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濤
(河北工程大學科信學院,河北邯鄲 056038)
當前大學生精神生活存在的問題與思考
陳 濤
(河北工程大學科信學院,河北邯鄲 056038)
大學生的精神生活既是整個中國社會精神生活的縮影,同時又是影響中國今后精神生活方式的重要因素。大學生精神生活中的問題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當代中國社會精神生活層面的缺陷。如何看待大學生精神生活中的問題,文章對大學生的精神生活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初步的探討與分析。
大學生;精神生活;思考
在當代中國,隨著改革開放的逐漸深入,人們的物質生活日漸豐富,精神生活水平也日益提高。但是,人們對物質生活的關注要遠遠大于對精神生活的關注程度。社會中,信仰危機、政治冷漠、道德滑坡等問題仍然很突出。大學生是祖國的未來和棟梁。他們的精神生活質量的高低決定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成敗,從總體上看,大部分大學生的精神生活是充實的、健康的,但也有一小部分大學生的精神生活受到了社會上不良思想的侵蝕,出現(xiàn)了政治信仰迷失、理想信念模糊、價值觀扭曲、價值傾向功利化等一系列問題,本文對大學生的精神生活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初步的探討與分析。
首先是理想信念模糊,價值傾向功利化。當前,中國社會進入轉型期,各種問題層出不窮。這反映了少數(shù)大學生對事物看待也較為偏激,不能準確看待以上諸多社會問題。他們的理想信念也變得模糊,對自己的前途失去信心,對社會政治和社會發(fā)展漠不關心。反映在日常學習生活中,這些大學生對上大學的目的模糊不清,沒有生活目標,情緒低落,進而無法形成穩(wěn)定、正確的人生觀、是非觀。還有就是價值觀扭曲、價值傾向功利化。一些大學生受到社會中的價值多元化影響,拋棄了原來接受的價值觀,隨波逐流。有的大學生看重眼前利益,而沒有遠期目標,對自己的人生缺少正確的規(guī)劃。有的大學生缺少文化鑒賞力、推崇西方傳來的奢靡、古怪、變態(tài)、暴力文化,并美其名曰“個性”、“時尚”。還有一部分大學生由于受到社會中不良風氣的影響,拜金主義嚴重,甚至為了金錢,不惜出賣尊嚴、良心,使得他們原有的社會主義理想、信念、奉獻、榮譽觀念淡化。
其次是道德意識與道德行為相背離。道德意識作為一種重要的精神力量指導著人的道德活動,一般來說大學生具有較高的道德水平,擁有先進的道德意識,但是經(jīng)過客觀地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雖然大學生具有較高的道德意識,但是一些大學生的道德認識與其道德行為間存在較大的差距。大學生認為令人羞恥的行為是“請客、送禮”,卻有半數(shù)的學生表示自己盡管“鄙視這種行為,卻也要這樣做”。在怎樣看待見義勇為者問題上,大學生表示“精神可嘉,但自己不干”,有的學生認為考試作弊、無票乘車、亂刻亂畫、排隊加塞是“不道德的,但不妨偶一為之”。大學生道德意識和道德行為的不一致體現(xiàn)了大學生道德相對主義的傾向。這種傾向表現(xiàn)為大學生對不道德行為的容忍程度加大,道德底線一降再降。一些不道德、不正確的行為,卻被大學生冠以“個性”、“相對”的名義加以理解,有的甚至得到推崇。
最后是找不到有效的發(fā)泄途徑,造成心理壓力過大。當前,我國大學生的生理發(fā)育越來越早,與之相對的心理發(fā)育卻相對遲緩,大學生在這一時期心理具有不定型性,心理變化非常迅速。中央電視臺“社會與法”頻道的《心理訪談》欄目曾做過大學生精神狀況的調查,結果顯示,幾乎所有的大學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主要反映為:人際焦慮、自卑心理、報復心重、憤世嫉俗的態(tài)度、極端的思維方式等。大學生心理問題有著明顯的階段性:一年級集中表現(xiàn)為對新生活的適應問題,兼有學習問題、專業(yè)問題、人際交往問題;二年級出現(xiàn)的問題依次為人際交往、學習與事業(yè)、情感與戀愛;三年級集中在自我表現(xiàn)發(fā)展與能力培養(yǎng)、人際交往、戀愛與情感問題;四年級則以擇業(yè)問題為多數(shù),兼有戀愛問題、未來發(fā)展和能力培養(yǎng)問題等。而和城鎮(zhèn)大學生相比,農村大學生的心理問題要更多一些。不過,大部分學生通過各種方式成功化解了自己的低落情緒,迅速呈現(xiàn)出積極的精神面貌;但一小部分大學生卻“在泥潭里越陷越深”,甚至走向極端。
要解決大學生精神生活中的問題,首先要繼續(xù)深化改革,創(chuàng)建有利于大學生精神生活健康發(fā)展的社會環(huán)境。倡導理性消費價值觀教育,倡導理性消費,堅決抵制消費主義這種新的西方文化霸權對中國社會的影響,在全社會開展理性消費價值觀的教育。引導大學生不僅僅停留在追求感官快樂的精神消費上,而要樹立起判斷是非的理性標準,從而引導大學生進行合理的理性消費。二是采取作為思想政治教育落實“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原則的時效性舉措,向大學生講授消費與市場的基本理論知識,介紹消費品常識,以及消費品的選擇、評價、鑒賞、使用、維修與保護等。讓大學生認識到自己的消費與社會的發(fā)展、生態(tài)平衡、環(huán)境保護的關系,從而關注社會消費問題,提高社會責任感,養(yǎng)成理性、健康的消費習慣,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大學生全面發(fā)展。
其次是培養(yǎng)優(yōu)良校風,創(chuàng)建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氛圍。高校是大學生學習生活的主要場所,大學生精神生活大多與其所在學校的文化氛圍和教學環(huán)境有很大的關系。因此,要解決大學生精神生活中存在的問題就必須培養(yǎng)優(yōu)良校風,創(chuàng)建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氛圍。還要注意建立校園紅色網(wǎng)站,凈化網(wǎng)絡環(huán)境,請專門的心理教師和輔導員定期回答學生們的問題,建立網(wǎng)絡德育工作隊伍,優(yōu)化網(wǎng)絡環(huán)境。在網(wǎng)站建設中,高校應開放一些師生交流的平臺,利用 BBS、MSN等軟件建立師生平等交流的互動方式,積極了解學生思想狀況。關注與大學生切身利益有關的諸多問題,及時解決大學生的心理問題和思想問題。
再次是建立和諧宿舍文化,提高大學生精神生活水平。大學生開展精神生活的重要場所之一就是宿舍。宿舍文化和宿舍成員關系對大學生的精神成長和人格完善都有很重要的作用。因此,還應進一步加強大學生宿舍文化的建設,增強宿舍育人的功能。輔導員、班主任應重視大學生宿舍環(huán)境的育人作用,要經(jīng)常深入宿舍,與同學們交談,了解大學生思想和心理動態(tài),關心他們的生活,化解他們的困惑。
最后是鼓勵大學生自助,學會了解、認識自我的精神需求。大學生精神生活中產(chǎn)生問題的主觀因素就在于大學生沒有辦法看清自我,不了解提高精神生活質量的方式、方法。因此,要解決大學生精神生活中的問題還必須鼓勵大學生自助,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要學會了解、認識自我的精神需求,大學生可以通過網(wǎng)絡上的性格測試來了解自己的性格,也可以通過與自己的父母、朋友、同學座談來了解自己都是可以的。同時,大學生還應學會通過自我觀察、自我分析、自我獎懲,列出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道德觀、以及優(yōu)點、缺點、特長、興趣等等,從而能夠使自己比較理性、客觀的認清自我。認清自我的目的是為了接受自己。大學生應該以愉悅的心情接受自己的身心,建立良好的自我認知。這是大學生打開心胸與人溝通、積極參與團體活動的基礎。通過接悅納自我,大學生會提高自信度,更容易擁有和諧的人際關系,培養(yǎng)廣泛的愛好,也更有勇氣去接受挑戰(zhàn),對大學生健全人格的培養(yǎng)有良好的作用。
大學生是社會中的一個特殊群體,他們的精神生活是社會中精神生活的縮影,有高尚的精神元素,又有精神糟粕,提高大學生精神生活質量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需要社會、學校、家庭和個人的共同努力,內部黨政工團的齊抓共管這樣才能造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合格接班人。本文對大學生的精神生活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初步的探討與分析,相信會對大學生的精神生活中存在問題的進一步研究提供有益的參考。
[1]李慶峰.大學生閑暇生活的現(xiàn)狀[J].青年探索 2003,(1):24-27.
[2]張春興.教育心理學[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
The problem and th ink ing on college students’mental life at present
CHEN Tao
(Kexin College of Hebei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Handan 056038,China)
College students’mental life is a miniature of the whole mental life in china,aswell as the important factor influencing Chinese ways ofmental life in future.The problem on college students’mental life reflects the deficiencies ofmental life in current Chinese society from indirect source.How to view the problem on college students’mental life?The paper pr imarily discusses and analyzes the existing problem on college students’mental life.
college students;mental life;thinking
G645
A
1673-9477(2010)03-0073-02
2010-06-08
2009年度河北工程大學青年基金項目
陳濤 (1982-),男,河北邱縣人,助教,研究方向:學生管理。
[責任編輯:王云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