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步利
(鹽城工學院 大外部,江蘇 鹽城 224003)
在現(xiàn)代漢語中,“有”字句是指動詞“有”作謂語中心詞的句子。例如:他有兩個妹妹。這是一種形式多樣、表義豐富、使用頻率很高的句式。典型的“有”字句句式大體可分為三段:前段,中段和后段[1],本文用“NP1有NP2”結(jié)構(gòu)來表示。
“NP1有NP2”結(jié)構(gòu)是現(xiàn)代漢語中的常用結(jié)構(gòu),對這個結(jié)構(gòu)的英譯,一般認為,“NP1有NP2”表示領屬時一般翻譯為have,如將“桌子有四條腿”翻譯為“A table has four legs”,“我有個姐姐”翻譯為“I have a sister”;而表示存在時則翻譯成英語典型結(jié)構(gòu)“there be”,如“桌上有一本書。”翻譯為“There is a book on the desk.”“花園里有一只熊貓?!狈g為“There is a panda in the garden.”但我們在英譯實踐時發(fā)現(xiàn),這個結(jié)構(gòu)的英譯并不總是這樣簡單對應,“NP1有NP2”結(jié)構(gòu)表示存在時有時被譯成了have句式,表示領屬時則被譯成了“there be”結(jié)構(gòu)。更多情況下這個結(jié)構(gòu)可用英語的其它表達形式來進行翻譯。這種現(xiàn)象一方面和英語各種不同句式本身的語義和使用特點有關;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在特定上下文里“NP1有NP2”本身語義也略有差別,比如即便表示存在,結(jié)構(gòu)也會暗含其它需要特別被說明或者強調(diào)的語義信息(如存在物的擁有者等)?!癗P1有NP2”結(jié)構(gòu)在什么情況下英譯時不能簡單對應have或“there be”結(jié)構(gòu)呢?這就需要我們先詳細分析漢語“NP1有NP2”結(jié)構(gòu)的不同信息所包含的語義。
許多學者對漢語“NP1有NP2”結(jié)構(gòu)的語義進行過系統(tǒng)的研究和論述。呂叔湘指出,作為動詞的“有”的基本意思是:領屬,領有,存在和表示性質(zhì)數(shù)量達到某種程度[2]630。張豫峰將“有”主要的詞義概括為六種:表示領屬,如:每臺機器有近百個零件;表示領有,如:他也有爸爸;表示存在,如:地上有一張紙;既表示領有(或存在)也表示領有(或存在)的方式,如:媽媽養(yǎng)有一只獅子狗;表示發(fā)生,如:我們和男生間的情節(jié)有發(fā)展;表示估量關系,如:爺爺足有七十歲。[1]大部分學者都認為“有”的語義雖然多,但在“NP1有NP2”結(jié)構(gòu)中“有”的常用意思主要有三種,即表示存在、領屬和發(fā)生。
根據(jù)“NP1有NP2”的語義關系,張豫峰等將“NP1有NP2”結(jié)構(gòu)的典型語義歸為三類,并得到絕大多數(shù)學者的認同[3]:
(1)表領屬關系,指NP2隸屬于NP1,NP1與NP2之間是整體和部分的關系。如:
[1]人有兩只手。(手是人體的一部分)
[2]凳子有四條腿。(四條腿沒了,凳子也就不是凳子了)
(2)表領有關系,指NP2為NP1所擁有或具有,NP1與NP2之間不存在整體和部分的關系。如:
[3]他的努力有一定的成效。
[4]他有個哥哥。
(3)表存在關系,NP1是表處所或時間的詞語,NP2是表事物的詞語,指NP2事物存在于NP1處所或時間。
[5]明天有雨。
[6]墻上有照片。
本文根據(jù)張豫峰對“NP1有NP2”結(jié)構(gòu)的分類將前兩類語義合在一起,在下文統(tǒng)稱為領屬關系,主要探討“NP1有NP2”表示領屬和存在兩個最基本的語義的翻譯情況。下文就通過對大量語料的分析,對“NP1有NP2”結(jié)構(gòu)特殊翻譯情況的規(guī)律作一些探討,并試圖從語言對比分析的角度進行解釋。為了能使研究相對集中,本文列舉的語料,NP1僅僅為表示具體事物和地方的名詞,不包括表示有生命的生物類名詞和時間名詞。
從眾多翻譯語料看,在很多情況下,無論“NP1有NP2”表示領屬還是存在都可以翻譯成“there be”的不同語序。如:
[7]在瑪麗的化妝盒里有口紅、胭脂和眼線筆。
a.There are lipstick,rouge and an eyeliner in Mary’s cosmetics case.
b.In Mary’s cosmetics case there are lipstick,rouge and an eyeliner.
c.There are in Mary’s cosmetics case lipstick,rouge and an eyeliner.
[8]屋里和涼棚下都有掛鳥籠的地方。(老舍:《茶館》)
In the teahouse and under the awning there are hooks for banging bird cages.(John Howard-Gibbon翻譯)
[9]那座山正當頂上,有一塊仙石。
There was on top of that very mountain an immortal stone.
漢語是典型的分析型語言,“分析語的特征是不用形態(tài)變化而用詞序及虛詞來表達語法關系”[4]1。因此“NP1有NP2”結(jié)構(gòu)的語序相對固定,每一成分都不能隨意改變自己的位置,否則將會有語法錯誤或令人不知所云。而英語是綜合型語言,“綜合型語法的特征是運用形態(tài)變化來表達語法關系”[4]1。因此,相對漢語,英語語序比較靈活,“there be”結(jié)構(gòu)中的介詞短語根據(jù)需要可以放句首,也可以放在句子中間,還可以放最后,都不影響句子的意思和類型,這就導致了“NP1有NP2”可以被翻譯成“there be”的不同語序。
當“NP1有NP2”表示領屬的時候,可以分成兩種情況:(1)NP1不包含空間概念,僅僅是強調(diào)NP1和NP2之間的整體和部分的關系。(2)“NP1有 NP2”暗含一定的空間構(gòu)成上的包容關系,但這種空間方位關系沒有被強調(diào),強調(diào)的重點依舊是NP1和NP2的整體和部分的關系。
在(1)類中的句子絕大多數(shù)都被翻譯成英語have的句子,不用“there be”結(jié)構(gòu)翻譯。如:
[10]桌子有四條腿。
A table has four legs.
[11]汽車有四個輪子。
A car has four wheels.
在(2)類中,“NP1有NP2”則既可以被譯成“there be”結(jié)構(gòu),也可以譯成have的句子;當譯成have結(jié)構(gòu)時,往往要出現(xiàn)介詞短語。如:
[12]桔子有很多水。
There is much water in an orange.或者An orange has much water in it.
[13]這座房子有三個房間。
There are three rooms in this house.或者The house has three rooms in it.
這和there be與have在英語中的使用有關。一般都認為,there be結(jié)構(gòu)有時可以和have替換。但條件是:替換后的主語和賓語必須有領屬關系[5]。如:“教室里有3個學生?!敝荒茏g成“There are three students in the classroom.”不能用“The classroom has three students in it.”來翻譯;因為Classroom和students沒有領屬關系,所以只能用there be結(jié)構(gòu)表達,這時句子只是表示存在。但下列兩句都是正確的,可作進一步的比較:
[14]There are three windows in the classroom.
[15]The classroom has three windows.
如果窗戶是裝在墻上的,窗戶與教室就有領屬關系,兩種表達都行,即“There are three windows in the classroom.”表示的語義是領屬;但如果窗戶只是暫時放在教室里,不屬于這一教室,則只能用there be結(jié)構(gòu)表示存在之意。
1.“NP1有 NP2”翻譯成“there be”結(jié)構(gòu),但“be”動詞可用其它動詞替代。如:
[16]林間有條路。
There lies a road through the forest.
[17]從前村子里有一個名叫張三的人。
Once upon a time,there lived a man known by the name of Zhang San in this village.
[18]山上有座廟。
On the hill there stands a temple.
在there存在句中,動詞be(包括其不同的時態(tài)和語態(tài)形式)占了絕大多數(shù),但是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另有一些動詞也可能出現(xiàn)于存在句中。具有這樣用法的動詞主要有以下三類:(1)姿態(tài)動詞,表示事物的存在或位置,包括exist,lie,live,remain,stand等;(2)行動動詞,表示來去、到達等動作,包arrive,come,enter,follow,pass等;(3)起始動詞,表示出現(xiàn)、發(fā)生等意義,包括 appear,arise,emerge,happen,occur,spring up 等[6]。比較而言,漢語存在句中有如此用法的動詞數(shù)量上要比英語動詞多,顯得豐富多采。聶文龍根據(jù)所用的動詞不同而把漢語存在句分為最主要的兩大類:靜態(tài)存在句和動態(tài)存在句。靜態(tài)句除了表示單純存在的“有”字句和“是”字句之外,另外還包括兩小類:“坐”句類和“貼”句類[7]。由此可見英漢存在句的動詞都不是單一的。當然,從語法上講,上述例句中的“l(fā)ies”,“l(fā)ived”和“stands”可以換成“be”,但替換后的英文就會失去原文的生動性而黯然失色。
2.將漢語“NP1有NP2”結(jié)構(gòu)譯成英語的“PP+be+NP”結(jié)構(gòu)。
有學者認為,當英語“there be+NP+PP”結(jié)構(gòu)中的PP放在句首時,引導詞there可以省略[8]。因此“PP+be+NP”在英語中也??梢杂脕肀硎眷o態(tài)存在。通過利用這種結(jié)構(gòu),還可以實現(xiàn)“尾部焦點”(end-focus)。
[19]桌上有幾個還不甚熟的白梨,皮兒還發(fā)青,……(老舍:《駱駝祥子》)
On the table were some half-ripe still greenish pears...(施曉菁翻譯)
[20]那邊的墻角有一只柳條箱,三個衣包,……(葉圣陶:《潘先生在難中》)
In the corner were an osier suitcase and three bundles…
[21]杜興道:“此間獨龍崗前面,有三座山岡,列著三個村坊。……”(施耐庵羅貫中:《水滸傳》)
Then Tu Hsing answered.“Before the Ridge of The Lonely Dragon are three ridges and upon each ridge is a village.…”(賽珍珠翻譯)
[22]林邊有一個洞,叫白龍洞?!?/p>
Near the forest is the white Dragon Cave.…
3.漢語表示存在的“NP1有NP2”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譯成英語的have句型。
[23]……西柵頭有八盞采茶燈,……(葉圣陶:《倪煥之》)
The west end of the town had eight“tea-picking lanterns,”…(A.C.Barnes翻譯)
這和英語中have用法有關。我們知道有一類動詞用have的存在句,其主語可以是人和物,這種句子稱為have存在句,它間接地含有“存在”的意義,動詞have含“所有”的意義非常弱[9]。
4.如果需要強調(diào)存在物以外的信息,“NP1有NP2”不能簡單地譯成對應的英語存在句,而是要根據(jù)實際情況靈活處理。
如果NP1是由人稱代詞加方位詞構(gòu)成的,如:“我這里”、“他家里”等,這種句型要求強調(diào)存在物的擁有者“我”、“他”等。這時候往往將“NP1有NP2”譯成以人為主語的have句型。如:
[24]可這是做什么呀!我們家里有一大堆孩子!……(曹禺:《日出》)
But what’s the point when we’ve got a houseful of children at home?(A.C.Barnes翻譯)
[25]我這間屋里有五百兩煙土,那間屋里有八十桿手槍,你們說,要什么吧?(曹禺:《日出》)
In there I’ve got five hundred tales of opium,and there I’ve got eighty revolvers,so tell me,what do you want.(A.C.Barnes翻譯)
[26]睡不著,我這里有安眠藥,你要么?(曹禺:《日出》)
If you can’t sleep I’ve got some sleeping-tablets here.You want some?(A.C.Barnes翻譯)
上面幾個例句原來漢語的方位詞都被譯成地點狀語,“有”譯成have 或者have got,我們認為,have這里也是表示存在,通過這種方式,存在物的擁有者也得到了強調(diào)。
如果要強調(diào)存在方位,可以將“NP1有NP2”句型譯成“NP+VP+LP”結(jié)構(gòu),如:
[27]有一天夜里三四點鐘,忽然房上有腳步聲。(新鳳霞:《新鳳霞回憶錄》)
One night,getting on for three or four in the morning,footsteps suddenly sounded on the roof.(Tr.by Gladys Yang)
[28]“撒尿,床底下有夜壺?!保ɡ仙幔骸恶橊勏樽印?/p>
“Want to piss?The urinal’s under the bed.”(施曉菁翻譯)
如果重視形式對等,可以用英語“NP(LP)+VP+NP”結(jié)構(gòu)翻譯中文“NP1有NP2”結(jié)構(gòu)。
[29]街上慢慢有些年下的氣象了。(老舍:《駱駝祥子》)
The streets gradually took on a festive appearance as the New Year approached.(施曉菁翻譯)
如果要強調(diào)暗含在原文中的動作,可以將“NP1有NP2”結(jié)構(gòu)譯成英語的被動句。我們知道,英語的被動句可以用來強調(diào)動作和受事。例如:
[30]這晚上照例有一臺戲,戲臺左近,也照例有許多賭攤。(魯迅:《阿Q正傳》)
It was on a night when Wei Village was holding a festival of thanksgiving to the gods.As usual,a religious opera was performed.As usual again,a number of gambling stands were set up close to the stage.(W.A.萊 爾翻譯)
賭局必須要有人去設立,但參與的人并非是信息中心,所以不需要提及,因而可以譯成英語的被動句,這樣暗含的設立的動作都得到了強調(diào)。
[31]園里只有小蟲喚友的叫聲,顯得相當寂寞。(巴金:《憩園》)
Only the cry of the insects calling to their companions could be heard in the garden imbuing it with an atmosphere of loneliness and solitude.(Jack Hoe翻譯)
很明顯,小蟲喚友的叫聲是被作者聽見,從而強調(diào)的是作者此時的心緒和四周的靜寂,而非聲音的存在,譯成被動更準確形象。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總結(jié)出“NP1有NP2”結(jié)構(gòu)的不同語義特點:“NP1有NP2”主要有兩種語義,即表示領屬和存在兩個語義。但在表示領屬和存在時,各自的語義也會有種種不同特點導致強調(diào)的信息不盡相同,在翻譯成英語時,考慮到英語的特點和要求,必須要有所體現(xiàn),因而采用不同的翻譯方法。
“NP1有NP2”表示領屬時,可分為NP1不包含空間概念,僅僅是強調(diào)NP1和NP2的整體和部分的關系和“NP1有NP2”暗含一定的空間構(gòu)成上的包容關系,但這種空間方位關系沒有被強調(diào),強調(diào)的重點依舊是NP1和NP2的整體和部分的關系兩種情況。前者不能譯成“there be+NP+PP”,一般譯成“have”句式;后者則既可以譯成“there be+NP+PP”,也可以譯成“have”句式。
“NP1有NP2”表示存在時,語義特點差別情況比“NP1有NP2”表示領屬時要多,所以這個時候該結(jié)構(gòu)的翻譯也顯得比較復雜,總的來說有以下幾種規(guī)律:可以譯成動詞不是be的there存在句;翻譯成“PP+be+NP”使得存在物更加突出;暗含一定的領屬關系也可譯成“have”句式,這時候動詞have含“所有”的意義非常弱;NP1是人稱代詞加方位名詞構(gòu)成,翻譯的時候可以把人稱代詞譯成英語的名詞,動詞用have或have got翻譯,把方位名詞譯成英語的地點狀語以強調(diào)存在物的擁有者;翻成“NP+VP+LP”結(jié)構(gòu)突出存在物的地點;可以將“NP1有NP2”譯成英語被動句強調(diào)暗含的動作等其他信息。
總之,漢語“NP1有NP2”結(jié)構(gòu)看似簡單,其語義確實多樣復雜;同時,由于英漢語言的差別,在翻譯漢語“NP1有NP2”結(jié)構(gòu)時不能進行簡單對應,必須結(jié)合英漢語各自的語義特點、語法要求以及上下文語境進行具體分析和翻譯。只有這樣,我們的譯文才能更加準確、生動和地道。
[1]張豫峰.“有”字句的語義分析[J].中州學刊,1999(3):131-133.
[2]呂叔湘.現(xiàn)代漢語八百詞[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
[3]張豫峰,范曉.“有”字句的后續(xù)成分[J].語言教學與研究,1996(4):22-36.
[4]連淑能.英漢對比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5]王文蘭.there be結(jié)構(gòu)能用have替換嗎?[J].福建外語,1994(5):44-46.
[6]余國良.英漢存在句的比較研究[J].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2(2):92-95.
[7]聶文龍.存在和存在句的分類[J].中國語文,1989(2):71-73.
[8]Wu Guoliang,Huang Beiying.On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existential sentences(abridged)[M]//Foreign Language Studies.Zhejiang:Zhejiang University Press,2007:1-16.
[9]歐陽琦.動詞have用法研究[J].湖南教育學院學報,1999(3):6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