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桂立
(黑龍江省樺南縣婦幼保健院,154400)
肝硬化是一種以肝組織彌漫性纖維化假小葉和再生結節(jié)形成為特征的慢性肝病,本人以消脹飲結合西醫(yī)治療,收效滿意,總結如下。
12例肝硬化病人均為失代償期門診病人,男8例,女4例;年齡最大62歲,最小48歲。均經(jīng)B超、肝功能檢查確診,符合肝硬化診斷標準。
西醫(yī)治療:休息、高蛋白及維生素飲食、保肝并限制水鈉攝入,腹水多給予利尿,提高血漿膠體滲透壓。
中醫(yī)治療:活血化瘀,健脾利水,行氣導滯?;痉?大腹皮、白術各30g,鱉甲15g,穿山甲10g,茯苓10g,川厚樸15g,神曲20g,萊菔子20g。水煎300ml,于上方基礎上隨癥加減。
療效標準:痊愈:腹水消退,肝功能檢查正常,B超示:肝內(nèi)回聲變細,脾基本正常。顯效:腹水消退,肝功能檢查部分輕度異常,B超示:肝內(nèi)回聲稍增粗增強,脾臟略大。好轉(zhuǎn):腹水減少,肝功能檢查無明顯改善,B超示:回聲變化不大
結果:治愈 3例,顯效7例,好轉(zhuǎn)2例,無效0例。
肝硬化腹水是肝硬化失代償期,主要為肝功能減退和門靜脈高壓兩大類臨床表現(xiàn),并伴有全身多系統(tǒng)癥狀,西醫(yī)治療一般采用營養(yǎng)肝細胞、提高血漿膠體滲透壓、利尿、降低門脈壓力達到緩解癥狀,減少腹水的目的。
中醫(yī)認為,本病的病機不外飲食失節(jié),七情內(nèi)傷或嗜酒成癖,致濕熱內(nèi)蘊,復感毒邪損傷肝脾,久而及腎,形成氣、水、血運行失度,而成虛實夾雜之癥。
消脹飲活血化瘀、行氣健脾、軟堅利水,方中鱉甲、穿山甲、川厚樸行氣導滯;神曲、萊菔子消積運脾。諸藥和用,共奏氣、水、血分消之效。
肝硬化腹水中醫(yī)學稱為“臌脹”,該病病機錯綜復雜,虛實并見,治療中采用中西醫(yī)結合,西藥利水救急,中藥固本祛邪,提高機體免疫力。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比單一西藥或中藥療效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