙健萍醫(yī)生,常年在各店巡回為病友進行一對一的服務。很多人拿著醫(yī)院的病歷化驗單來,趙主任每次和病人一聊就是兩三個小時,午飯經(jīng)常吃到1點多,店里不賣藥,趙主任還是根據(jù)每個人的不同情況調藥調胰島素,每次都推薦一些經(jīng)濟實用的藥物,病友隨意到藥店去買。有一位近60歲的先生,每天打50多個單位的胰島素,餐后血糖還在17點多,腳癬也嚴重感染,醫(yī)生叫他住院。通過多次咨詢,趙主任了解到他平時雖然不吃糖不吃水果,但油吃的過多總熱量超標,腳癬換藥的方法也不對,便耐心的教給他一日三餐吃什么、吃多少、怎樣吃,并建議他到藥店花幾塊錢買了瓶藥,按正確的方法換藥,一個多月后,血糖就穩(wěn)定在了7點多,腳癬感染也有了明顯的好轉。趙主任在大吉整整七年了,類似這樣的事例數(shù)不勝數(shù)。有一個農村婦女領著生病的孩子來找趙主任,看到好幾個人在買唐安一號說吃了很好,就掏出錢來給孩子買兩盒,趙主任知道她家并不富裕,連吃藥的錢都不多,就對她說,保健品對你的孩子并不是最重要的,還是把這有限的錢先拿去買藥吧。
在大吉工作的員工,都要學習糖尿病綜合治療和營養(yǎng)保健知識定期培訓考試,人人都是病友的控糖顧問,據(jù)一位專業(yè)人士在大吉活動現(xiàn)場給病友測血糖的結果和在各大醫(yī)院活動現(xiàn)場測血糖的結果分析得出結論,大吉會員的血糖普遍比其他病友的血糖低。十三年中,大吉和病友結下了深厚的感情,他們不僅血糖不穩(wěn)來找大吉,血糖不高也常來大吉聊聊坐坐,有的家里有什么好吃的拿來給大吉的人吃,就像一家人似的其樂融融。
山東大吉健康之家劉麗艷經(jīng)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