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希里 黃玲華 李紹軍
我院自2001年1月~2008年12月,共實施哺乳期婦女乳腺膿腫切開引流術216例,且明確表示停止繼續(xù)哺乳。通過對使用紅霉素軟膏換藥和0.2%利凡諾紗條換藥治療切開后乳腺膿腫的療效比較發(fā)現(xiàn),應用紅霉素軟膏換藥較利凡諾紗條換藥具有膿腔愈合快、患者痛苦小等優(yōu)點?,F(xiàn)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2001年1月~2008年12月門診患者,共計216例。全部為產(chǎn)后哺乳期婦女,且拒絕繼續(xù)母乳喂養(yǎng)。年齡20~33歲,全部實施了單側乳腺膿腫切開引流術,每例引出膿液約100~500ml。隨機分逢單為紅霉素軟膏換藥組(治療組),逢雙為利凡諾紗條換藥組(對照組),兩組的手術及其他治療方法基本相同。兩組患者年齡、孕產(chǎn)次及膿腔大小等受試因素經(jīng)統(tǒng)計學處理組間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兩組病例根據(jù)膿腫的部位選擇放射狀切口或乳房下緣弧形切口行乳腺膿腫切開引流術。切開排膿時,將手指伸入膿腔,把易于離斷的組織隔條分開,較大的膿腔在其低垂部另作一切口行對口引流。24h后,由本組人員統(tǒng)一操作步驟、統(tǒng)一藥品器械進行換藥。治療組術后填塞紅霉素軟膏紗布壓迫、引流、厚紗塊覆蓋。以后繼續(xù)用紅霉素軟膏紗條換藥至傷口分泌物少,局部有新鮮肉芽組織生長時,再用一次性注入器在腔內注入紅霉素軟膏填實、填滿,不放置引流條,直至膿腔愈合。對照組術后填塞凡士林紗塊壓迫止血、引流、厚紗塊覆蓋,以后用利凡諾紗條換藥引流,直到創(chuàng)口愈合。
兩組的治療方法在換藥前均向患者知情告知,征得同意后方可進入課題組。
2.1 療效 治療組108例,年齡20~33歲,平均24.4歲;對照組108例,年齡20~32歲,平均24.5歲。兩組引出膿液量及愈合時間見表1。兩組膿腔愈合時間比較,統(tǒng)計學有非常顯著性意義(P<0.01)。
2.2 不良反應 兩組患者均無乳瘺發(fā)生。
表1 治療組與對照組手術引出膿液量及膿腔愈合時間(±s)
表1 治療組與對照組手術引出膿液量及膿腔愈合時間(±s)
治療組 對照組 t P引流膿液(mL) 275.46±122.2 263.43±107.78 0.80 >0.05愈合時間(d) 16.11±2.66 20.78±3.92 10.31 <0.01
治療乳腺膿腫應用紅霉素軟膏換藥與利凡諾紗條換藥兩組臨床資料在研究前無差異,具有可比性。結果顯示紅霉素軟膏換藥治療組的膿腔愈合天數(shù)明顯短于利凡諾換藥治療組,且組間有非常顯著性差異(P<0.01)。
利凡諾偏酸性,pH5.5~7,主要抑制革蘭陽性菌和少數(shù)陰性菌[1],傳統(tǒng)的利凡諾紗條換藥,其引流條本身在膿腔內就是異物,它在腔內引流的同時,也會誘發(fā)炎性反應,遺留細小死腔增加局部分泌物,影響肉芽組織的生長,不利于創(chuàng)口愈合。
乳腺膿腫大多是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紅霉素類藥物對金黃色葡萄球生長有較強的抑制作用[1]。在生長肉芽組織的膿腔內注滿紅霉素軟膏后,在體溫的作用下,其可液化均勻分布腔內各壁上,有利于發(fā)揮藥物的效能。其為《中國藥典》2000版收載的品種,具有消腫止痛、斂濕排膿作用、有利于肉芽組織生長、促進傷口愈合的功能[1]。本組研究結果顯示,紅霉素軟膏對乳腺膿腫患者的治療具有痛苦小、愈合時間短、無毒副作用的優(yōu)點,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而且,紅霉素軟膏藥價經(jīng)濟、藥源廣泛、無不良反應,易被廣大患者所接受,值得推廣。
[1] 史美琴,呂青.利凡諾紗條與紅霉素軟膏用于化膿性傷口換藥臨床效果觀察[J].中華臨床醫(yī)藥雜志,2001,2(1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