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我國家事糾紛多元化解決機制的評析與構建

      2010-04-03 05:10:58
      成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0年2期
      關鍵詞:解紛家事糾紛

      喻 芳

      (西南民族大學 法學院,四川 成都 610041)

      我國家事糾紛多元化解決機制的評析與構建

      喻 芳

      (西南民族大學 法學院,四川 成都 610041)

      提要:婚姻家庭爭議解決機制是一個非常復雜的系統(tǒng),其糾紛解決類型都呈現(xiàn)多樣性與廣泛性的特點。本文對我國目前家事糾紛解決機制的現(xiàn)狀和問題進行了梳理,并從功能與價值上闡述了家事糾紛解決機制具有獨特化、非訴化、多元化的特點,最后對如何建立與完善多元化家事糾紛機制提出自己的思考。

      家事糾紛;糾紛解決機制;多元化

      家事糾紛,是指與婚姻家庭相關的,以身份關系為核心的家庭糾紛,包括婚姻案件、親子案件、監(jiān)護案件等,既包括身份關系案件,也包括由此關系所引發(fā)的財產案件。家事案件是個復雜的體系,不僅數(shù)量上占據(jù)了民事訴訟案件近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而且其審理內容復雜和特殊,既包括訴訟案件也包括非訴案件。

      由于家事糾紛涉及婚姻家庭秩序的穩(wěn)定,是以身份關系為核心,不像單純財產或經(jīng)濟糾紛案件,其中爭議具有非對抗性、私密性,利益沖突與情感紛爭復雜,所以單靠某一種方式或某一種力量已較難有效化地解決矛盾。針對這類常見并且關乎社會基本秩序穩(wěn)定的糾紛類型,應摸索出適合此類糾紛特點的多元化的糾紛解決機制。

      一 現(xiàn)狀與問題:我國現(xiàn)行家事糾紛解決機制的梳理

      我國現(xiàn)行的家事糾紛解決機制,分為正式糾紛解決機制和非正式糾紛解決機制。正式的糾紛解決機制包括司法糾紛,民政等行政部門的解決。非正式糾紛解決機制包括法院外非訴訟調解,當事人的協(xié)商,單位或居委會第三方的斡旋和調停。正式與非正式的劃分界限是以裁判機構的權威性以及裁判結果的是否有效來劃分的?;橐黾彝幾h解決機制是一個非常復雜的系統(tǒng),無論是案件類型,還是裁判機構或中立的第三方,以及糾紛解決類型都呈現(xiàn)多樣性與廣泛性的特點。我國的家事糾紛解決機制從來都不是單一的,私力救濟、社會救濟與公力救濟三種方式同時并存。

      1、私力救濟。私力救濟的典型形式即是和解,當事人雙方在沒有第三方介入的情況下通過相互交涉、溝通,彼此互相做出讓步,進而最終達成合意,解決糾紛。自行解紛較少占用資源,也沒有嚴格的法律規(guī)范,與訴訟相比,成本低,過程簡單而靈活。在家事糾紛和矛盾中,此類糾紛應該占有一定的比重,但和解具有比較明顯的局限性。首先,和解是以糾紛雙方自愿為基礎的,在家事案件中如果一方因對立情緒不愿和解,或因為相互間分歧太大而無法互諒互讓,則和解無法進行。由于家庭成員情感的破裂和利益的爭執(zhí),心平氣和解決彼此矛盾可能性不大,而且即使由雙方都信賴的家庭成員來從中調停,其調停效果也不持久和穩(wěn)定。其二,和解協(xié)議達成過程由于沒有第三者的介入,矛盾雙方物質經(jīng)濟勢力的懸殊會造成在家庭強勢地位一方壓制另一弱勢方。家庭暴力就是發(fā)生在家庭成員之間,以毆打、捆綁、殘害等手段對家庭成員從身體、精神、性等方面殘害和摧殘的行為,如果一個家庭存在家庭暴力或通過家庭暴力等武力方式來自行糾紛,就容易觸犯合法性的底線。其三,和解協(xié)議不具有法定效力和執(zhí)行力,容易造成當事人矛盾與糾紛的反復。通過和解來解決家事案件,必須建立在雙方自愿基礎之上,主客觀條件同時具備 ,其解決糾紛的效果才會真正顯現(xiàn)。

      2、社會救濟。在婚姻家庭糾紛機制中,由于涉及人身關系,仲裁不適用此類家事糾紛,而民間解紛是其重要的社會救濟形式。民間解紛這種非正式糾紛解決機制的調解具有非對抗性、保密性、溫和性等優(yōu)勢,對家事糾紛的私人性的情感型沖突具有較強的針對性,是一種傳統(tǒng)而溫和的解紛方式,易于實現(xiàn)社會效果和法律效果的統(tǒng)一。最近我國江蘇、廈門興起“大調解”制度,“南通大調解實際上把人民調解、基層司法調解和行政調解等多種糾紛處理機制有機地結合在一起,由黨委政府領導,政法綜治部門牽頭協(xié)調,職能部門共同參與,社會各方整體聯(lián)動的方式,”[2]為社會轉型時期的中國基層農村社會提供多元化的糾紛解決機制的一種有意義的嘗試。筆者認為,民間調解機制也應該成為家事糾紛解決機制重要的組成部分。它的優(yōu)勢在于:民間調解為我國基層特別是農村提供了能夠使老百姓消費得起,又能夠給他們帶來實惠的解紛產品。訴訟作為國家提供的公共產品費用高昂,其法律現(xiàn)代特性有時會與鄉(xiāng)土社會產生水土不服。家事糾紛與當事人日常生活密切相關,調解人員了解當?shù)孛袼琢晳T、人情世故,針對每個當事人性格、家庭情況,協(xié)調雙方利益關系進而恢復或維系一種和諧的社會秩序和人際關系。盡管民間解紛在處理家事案件時有先天的優(yōu)勢,但由于受國家法本位觀念的影響,家事調解等訴訟外糾紛解決機制的作用并沒有得到應有的發(fā)揮,處理家事案件過分依賴于司法訴訟,導致訴訟與非訴訟比例失調,民間調解與訴訟無法有效銜接,其最大的局限在于調解協(xié)議不具有強制執(zhí)行力。《民事訴訟法》第 16條規(guī)定:“人民調解委員會依照法律規(guī)定,根據(jù)自愿原則進行調解。當事人對調解達成協(xié)議應當履行;不愿調解、調解不成或者反悔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边@一規(guī)定明確規(guī)定了調解協(xié)議可以反悔,把解決糾紛的最后權力收歸法院。如此一來,訴訟外調解被架空,辛苦達成的協(xié)議得不到履行,欲實現(xiàn)權利只能重新開始。

      3、公力救濟。國家權力機關運用公權力對被侵害權利予以救濟,包括民事訴訟和行政救濟。在當今各國,司法解紛是最后一種也是最為權威和最廣泛的一種解決家事糾紛的方式,理應成為我國家事糾紛多元解紛體系最為重要一元。通過訴訟解決家事案件具有以下特點:第一,最有權威,與和解、民間調解相比,民事審判具有最后與最終效力。第二,強制執(zhí)行的效力,具有終局性地確定當事人之間權利義務關系的權力。不管當事人是否意愿,都必須接受法院裁判結果,當事人如果不執(zhí)行,就要承擔不履行的責任。第三,適用廣泛。家事糾紛大多用訴訟方式解決,而且占據(jù)民事訴訟案件相當大的比重。根據(jù)我國學者研究指出,涉及婚姻家庭訴訟的案件增加迅速,1978年至 2001年間,婚姻家庭繼承訴訟占民事訴訟的 42.9%,年平均增長 7.3%,占 24年間民事訴訟率增長的30.99%,僅次于合同糾紛,居訴訟率增長的第二位。[3]

      我國現(xiàn)行民事訴訟法雖然對于離婚案件在起訴、受理、審判各個階段都作了特別的規(guī)定,但由于家事糾紛的特殊性,在案件起訴、受理、證據(jù)裁判、舉證責任與證明責任方面,調解理應區(qū)別其他的案件。與其他國家相比,我國現(xiàn)行的民事訴訟法沒有設立專門解決家事案件的司法機構 (如家事調解機構和家事法院)和家事訴訟程序。

      在司法解紛中,與訴訟具有相同效力的法院調解成為終了訴訟程序的一種方式,法院根據(jù)當事人的自由意志達成的協(xié)議,制作的調解書,與法院作出的判決一樣,具有法律的約束力。我國民事訴訟法和婚姻法明確規(guī)定了婚姻家庭糾紛在訴訟中應先行調解,法院內的調解受大多數(shù)學者贊同,在實踐中也得到廣泛運用。法院調解總結了中國歷史上解決紛爭的合理要素和馬錫武調查研究的審判方式,成為進入訴訟程序后的一種調解方式。但我國法院調解在處理家事糾紛中還存在局限,譬如司法調解范圍偏窄、調解程序啟動偏晚、調解程序無明確期限和程式等。

      綜上所述,家事糾紛三種救濟方式同時并存,形成正式與非正式、訴訟與非訴兩種糾紛解決機制,作為一個解紛系統(tǒng),從總體上看,還有諸多不足:第一,婚姻家庭爭議解紛機制的特殊性和針對性程序沒有體現(xiàn)。第二,糾紛解決機制未能形成一個有機協(xié)調統(tǒng)一的整體和解紛系統(tǒng)。非訴機制與訴訟機制的對接缺位,解紛整合效力沒有顯現(xiàn)。第三,家事訴訟中調解與審判的關系以及非訴解紛機制的協(xié)調和發(fā)展都是需要深入思考的問題。

      二 功能與價值:運用多元化解決機制處理家事糾紛

      第一、家事糾紛的范圍及公益性質,決定了解決機制的針對性

      首先,家事糾紛的訴訟標的主要是家庭身份關系,它與普通訴訟程序的標的——財產關系相比具有公益性。財產關系糾紛,本質上是一種私權糾紛,多數(shù)屬于陌生人的爭議,具有較強的訴爭性。這類糾紛與一般社會公益或國家利益無關,僅涉及當事人雙方的個人利益。而家事糾紛表面上看,似乎屬于私人之間的爭執(zhí),但實質上它不僅涉及個人之間的利益,更與國家和社會的利益緊密相連,帶有濃厚公益色彩,其內容不容當事人自由處分。對身份關系的案件,不實行“意思自治”的原則,當事人也不得隨意處分自己的身份權。相應的,家事糾紛的解決便不能簡單地用財產、契約糾紛之自治性程序來解決。其二,家事糾紛的當事人存在親屬法上的身份關系,它不僅具有公益性,而且具有濃厚的倫理道德性?!耙驗橛H屬法上的身份關系,包括父親、親子及家長親屬關系,它們在倫理秩序上即已存在,并非由法律賦予才發(fā)生”[4]。所以解決此類糾紛不僅要遵循現(xiàn)行的實體法規(guī)范,還要適當引用諸如道德、民族或地方風俗、習慣等特殊規(guī)范。其三,由于婚姻家庭關系不同于契約式關系和財產關系,不能簡單地以權威性的裁判“分清是非”進行處理,而必須把促成恢復感情、消除對立、實現(xiàn)和解,作為糾紛解決的根本目標和價值取向?!叭毡緦W者我妻榮先生將家事糾紛的特征概括為財產關系的合理性和身份關系的非合理性。他認為財產關系是合理的關系,可以用合理的一般的解決基準來對待,而身份關系是非合理的關系,家事糾紛的基礎就是身份關系,其背后潛藏著復雜的人際關系,表面上看,有財產分割、精神安慰費、養(yǎng)育費等支付金錢的請求,其根本則是夫妻間、親族間情感上、心理上的糾葛,即埋藏著的非合理要素。因此,為了合理地解決表面上的法律糾紛,有必要先解決這些非合理的要素。顯然,對待非合理的關系,適用合理的一般基準是不適當?shù)?。”[5]由于家事糾紛的身份性質與公益性質,決定了它不能采用處理財產糾紛的辦法去解決親屬與家庭之間的爭議。家事糾紛機制的設立,特別是家事訴訟程序的設立必須符合其糾紛的特點,具有針對性。

      第二、家事糾紛訴訟與非訴并重特點,決定了需要一個訴訟與非訴有機協(xié)調的解紛機制

      家事糾紛訴訟與非訴的特點體現(xiàn)在三點:一、案件類型上包括訴訟與非訴案件。二、訴訟程序呈現(xiàn)出非訴化的傾向,在案件的處理中大量運用調解、說服、勸解等非訴手段或稱為非正式糾紛解決手段。三、家事案件審判更多體現(xiàn)職權主義與職權探知主義在內的非訴法理。

      所以針對訴與非訴雙重特點,家事糾紛就需要建立一個訴訟與非訴有機協(xié)調的解紛機制。首先,在審判中運用非訴法理,有利實現(xiàn)實體真實及糾紛的徹底解決。家事訴訟程序的審判對象主要是人的身份權利義務關系,關系到家庭和諧、社會穩(wěn)定和國家利益,因而就不能完全采用辯論主義和處分權主義為主要內容的當事人主義的程序法理。當事人不得任意停止訴訟程序,相反法院擁有程序進行的主導權,法官可以更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解決家庭糾紛的過程中來。其次,建立和完善非正式解決機制。大量運用調解、說服、勸解等非正式糾紛解決手段能夠縮短國家法與民間社會的差距,司法在基層的急速推進,原有的社會規(guī)定和秩序被破壞的同時,卻沒有能夠提供一種適應民眾需求、符合情理的糾紛解決機制,從而加劇了國家與民間社會的矛盾;訴訟的對抗性和緊張,消解了家庭的溫情;鄰里的禮讓,并不能完全徹底地解決糾紛、讓糾紛雙方都心服口服。訴訟后破碎和對抗的關系依然存在,而調解等非正式糾紛方式由于尊重當事人的合意,通過與雙方不斷磋商與溝通,緩解矛盾,化解糾紛。所以調解和解無論是訴訟內還是訴訟外的,非正式糾紛解決機制在基層社會治理,以及協(xié)調國家法與民間習慣的過渡作用,都是司法和訴訟不可替代的。

      第三、糾紛多元化要求家事案件解決機制的多元化

      婚姻家庭爭議解決機制是一個非常復雜的系統(tǒng),無論是案件類型,還是裁判機構或中立的第三方,以及糾紛解決類型都呈現(xiàn)多樣性與廣泛性的特點。我國的家事糾紛解決機制從來都不是單一的,私力救濟、社會救濟與公力救濟三種方式同時并存。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利益主體和價值觀念日趨多元化,糾紛解決的標準也應日趨多元化,單純的裁判本位主義已經(jīng)不能適應社會發(fā)展,滿足現(xiàn)實的需要。

      其次,中國社會正處于轉型期,社會糾紛呈現(xiàn)出普遍型、沖擊型、變異性的特點,社會不斷將各種矛盾大量引入司法裁判。而單一的糾紛解決機制無法應對多樣化社會糾紛,完全地程序化無法使糾紛得到盡善盡美的解決。程序注重過程本身的價值,面對程序與實體的關系,程序具有使得法律糾紛去實體化的功能;程序的技術型為糾紛解決提供了通用的模式;可預期的秩序,為糾紛解決提供一個范本,類似于機器化的大生產,成本低廉而穩(wěn)定。但在法律的邊緣地帶,它也會有失靈的時候,并且對糾紛的個性化解決以及當事人對案件結果的心理滿足,程序是無法提供的。[6]由于家事糾紛涉及婚姻家庭秩序的穩(wěn)定,是以身份關系為核心,其中爭議具有非對抗性、私密性,利益沖突與情感紛爭復雜,單靠某一種方式或某一種力量已較難有效化地解決矛盾。

      運用多元化的機制處理家事糾紛,是由家事糾紛的特點和性質所決定的,而多元化的解決機制符合家事糾紛的特點,能夠更好地實現(xiàn)家庭關系的恢復與糾紛的解決。

      三 探索與思路:我國家事糾紛的多元化解決機制

      (一)以司法解紛為重點和依托,進行訴訟機制的改革

      由于目前我國民事訴訟理論,對家事糾紛的特殊性及其解決機制認識不足,造成家事訴訟機制在立法與實踐中的空白與缺陷。我國審判方式的改革是以“當事人主義”與“辯論主義”為核心的,法官變得越來越消極。證據(jù)規(guī)定的頒布和實施更加大當事人舉證責任,這些改革舉措是構建現(xiàn)代民事審判制度重要的基石,對于處理日益增多的財產糾紛起到重要作用,但當事人主義的程序法理是不是就完全適用于涉及身份關系的家事糾紛呢?在我們進行審判方式改革,建立現(xiàn)代民事審判制度的同時,首先應考慮家事訴訟程序的特殊性,體現(xiàn)家事案件的特點,其審判的目標與方向要區(qū)別于其他民事案件,以解決糾紛和調整人際關系為目標,在審判方式上‘傾向于職權主義。從某種意義上說,為滿足迅速處理人事訴訟案件的特殊需要,人事訴訟程序更強調法官職權主義色彩。這同時意味著,在人事訴訟中,為了求得客觀真實,法官可以依職權采取一切他認為合適的行為,例如,強令當事人親自到庭審判、依職權進行調解、依職權中止訴訟等。此外,即使是雙方當事人都未主張的事實,法院也能予以認定,法院的行為不受當事人自認的拘束,法官可以依職權廣泛地調查取證。[7]

      其次在證據(jù)裁判、舉證責任與證明責任方面,家事審判也應該區(qū)別于其他的民事案件。由于家事案件的公益性特征,當事人的自由處分權受到相應的限制,對婚姻無效等凡涉及公共利益的家事爭議,不限于當事人舉證,法院依職權主動調查當事人未主張或提出的事項。另外對于當事人舉證能力不相等,無力舉證或者所提供證據(jù)為非法證據(jù)不予采納等情況,法院要以實體正義為目標,保護當事人合法的實體權益。

      再次,我國應盡快建立獨立家事訴訟法庭與程序,以更好地適應日益增大的家事案司法審理需求,提高家事爭議案解決的司法效率和社會效果。當今主要發(fā)達國家如美國、法國、英國、德國、日本等國家都對家事糾紛訴訟解決機制作了特別的程序規(guī)定。可借鑒其成功經(jīng)驗,為家事案件審理配置專門化司法組織機構。

      (二)訴訟與非訴解紛機制的協(xié)調與整合

      首先,非訴解紛機制要與訴訟相銜接,整合其功能。采用私力救濟方式要注意避免用非法方式去解決,國家可以將自行解紛的方式和內容的合法性底限進行認可。把人民調解、基層司法調解和行政調解等多種糾紛處理機制有機地結合在一起,由黨委政府領導,政法綜治部門牽頭協(xié)調,職能部門共同參與,社會各方整體聯(lián)動,發(fā)揮其整合功能。一方面在處理家事案件中要充分發(fā)揮和解、調解、行政處理、訴訟等多種機制的作用,另一方面訴訟與非訴解紛機制協(xié)調與整合,建立一個系統(tǒng)的家事糾紛機制。

      其次,在訴訟中引用非訴方式化解糾紛,改革審前程序。在法治發(fā)展過程中,訴訟理應成為最重要的解決糾紛的方式,其地位與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但我們也要克服訴訟全能主義的影響,正確認識非訴機制與法治的關系。我國有著悠久的非訴訟解決糾紛的歷史傳統(tǒng),在處理家庭婚姻案件中發(fā)揮重要的作用。由于家事糾紛涉及親情、人身關系,甚至民俗習慣,程序正義也有可能面臨失靈的時候?,F(xiàn)實的司法實踐告訴我們,在有些情況下,依法審判的家事案件,其結果往往并不能得到當事人和社會公眾普遍認同,案事結不了的現(xiàn)象依然存在。

      我們可以通過改革審前程序,堅持以程序正義為前提,將非訴解決機制引入訴訟中,完善家事糾紛的司法調解、和解機制等。同時,擴大調解的范圍。既然離婚案件有強制調解的必要,其他類型的婚姻家庭案件同樣有強制的必要。事實上涉及未成年子女利益的爭議,更應強制先行調解,調解不成再行裁決。當然,仍有部分案件,如婚姻無效等案,因涉及法律基本原則或者公共利益,不適用調解程序。

      總之,通過改造審前程序,在訴訟中運用調解、和解非訴化方式提前化解糾紛,符合家事糾紛的特點,能夠更好地實現(xiàn)家庭關系的恢復與糾紛的解決。

      [1]辛國清.公力救濟與社會救濟、私力救濟之間[J].求索,2006.3期

      [2]李浩等.論農村糾紛的多元解決機制 [J].清華法學,2007.3.43-59

      [3]冉井富.當代中國民事訴訟率變遷研究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博士論文)[D].

      [4]王強義.民事訴訟特別程序研究[M].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3年版,第 299頁

      [5]轉引李青.中日“家事調停 ”的比較研究 [J].比較法研究,2003年第 1期

      [6]喻芳.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的引入與民事訴訟審前程序重塑[J].宜賓學院學報,2008第 8期

      [7][日 ]谷口平安.程序正義與訴訟[M].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6版,第 111頁

      Assessment&Construction of D iversified SettlementM echan ism s of China’s Fam ily D isputes

      Yu Fang

      (School ofLaw,SouthwestUniversity forNationalities,Sichuan,Chengdu 610041)

      Marriage and family dispute settlement mechanis m is a very complex system and its settlement means are characterized with diversity and general adaptation. In this paper,the current status and problems of China’s family dispute settlementmechanism are analyzed,its features of uniqueness,free of lawsuit and diversification are discuss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unction and value,and finally some ideas on how to establish and perfect the diversified family dispute settlementmechanis m are put for ward.

      family disputes;dispute settlementmechanis m;diversity

      D920.4

      A

      1004-342(2010)02-46-05

      2009-10-24

      喻芳(1977年~),女,西南民族大學法學院講師。

      猜你喜歡
      解紛家事糾紛
      創(chuàng)建楓橋式人民法庭 打造多元解紛新格局——阜平縣人民法院訴源治理工作紀實
      鄰居裝修侵權引糾紛
      多元解紛促和諧——興隆縣人民法院聯(lián)合多部門成功化解行政糾紛
      公民與法治(2022年7期)2022-07-22 07:12:06
      署名先后引糾紛
      用“情”化解離婚糾紛
      人民調解(2019年1期)2019-03-15 09:27:26
      糾紛
      陳忠實與我的家事往來
      文學自由談(2016年3期)2016-06-15 13:01:04
      “家事”和“隱私”
      用法律丈量“家事”
      公民與法治(2016年3期)2016-05-17 04:08:53
      論信訪與法治的相容性
      法制博覽(2016年4期)2016-02-06 10:11:52
      娱乐| 筠连县| 河北省| 广宗县| 达拉特旗| 唐海县| 静海县| 丹阳市| 崇义县| 通榆县| 来宾市| 新兴县| 加查县| 凤山市| 关岭| 都匀市| 宜丰县| 高碑店市| 油尖旺区| 伊金霍洛旗| 永济市| 家居| 炉霍县| 乌拉特中旗| 萝北县| 将乐县| 兴化市| 新河县| 灯塔市| 洛浦县| 和田县| 陆丰市| 日土县| 略阳县| 双柏县| 淮安市| 抚松县| 闻喜县| 白山市| 汉寿县| 石渠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