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子君
成功的教學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活學生的興趣。新英語課標明確指出: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和濃厚的學習興趣是學生學習成功的關鍵。筆者對英語課堂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談些體會。
新英語課程標準指出:“強調(diào)課程從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經(jīng)驗和認知水平出發(fā),倡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和任務型的教學途徑……”因此,培養(yǎng)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zhì)量,首先要教師轉(zhuǎn)變觀念,樹立以學生發(fā)展為主,培養(yǎng)學生樂觀向上的自主學習能力的課堂教學改革的新觀念。這就要求教師在更新觀念中,重新審視課堂中生命的律動,主動落實學生主體地位,實現(xiàn)新課改下學生學習方式由被動接受向自主、合作和探究性學習轉(zhuǎn)變,確立教師和學生之間民主、平等的關系,從而改變舊的教學方式、教學策略以及評價方式。英語教學應倡導“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教學理念,以教材牽動,全方位培養(yǎng)興趣,突出自身教學特色。
結合教學內(nèi)容的具體實際,不斷引進新的教學信息,變換教學形式,更新教學手段,創(chuàng)設一種新的教學情境,營造“新鮮”的教學氛圍,不斷給學生以新的刺激,充分調(diào)動他們的學習興趣,促使他們興奮起來,顯得很有必要。筆者在準備Mid-Autumn Festival這一課時,上網(wǎng)查找許多相關的詩、歌、詞的英語版本和精美的欣賞圖片,當學生看到這些時,不由地來了興致。
多媒體為英語教學提供了廣闊的模擬和想象的空間,激活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由被動接受知識轉(zhuǎn)變?yōu)橹鲃荧@取知識,從而更便捷、更有效地完成教學任務,全面提高教學質(zhì)量。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在輕松的時候,大腦皮層的神經(jīng)單元才會形成興奮中心,思維才會敏捷。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營造一種相對寬松的教學氛圍,以此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情緒。其手段多種多樣,因人而異、因課而異。筆者的做法有:1)目標導向,根據(jù)教材的要求,點撥關鍵語;2)表情導向,運用手勢、眼神、面部表情,傳情達意,引發(fā)興趣;3)走動指點,考慮個別學生差異,面向全體,實行正確指導、答疑解惑;4)幽默話語,在課堂中運用師生互動關系,與學生交談時用他們喜歡聽的幽默的話語,促進快樂,溝通思想;5)游戲和表演。
課堂教學在以“目標-策略-評價”為主線的同時,遵守“活動-體驗-表現(xiàn)”這一心理發(fā)展健康模式,使學生在貼近生活中、在情感體驗中學習,產(chǎn)生對教材的興趣、好奇心和求知欲。比如在一次教學時,筆者先出示一個胖男孩的圖片,問:“Is he fat? Why are there so many fat children in our country now?”學生給出各種各樣的理由,有的說“eat too much rich food, not take enough exercise”,也有的說“do too much homework, parents have only one child”,等等。隨后筆者提出問題:“How can we keep healthy?”學生從自己的經(jīng)驗談起,筆者又出了幾個題目給他們:
1)It is bad for your eyes if you watch TV for more than( )a day.
2)What day is Nurses’ Day?
3)What day is No Smoking Day?
4)People in US can’t drink beer or wine before they reach( ).
5)Which can make you fat easiest? (butter chocolate meat milk)
6)If you want to keep healthy, how many hours of sport do you have to do in a week?
然后要求學生討論“Why should we keep healthy”,可以是為了有一個好的心情,也可以是為了能在恰當?shù)臅r候幫助別人等,從而認識健康對一個人的重要性。
學生學習的最大樂趣,莫過于在學習過程中有一種成就感。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學會欣賞。當學生每取得一點兒進步時,教師都要及時加以肯定和鼓勵,一聲“Great”,一個驚喜的表情,一句“Listen carefully, he is showing us his great idea”,都能使他們在努力的同時產(chǎn)生一種成就感,體會到成功的快樂,進而鼓起自信和進取的風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