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浩艷
天津市寧河縣中醫(yī)醫(yī)院(寧河 301500)
乳腺癌是危害婦女健康的主要惡性惡性腫瘤之一,居女性惡性腫瘤發(fā)病的第二位。手術是治療乳腺癌的首選方法,術后患者乳腺缺損、胸部外形破壞和患側肢體功能障礙,給患者帶來心理上的壓力和生活上的不便。為使乳腺癌患者能從身心兩方面配合治療,減少并發(fā)癥,提高生活質量,我院2008年1月-2009年8月對收治的36例乳腺癌手術患者有計劃地做好心理、生理及康復功能方面的護理,實施健康教育,效果滿意?,F將護理體會總結如下。
乳腺癌患者36例,年齡32~76歲,平均48歲;平均住院時間17d。本組均采用靜脈復合麻醉,行乳腺癌根治術者22例,改良根治術14例。術后病理報告:4例導管內乳頭狀癌,32例浸潤型癌。
患者住院期間有計劃地做好心理、生理及康復功能方面的護理,實施健康教育,大多數患者能接受患病事實,積極配合治療,未出現并發(fā)癥,出院前能掌握功能鍛煉方法。
2.1 術前護理 (1)心理評估:由于住院后環(huán)境、生活方式的改變,以及對手術的畏懼和對預后的恐懼,對患者的神經、內分泌及循環(huán)系統產生不利影響。術前護理干預是圍手術期護理重要環(huán)節(jié)[1]。護士應主動與患者溝通,指導幫助患者適應環(huán)境及人員等,消除陌生感;鼓勵其說出內心感受,表示同情和理解;介紹成功病例,給患者心理安慰和支持。(2)獲取支持:乳腺癌由于好發(fā)部位的特殊性,手術治療會影響患者第二性征,術后乳房缺失會發(fā)生自我概念的強烈不確定感以及社會適應能力的改變[2]。一些行乳房切除的患者則擔心影響今后的正常生活和社交活動。應指導患者懂得“生命第一”的道理;同時,告知現代醫(yī)學已能進行乳房重建術,可滿足患者的審美要求,也可配戴義乳以滿足保持體形的要求。協助患者取得配偶的理解、親人的照顧,獲取家庭及社會多方面的支持。(3)健康教育:根據患者的接受能力介紹病情,解釋手術治療的重要性,告知各項檢驗結果。指導患者練習床上咳嗽,以防止術后肺不張及肺感染。指導患者術前進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等營養(yǎng)豐富的飲食,增加機體抵抗力。保證休息與睡眠,使機體處于接受手術的最佳狀態(tài)。
2.2 術后護理 (1)密切觀察病情變化:患者術畢回病房后應給予平臥位,頭偏向一側,保持呼吸道通暢,嚴密監(jiān)測血壓、脈搏、呼吸及血氧飽和度?;颊咔逍亚疑w征平穩(wěn)后給予半臥位,以利于呼吸和引流,抬高患側上肢,促進血液循環(huán)及淋巴回流,避免或減輕術側上肢水腫。(2)手術創(chuàng)口護理:患者清醒后胸帶包扎,松緊度適宜,以助皮片附著,避免皮下積血、積液。注意負壓引流是否通暢,妥善固定,防止脫落、扭曲,觀察引流物量和性狀,觀察患側上肢遠端血運及動脈搏動。(3)協助生活護理:術后患者臥床期間,生活自理能力下降,護士應給予幫助,滿足其自理需要。(4)飲食護理:術后患者的飲食相當重要,第1天進食流質飲食,以后除需增加熱量外,還應增加蛋白質、維生素和無機鹽,以促進組織生長及傷口愈合。(5)加強心理護理:乳腺癌手術治療后會給患者造成一定程度的形體改變,影響患者的形象,因此多數患者情緒極其低落,表現出煩躁、自卑,甚至缺乏治療信心。護士應盡可能采用其最容易接受的方式,介紹治療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宣教并發(fā)癥的預防措施。(6)康復指導:手術可損傷與肩關節(jié)運動相關的肌肉和神經,術后患側上肢可出現一定的功能障礙,應教育、鼓勵、督促患者配合醫(yī)務人員,有步驟地進行肢體功能鍛煉,以促進肢體血液淋巴回流,減少腫脹,早日恢復正常功能。手術當日患側上肢制動,肩關節(jié)內收,次日做手指活動、握拳、曲腕,2~3d開始作前臂、肘關節(jié)屈伸運動,術后3d開始幫助患者活動上肢,先由肘部開始逐漸擴展到肩部,進行循序漸進的鍛煉,鼓勵自行進餐、洗臉等動作或患肢手掌摸對側肩部及同側耳廓,第10日可試用患肢舉起超過頭頂,第14日可做梳頭、爬墻等動作,以后可根據體力、傷口愈合情況經常逐漸做上肢抬舉、旋轉、外展等各種運動。乳腺癌患者在術后鍛煉時,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如病情、年齡、體力、切口愈合情況等,量力而行,不可操之過急,亦不可術后不進行鍛煉,一般1年恢復上肢功能,指導患者認識到堅持康復訓練對肢體功能的意義,不能放棄。
2.3 出院指導 出院指導是整體護理的重要內容之一,對幫助患者認識和預防疾病、促進和恢復健康有重要作用。在護理和治療中,應向患者宣教康復知識,包括合理飲食、手術側肢體的功能鍛煉;告知及時復診,指導行術區(qū)、鎖骨區(qū)及對側乳房自我檢查,以便及時發(fā)現轉移復發(fā)征象。
[1]范江華.術前訪視者緩解焦慮心理體會 [J].護士進修雜志,2004,19(4):287.
[2]代亞麗,曾艷麗,黃嘉恩.乳腺癌患者生活質量及相關因素的調查分析[J]. 護士進修雜志,2009,24(13):1177~1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