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書朋 田惠玉
心臟 X綜合征患者血清細胞間黏附分子-1和C-反應蛋白水平變化及意義
杜書朋 田惠玉
目的 探討血清細胞間黏附分子-1(ICAM-1)和C-反應蛋白(CRP)水平變化與心臟X綜合征發(fā)生的關系。方法 心臟 X綜合征患者 30例,對照組 30例,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ELISA)測定血清ICAM-1和CRP水平。結(jié)果 心臟X綜合征組血清ICAM-1和 CRP水平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1);ICAM-1與CRP呈正相關(r=0.874,P=0.002)。結(jié)論 心臟X綜合征的發(fā)病與機體的炎性反應有關,血清 ICAM-1和 CRP參與了該過程。
微血管性心絞痛;細胞間黏附分子-1;C-反應蛋白
心臟 X綜合征(cardiac syndrome X,CSX)是指具有典型勞累性心絞痛,心電圖或運動平板試驗陽性,而冠狀動脈造影正常,可除外冠脈痙攣的一組臨床綜合征,又稱微血管性心絞痛。其發(fā)病機制復雜,迄今尚未完全清楚,目前認為冠狀動脈血流儲備下降、內(nèi)皮功能障礙、炎性反應、胰島素抵抗、雌激素缺乏、神經(jīng)精神功能異常及幽門螺桿等因素可能在 CSX的發(fā)生中起作用[1]。最近的研究提示炎癥可能促進 CSX的內(nèi)皮功能異常[2-5]。細胞間黏附分子-1(ICAM-1)屬黏附分子中的免疫球蛋白超家族,在體內(nèi)分布廣泛,可參與免疫調(diào)節(jié)和免疫應答,并參與炎性反應。C-反應蛋白(CRP)是慢性炎癥的標志物也是心血管病的預測指標,有研究發(fā)現(xiàn)其與疾病的活動、心肌缺血的心電改變相關[2]。但是,CSX患者血清 ICAM-1和C-反應蛋白變化及其之間的關系,目前筆者尚未發(fā)現(xiàn)國內(nèi)有些報道。本研究通過測定血清ICAM-1及 CRP水平,以探討血清 ICAM-1和 CRP變化與CSX的關系。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科 2008年 8月至 2009年 8月收治的CSX患者 30例,男 17例,女 13例;年齡 42~75歲,平均年齡(56±9)歲;合并糖尿病 2例,高血壓 15例,高脂血癥 9例。CSX的診斷標準如下:典型勞力性心絞痛,運動試驗陽性,心電圖Ⅱ、Ⅲ、aVF、V 3~V 6導聯(lián)顯示缺血性 ST壓低,冠狀動脈造影正常。選擇同期 30例健康體檢者作為對照組,男 13例,女17例;年齡 38~74歲,平均年齡(53±9)歲;合并糖尿病 2例,高血壓 14例,高脂血癥 8例。2組年齡、性別比及合并癥發(fā)病率間有均衡性。
1.2 排除標準 腫瘤性疾病、伴發(fā)的炎性疾病(如感染)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嚴重抑郁癥、肝腎疾病、近期大的外科手術者、具有器質(zhì)性冠心病、血管痙攣、心力衰竭、瓣膜性心臟病、特發(fā)性肥厚和擴張性心肌病、非心臟病導致的胸痛或反流性食管炎。
1.3 方法
1.3.1 病例采集及臨床指標的監(jiān)測:所有患者均采集年齡、性別、體重、血壓、心電圖、是否有其他疾病、病史、家族史等病史。
1.3.2 血清標本采集與檢測:所有研究對象均隔夜空腹取外周靜脈血 3m l,分離血清,于-20℃冰箱保存,待檢。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測定(ELISA)法檢測血清ICAM-1和CRP的水平,測定方法嚴格按照說明書進行操作。
1.3.3 儀器及試劑:血清 ICAM-1試劑盒(48人份,美國 R&D公司),離心機 B 600A(保定白洋淀離心機廠),全自動生化分析儀(美國產(chǎn) Beckman DXC800)。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應用 SPSS 11.5統(tǒng)計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相關性采用相關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CSX組和對照組血清 ICAM-1及 CRP水平的比較 CSX組血清 ICAM-1及CRP水平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1)。見表 1。
2.2 血清ICAM-1與CRP的相關性分析 二者呈正相關(r=0.874,P=0.002)。見圖1。
表1 2組血清ICAM-1和CRP水平比較n=30,±s
表1 2組血清ICAM-1和CRP水平比較n=30,±s
組別 ICAM-1(μg/L) CRP(mg/L)CSX組 255±34 18.9±3.7對照組 198±40 9.3±2.4 t值 5.855 11.816 P值 0.003 0.002
圖1 血清 ICAM-1和 CRP相關性分析
炎性反應在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和由此導致的心血管事件發(fā)生中具有重要作用,隨著對 CSX發(fā)病機制研究的不斷深入,發(fā)現(xiàn)炎癥也可能參與了 CSX的發(fā)病,可能是引起冠狀動脈微血管內(nèi)皮功能受損、微血管的舒縮功能異常的重要原因之一[6]。
ICAM-1屬黏附分子中的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正常情況下,ICAM-1在內(nèi)皮細胞上的表達處于低水平,但在白介素-1(IL-1)、腫瘤壞死因子(TNF-α)和脂多糖(LPS)等炎性介質(zhì)刺激后表達急劇增加,參與白細胞與血管內(nèi)皮細胞黏附及向血管外遷移、黏附心肌細胞和釋放細胞毒的過程,促進炎癥細胞聚集,使內(nèi)皮素-1與一氧化氮(或前列環(huán)素)平衡失調(diào),內(nèi)皮素-1/一氧化氮比值升高,引起血管內(nèi)皮損傷,導致內(nèi)皮依賴性血管舒張功能障礙[7]。另外,ICAM-1可以介導內(nèi)皮細胞間的黏附以及血小板黏附到內(nèi)皮細胞,是引起血管平滑肌細胞增生、泡沫細胞形成、從而導致粥樣斑塊的形成。有學者認為 ICAM-1水平升高可能是冠心病的一項危險因素,也有學者認為它是動脈粥樣硬化的獨立預測因子[8]。但是,ICAM-1與 CSX的發(fā)生及預后是否有關,研究相對較少。
CRP是慢性炎癥的標志物。也是心血管病的預測指標。新的研究表明,CRP是動脈硬化的標志物和調(diào)節(jié)物,CRP誘導內(nèi)皮細胞表達細胞黏附分子、IL-6和內(nèi)皮素-1等,同時上調(diào)巨噬細胞攝取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9];CRP抑制一氧化氮生成和血管再生、上調(diào)血管平滑肌血管緊張素受體 1表達并抑制內(nèi)皮細胞釋放前列環(huán)素等,導致內(nèi)皮依賴性血管舒張功能障礙[7]。Matsubara等[10]研究發(fā)現(xiàn),CRP的升高程度與 CSX患者的病情活動程度呈正相關,提示炎性反應可能在CSX的發(fā)病機制中具有一定的作用。
本研究發(fā)現(xiàn) CSX患者血清 ICAM-1、CRP水平明顯升高,且兩者具有明顯正相關,提示CSX患者可能存在類似于動脈粥樣硬化的炎性反應,兩者的相互作用可能參與了 CSX的發(fā)病機制,為臨床及時診斷及積極治療提供理論依據(jù)。但是 ICAM-1與 CSX病情的危重程度及預后是否有關,有待于進一步研究及探討。
1 馬菊琴,王曉利,薛莉.心臟 X綜合征的發(fā)病機制及其研究進展.寧夏醫(yī)學雜志,2009,31:181-182.
2 劉榮欣,田惠玉,閆國超,等.心臟 X綜合征患者血清對氧磷酶-1變化及意義.河北醫(yī)藥,2009,31:1047-1048.
3 Arroyo-Espliguero R,Mollichelli N,Avanzas P,et al.Chronic inflammation and increased arterial stiffness in patientswith cardiac syndrome X.Eur Heart J,2003,24:2006-2011.
4 王賢良,毛靜遠,王恒和.心臟 X綜合征與相關細胞因子研究進展.中國心血管病研究,2007,5:372-374.
5 Li JJ,Nan JL,Li J,et al.Elevated circulating inflammatory markers in female patients with cardiac syndrome X.Cytokine,2007,40:172-176.
6 馬振晶,唐玉龍,王柏穎.心臟 X綜合征的研究進展.心血管病學進展,2008,29:481-483.
7 鄧鶴秋.心臟 X綜合征的發(fā)病機制及治療.嶺南心血管病雜志,2008,14:387-391.
8 成士清,劉成玉.炎癥標志物CRP、IL-6和 ICAM-1與冠心病的關系.齊魯醫(yī)學志,2006,2:180-182.
9 張鵬,蔣錦琪.心臟 X綜合征發(fā)病機制的研究--內(nèi)皮功能障礙.心血管康復醫(yī)學雜志,2007,16:195.
10 Matsubara M,Maruoka S,Katayose S,et al.Decreased plasma adiponectin concentrations in women with dysli.J Clin Endocrinol Metab,2002,87:2764-2769.
R 541.4
A
1002-7386(2010)07-0814-02
052560 河北省深澤縣醫(yī)院內(nèi)一科(杜書朋);河北醫(yī)科大學第一醫(yī)院 ICU(田惠玉)
田惠玉,050031 河北醫(yī)科大學第一醫(yī)院 ICU;E-mail:tianhy1818@yahoo.com.cn
2009-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