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麗書
一節(jié)課的開講恰如其分,能使課堂氣氛變得活潑,吸引學的注意力,產(chǎn)生強烈的求知欲,提高學習效率,優(yōu)化課堂教學。相反,一上課就會令學生覺得這節(jié)課沒意思,學生的精力就會分散,教師講課的情緒也較低落。因此,教師應善于運用多種導入手段,使學生能主動參與教學過程。
一個好的開講,要盡量能做到自然、循序、形式多樣,具有藝術性。課堂導入要因人因時因地而異,絕不可生搬硬套,千篇一律。
多媒體開講。高中生善于接受新事物,對歌曲、影片也很感興趣。為了激發(fā)學生對英語課堂內(nèi)容的興趣,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的圖文并茂的特點,播放一些學生喜歡的歌曲或影片,創(chuàng)設生動情景,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同時提出相關的思考問題。
復習開講。由復習舊課導入新課是最常用的方法,有利于知識間的銜接。提問復習和新課內(nèi)容密切相關的已經(jīng)學過的知識,一個或幾個問題就可以引起學生的積極思考,過渡到新課也十分自然。因此采用復習上一課的內(nèi)容作為導入新課的方法既便于學生鞏固已學的知識,將新舊知識邏輯地聯(lián)系起來,又便于教師循序漸進地開展教學。
故事開講。故事導入的魅力在于既能集中學生注意,又能自然導入新課,還能啟迪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和欣賞力。例如在Great women一單元中講述一位50歲的女性獨自到南極的故事,學生肯定特別關心她在南極的經(jīng)歷,加強了的好奇心,自然就去課文中尋求答案。
時事開講?,F(xiàn)行教材貼近生活和現(xiàn)實,很容易找到教材和現(xiàn)實的結合點。例如:在學Sports 時可以聯(lián)系到2004年的雅典奧運會或2008的北京奧運會;學The silver screen 時可以借助張藝謀,陳凱歌等著名導演和<英雄>等一些佳作導入課文,然后放眼于世界,最后定位在斯皮爾伯格的作品上。
背景知識開講。對于一些歷史題材的課文,可采用以介紹作者、討論課文背景為切入口;而對于一些科普題材的課文,則可采用介紹一些學生熟悉的事例為切入點,從而把學生引入到真實的語境中去。如在上Unit 14 Freedom fighters時,我先讓學生事先通過各種途徑找到關于Martin Luther King的材料或背景知識,并進行小組討論。在導入新課時,我又向?qū)W生展示了馬丁路德金的照片和他著名的演講“I? have a dream”, 增加學生對課文的興趣。
課堂開講應注意以下幾點:
首先,應注意課堂開講的科學性。一般來說,正常的課堂開講時間應控制在5分鐘左右為宜。開講的時間過長或過短都不是成功的課堂開講,因為如果開講時間過長,就會顯得喧賓奪主,不僅會使課堂導入顯得庸俗繁雜,而且會影響整節(jié)課的教學進程。如果開講的時間過短,又會使課堂開講顯得蒼白無力,達不到預期的教學目的和效果。
其次,應注意課堂開講方法的靈活性。教師應針對不同的教材和教學內(nèi)容采用靈活多變的課堂開講方式;即便是同一教材、同一教學內(nèi)容,課堂開講的方法也應因時因地因?qū)ο蠖?既要具有趣味性又要兼顧啟發(fā)性。
英語課堂教學的開講,是整體教學的“序幕”,起著集中注意力、帶入情境和鋪墊的作用。新課程標準要求英語課堂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教師應該扮演好“導演”這一角色,充分設計每一節(jié)課的開講,這樣才能使學生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加強學習英語的信心,提高教學效果,也使你的英語教學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