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學毅
(湖南工業(yè)大學音樂學院,湖南株洲412007)
鋼琴集體教學探析①
尹學毅
(湖南工業(yè)大學音樂學院,湖南株洲412007)
鋼琴集體教學違背鋼琴教學原有的教學規(guī)律,是對傳統(tǒng)“一對一”的鋼琴教學組織形式的挑戰(zhàn);鋼琴集體教學不能因人而異、因材施教;在電鋼琴教室進行鋼琴集體教學,不能真正的實行“鋼琴化”。只有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將學生分成小組進行分層教學,才能保證鋼琴集體教學的有效實施。
鋼琴集體教學;不利因素;分層教學
隨著全國高校的擴招,各音樂院系相繼配備了電鋼琴教室。為了解決鋼琴師資不足的實際問題,鋼琴教學用“集體教學”代替了傳統(tǒng)“一對一”的教學組織形式。鋼琴集體教學時,學生彼此之間為了共同的目的,在集體的環(huán)境中相互合作,相互激勵,相互督促,增進學習效率,導致“社會促進作用”中的“結伴效應”[1];鋼琴集體教學是一種有利于發(fā)展自覺性音樂整體能力結構的教學方式,有利于在學生之間產(chǎn)生強烈的心理暗示作用[2];鋼琴集體教學能夠促進學生遷移能力的提高,激發(fā)學生學習鋼琴的學習動機,節(jié)省教學資源,提高鋼琴教學效率[3];鋼琴集體教學中,通過多種集體演奏渠道,對樂曲的織體結構理論、對作品配器理論增加了直接的聽覺感受和理解,豐富了音樂素養(yǎng),增長了實用鍵盤技術能力[2],有利于學生綜合音樂素質的提高。然而,鋼琴集體教學仍然存在著一些不利因素。
鋼琴集體教學是由一人授課眾人聽課,因而在提高教學效率及節(jié)省教師資源等方面有一定的好處。但是,由于鋼琴集體教學目標不好確定,教學內容不好選擇,教學方法針對性不夠強,以及學生音樂素質參差不齊等方面的原因,使得鋼琴集體教學實際上存在著一些不利因素。
首先,從鋼琴教學本身來說,鋼琴教學有其自身固有的教學規(guī)律和教學特點,它不因人種、地域而改變,也不因院校、人數(shù)多少而變化。全國各高校的鋼琴教學,在演奏的基本方法與基本技術方面,除學習的難度、廣度等方面的差異之外,在鋼琴演奏的要求、要領、方法等方面沒什么區(qū)別[4]?!耙粚σ弧钡匿撉俳虒W模式是中外鋼琴教育界長期以來對比、探究出來的,經(jīng)過長久實踐檢驗有效的教學模式,是符合鋼琴教學的特點和鋼琴教學規(guī)律的。鋼琴本身以及鋼琴演奏技術、鋼琴作品的表現(xiàn)也不會因學校與方向特點不同而有所改變。因此,高等音樂教育的鋼琴教學只有遵循鋼琴學科的教學規(guī)律,遵循鋼琴教學的基本法則與技術規(guī)范,才能使鋼琴教學規(guī)范、有效。從這個意義上說,高等音樂教育采用鋼琴集體課進行教學,偏離了鋼琴教學的正軌,違背了鋼琴教學的自身規(guī)律。
其次,從學生“學”方面來說,由于學生所學的主專業(yè)有所不同,來自于不同的地區(qū),接受的啟蒙教育不同,決定了他們的起點不同。再加上事實上存在的個體音樂素質、生理條件、樂感和悟性、反應能力等方面的差異,用統(tǒng)一的模式去實施教學是肯定行不通的[5]。在鋼琴集體教學中,教師一般只能按中等水平的學生來進行教學,由于學生較多,教師不可能照顧全面。就出現(xiàn)基礎較好的學生“吃不飽”,基礎較差的學生“吃不了”的現(xiàn)象。既限制了“吃不飽”的同學的發(fā)展,又照顧不到后進的學生。由于時間關系,教師不可能對每個學生練習的每首曲子都細聽,學生出現(xiàn)的彈奏方法及彈奏技術方面的問題不能得到及時指出與糾正,長期下來,學生的鋼琴演奏方法就可能出現(xiàn)偏差,演奏技術就會不夠細膩,從而導致教學質量的降低。再由于鋼琴集體教學課有時是抽查,有時是集體齊奏,懶惰的學生有時就會“濫竽充數(shù)”。一段時間之后,這些學生必將“掉隊”。這樣以來,鋼琴教學的質量勢必受到較大的影響。
第三,從教師“教”的方面來說,鋼琴集體教學最不好解決的就是因材施教的問題。鋼琴是一種技術性極強的個性樂器。不同的學生很難在同一時間掌握同等難度曲目的演奏,學生在學習相同的曲目時,也會出現(xiàn)不相同的問題,彈奏出的效果也會不同。由于以上種種不同,因而采用鋼琴集體教學,鋼琴教師的教學目標不好確定。目標定得太高,學生接受不了,完不成作業(yè),部分學生“吃不了”;目標定得太低,教學進度勢必太慢,部分學生又“吃不飽”。其次,采用鋼琴集體教學,鋼琴教師的教學內容不好選用。學生既有較多的文化課,又各有自己的主專業(yè),練琴時間相對較少。再由于學生基礎的參差不齊,選用相同的教材讓個性不同的學生同時學習,這的確是一件很難的事。再次,采用鋼琴集體教學,鋼琴教師的教學方法不好選擇。鋼琴教師通常要針對不同學生的身心特點以及鋼琴技術能力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提出不同的教學要求。而鋼琴集體教學時,教師只能按學生的共性選擇普通教學的方法,而教學方法的實效卻不能完全檢驗,從而造成反饋的不及時,影響了鋼琴教學質量的提高。
另外,鋼琴集體教學都是在電鋼琴教室上課,電鋼琴與鋼琴的觸鍵是不一樣的。由于觸鍵用力感覺上的差異,教師示范及學生彈奏很難準確地表現(xiàn)鋼琴音樂。因此,教師的示范說服力不強、示范性不夠,學生的作業(yè)也都體現(xiàn)不出真實情況,因而教師的指導經(jīng)常不能對癥下藥??傊?在電鋼琴上進行鋼琴教學,不能真正的“鋼琴化”。鋼琴集體教學教出的學生,對鋼琴的基本演奏技術的細節(jié)掌握不夠細膩準確,一些不正確的彈奏方法,如手指、手臂緊張僵硬、折指顛腕等問題不能發(fā)現(xiàn)和糾正,致使演奏不到位,難以達到再去教別人的水平[6]。正是由于在電鋼琴上進行鋼琴教學的這些缺陷,從而使得鋼琴集體教學影響鋼琴教學質量的提高。
鋼琴是“樂器之王”,有著極強的個性,鋼琴教學也有其長久以來形成的教學規(guī)律、規(guī)則、要領與方法。應該說,鋼琴集體教學不是“鋼琴化”的教學,教學的針對性不夠強,不能很好地做到因材施教,從而使得教學效果受到影響。
在鋼琴集體課堂上,我們所面對的學生,第一,學生年齡、鋼琴基礎、音樂素質參差不齊,教學起點不同,集體實施有效地鋼琴教學是一個難題。第二,由于學生鋼琴學習的差異造成了鋼琴學習質量與進度的差異,怎樣解決鋼琴集體教學時出現(xiàn)的學生“吃不飽”或“吃不了”的問題,這又是一個難題。第三,鋼琴與電鋼琴在性能、觸鍵的感覺、音樂表現(xiàn)等方面存著本質不同,怎樣使鋼琴集體教學真正“鋼琴化”,這還是一個難題。另外,在鋼琴集體教學中教師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鋼琴的積極性?怎樣選用教學材料?怎樣確定教學目標,選擇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怎樣組織教學?怎樣管理教學?等等一系列由于學生的不同差異而派生的難題都擺在我們面前。
為了使鋼琴集體教學能夠因材施教,適應學生日益變化的差異,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對癥下藥,最有效的途徑應該是“分層教學”,即根據(jù)學生掌握鋼琴知識與技能的實際情況,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層次小組依次進行授課。層次小組人數(shù)各不相同,有2-3人的、4-6人的,7-10人的不等,對特別突出的學生可以進行1對1的指導。講授鋼琴演奏的基本知識、基本法則、基本技術要領與練習要求等可以全班一起上大課。分層教學時,教師為一個層次小組上課時,其它的層次小組可以戴上耳機練習自己的作業(yè)。所分的層次小組也不是一承不變的,層次小組的學生是隨著學生掌握知識與技能的變化而進行隨時調整的。鋼琴教師要把層次小組不斷調整的過程,操作成不斷調動學生學習鋼琴積極性的過程,激化為學生之間相互學習、相互競爭的過程,變成教師對學生的鋼琴學習所付出的勞動及存在的優(yōu)點與不足評價與建議的過程,更是教師對學生獎賞與激勵的過程。
為了解決鋼琴集體教學的“鋼琴化”的問題,我們可以在電鋼琴教室的前面放置一臺鋼琴。教師的示范、學生的表演、分層次小組依次授課均在鋼琴上進行,學生在電鋼琴彈琴僅僅是鋼琴課上短時的模擬練習,只要不長期在電鋼琴教室練琴,鋼琴集體教學仍然是真正的鋼琴化的鋼琴教學。
另外,鋼琴集體教學在課堂結構教學方面,可以先全班集體學習鋼琴理論知識,再分層次小組依次在鋼琴上授課,然后安排優(yōu)秀學生在鋼琴上演奏作業(yè),最后由教師進行總結評價。在教學內容的選擇方面,同層次小組的學生一般安排相同的曲目。這樣,既節(jié)省了時間,又便于學生相互之間取長補短。
鋼琴集體教學符合高等音樂教育發(fā)展的要求,順應了鋼琴教學發(fā)展的潮流,開辟了鋼琴教學的新渠道,推動了高等音樂教育的發(fā)展。鋼琴集體教學也存在一些不利因素,需要鋼琴教師正確認識,化解不利因素,不斷探索有效的途徑。鋼琴集體教學實施分層教學,因材施教,照顧了學生之間的差異,解決了因學生之間的差異給鋼琴集體教學帶來的諸多難題。鋼琴教師根據(jù)學生的鋼琴基礎和音樂的綜合素質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層次小組,確定不同的教學起點,選用不同的教學內容,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實施不同的教學手段,進行不同的教學過程,充分利用評價機制,及時調整層次,從而形成學生之間你追我趕的局面,調動了學生學習鋼琴的積極性,既解決了部分學生“吃不飽”的問題,也解決了部分學生“吃不了”的問題,滿足了不同層次小組學生的需要。真正做到了以人為本,面向全體學生,保證鋼琴集體教學的有效實施。
[1]湖南省教育廳組編.高等教育心理學[M].湖南大學出版社,2005:304.
[2]留釹銅.提高音樂素質的有效途徑[J].鋼琴藝術,2002(6).
[3]尹學毅.鋼琴集體課的優(yōu)勢[J].懷化學院學報,2006(6).
[4]孫 鳴.高師鋼琴教學之我見[J].鋼琴藝術,2002(6).
[5]李利佳.高師鋼琴教學法之我見[J].鋼琴藝術,2003(8).
[6]李恒林.高師鋼琴必修課教學芻議[J].鋼琴藝術,2002(7).
Exploration and Analysis of Piano Collective Teaching
Y IN Xueyi
(Music College,Hu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Zhuzhou,Hunan 412007,China)
Piano collective teachingmethod is contrary to the original piano teaching and it’s a challenge to the traditional“one-to-one”piano teaching mode.However,piano collective teaching cannot be given differently according to the students’aptitude and collective teaching in the electric piano classroom cannot be really“pianolized”.Only by dividing the students into different groups according to their actual levels and implementing stratified teaching can ensure the efficiency of piano collective teaching.
piano collective teaching;adverse factors;stratified teaching
J624.1
A
1674-117X(2010)05-0141-03
2010-07-17
尹學毅(1962-),男,湖南炎陵人,湖南工業(yè)大學音樂學院副教授,主要從事鋼琴教學研究。
責任編輯:李 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