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進(jìn)炬 嵇平 周建松
近年來的研究一致表明腦鈉肽(BNP)可作為心力衰竭的血漿標(biāo)志物用于心力衰竭的診斷[1,2]。本研究旨在探討心力衰竭患者血漿 BNP水平及與采用多普勒定量組織速度成像(quantitative tissue velocity image,QTVI)技術(shù)對心力衰竭患者進(jìn)行二尖瓣環(huán)平均收縮期峰值速度(mitral annulus systolic velocity,Vs)及最大位移(mitral annu lus systolic disp lacement,Ds)的關(guān)系,評價其在心力衰竭診斷中的臨床價值。
1.1 一般資料 選擇 2007年 6月至 2009年 6月我院急診心源性呼吸困難患者 42例(心源性呼吸困難組),男 23例,女 19例;年齡 31~84歲,平均年齡(54±9)歲;其中缺血性心臟病 20例,高血壓心臟病 18例,擴(kuò)張型心肌病 3例,急性心肌炎 1例。入選患者均符合 Fram ingham心力衰竭診斷標(biāo)準(zhǔn)。除外了合并慢性腎功能不全、急性心肌梗死、肺梗死、肝硬化、原發(fā)性醛固酮增多癥、甲狀腺功能亢進(jìn)、腦血管意外、腫瘤等可引起 BNP升高的患者及瓣膜性心臟病。選擇同期非心源性呼吸困難患者 40例(非心源性呼吸困難組),年齡 28~83歲,平均年齡(52±9)歲。其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30例,支氣管哮喘 7例,神經(jīng)官能癥 3例。
1.2 研究方法 患者入院后立即測定 BNP,采用 i-STAT臨床血液分析儀,2m in顯示結(jié)果。同時均行急診超聲心動圖檢查,采用 GE Vivid-7心臟彩色超聲診斷儀,M 3S探頭,諧波頻率1.7~3.4MHz?;颊咦髠?cè)臥位,同步心電圖監(jiān)測下連續(xù)采集 3個心動周期的心尖四腔觀、心尖二腔觀及心尖左室長軸觀 TVI圖像,采用Simpson法測量左心室射血分?jǐn)?shù)(LVEF),利用 TVI軟件分別獲取后室間隔、左心室側(cè)壁、前壁、下壁、后壁及前室間隔處同步組織多普勒速度曲線及位移曲線,計算上述 6個位點的平均 Vs和 Ds。
1.3 統(tǒng)計學(xué)分析 應(yīng)用 SPSS 12.0統(tǒng)計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成組設(shè)計的t檢驗;兩個變量的線性相關(guān)用Pearson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
2.1 心源性呼吸困難組血漿BNP濃度明顯高于非心源性呼吸困難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1)。而心源性呼吸困難組LVEF、二尖瓣環(huán) Vs及 Ds均明顯低于非心源性呼吸困難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1)。見表 1。
2.2 心源性呼吸困難組血漿 BNP濃度與 LVEF、二尖瓣環(huán) Vs及 Ds呈負(fù)相關(guān)(r值分別為 -0.68、-0.64、-0.66,P <0.01)。而 LVEF與二尖瓣環(huán) Vs及 Ds呈正相關(guān)(r值分別為0.75、0.78,P<0.01)。
表1 2組BNP、LVEF、Vs和Ds比較±s
表1 2組BNP、LVEF、Vs和Ds比較±s
注:與心源性呼吸困難組比較,*P<0.01
組別 BNP(ng/L) LVEF(%)Vs(cm/s)Ds(mm)心源性呼吸困難組(n=42) 302±32 32±5 2.7±0.8 5.5±1.3非心源性呼吸困難組(n=40) 19±4* 66±5* 6.2±0.9* 11.2±1.6*
近年來的研究表明 BNP有較好的診斷心力衰竭的價值。在多中心、前瞻性BNP研究中,醫(yī)師無需依賴超聲心動圖和X線胸片等檢查,僅根據(jù) BNP檢測結(jié)果(>100 pg/ml)就可以正確診斷 83.4%的心力衰竭患者,同時根據(jù)驗血結(jié)果(BNP<50 pg/ml)能夠正確排除 96%的非心力衰竭患者[4]。Morrison等[5]的研究顯示:BNP有助于判斷急性呼吸困難患者的病因。
超聲心動圖是目前常用的評價心功能的無創(chuàng)性技術(shù),由于大多數(shù)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形態(tài)不規(guī)則,尤其心肌梗死患者會出現(xiàn)節(jié)段性室壁運動異常或室壁瘤。同時存在心內(nèi)膜輪廓模糊不清等因素影響了LVEF測量的準(zhǔn)確性,而QTVI技術(shù)能在同一心動周期同時獲得最多 8個部位心肌節(jié)段的收縮、舒張期的速度和位移曲線,是一種既能定量又能定位檢測心肌運動的新方法,具有快速準(zhǔn)確估測左心功能的能力,且與 LVEF呈正相關(guān)。本研究表明腦鈉肽快速檢測與利用QTVI技術(shù)測量二尖瓣環(huán)平均收縮期峰值速度及最大位移均能快速有效地區(qū)分出心力衰竭與非心力衰竭原因所致急性呼吸困難患者,二者間呈負(fù)相關(guān)。由于心力衰竭的癥狀和體征缺乏特異性,且常規(guī)的實驗室檢查如心電圖、全胸片也不能非常準(zhǔn)確地診斷心力衰竭而心臟超聲檢查在緊急情況下一般難以常規(guī)開展,故 BNP快速檢測為臨床醫(yī)生正確處理急性呼吸困難提供了一種快速、簡單、可靠的方法,從而早期正確指導(dǎo)治療,減少住院率和總治療費用,值得臨床推廣。
1 Dao Q,Krishnaswamy P,Kazanegra R,etal.Utility of B-typenatriuretic peptide in the diagnosis of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in an urgentcare setting.Am Coll Cardiol,2001,37:379-385.
2 趙海松.B型腦鈉鈦在心力衰竭診斷治療中的作用.河北醫(yī)藥,2008,30:844-846.
3 Sudoh T,Kangawa K,Minam ino N,et al.A new natriuretic peptide in procine brain.Nature,1988,332:78-82.
4 Maisel AS,Krishnaswamy P,Nowak RM,et al.Rapid measurement of B-natriuretic peptide in the emergency diagnosis of heart failure.N Engl JMed,2002,347:161-167.
5 Morrison KL,Harrison A,Krishnaswany P,et al.Vtility of a rapid B-natriuretic peptide(BNP)assay in differentiating CHF from lung disease in patient presenting with dyspnea.Am Coll Cardiol,2002,39:202-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