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政府收入結構、目標轉型與經濟增長

      2010-01-07 03:06:24武彥民李明雨
      現代管理科學 2009年11期
      關鍵詞:財政收入經濟增長社會保障

      武彥民 李明雨

      摘要:文章采用1994年分稅制以后的數據,構建了包括社會保障收入在內的政府收入結構與經濟增長的計量模型。實證結果表明:政府收入結構是影響我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其中,流轉稅①和所得稅收入有利于經濟增長,這主要得益于改革開放以來政府收入對經濟的支持;而社會保障收入則與經濟增長顯著負相關,主要原因在于社會保障收入增加了企業(yè)的負擔。將社會保障收入及時納入稅收體系,合理調整流轉稅和所得稅的比例,是當前發(fā)展目標轉型過程中急需解決的重要問題之一。

      關鍵詞:收入結構;經濟增長;社會保障;財政收入

      一、 現狀分析及文獻回顧

      1994年分稅制改革以來,我國建立了以流轉稅為主體的財政收入制度,初步建立起了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調控要求的復合稅制體系,有效的提高了中央政府的宏觀調控能力,促進了經濟穩(wěn)定增長。隨著我國逐漸步入中等收入國家階段,政府目標從經濟增長向和諧發(fā)展轉變。為彌補經濟增長帶來的諸多負面效應,財政支出逐步向社會保障、義務教育、衛(wèi)生醫(yī)療等社會福利傾斜。財政收入和社會保障收入連年攀升,與此同時,財政收入結構卻只做了些微調,社會保障收入一直沒納入稅收體系,各種收入占GDP的比重呈現同步的高增長態(tài)勢,各收入間大體比例沒有發(fā)生根本性的變革,其具體變化如圖1所示。

      現有的收入體系支撐政府發(fā)展目標的轉變頗有些舉步維艱難,這就迫使財政收入以遠高于GDP增長率的速度增長。1994年以來,我國財政收入增長率均值近20%,社會保障收入的增長率更是平均高達26%,比GDP的平均增長率高一倍有余。如圖2所示。

      在收入結構中,主體稅種以及社會保障收入主要來自企業(yè),財政收入和社會保障收入的超速增長,使企業(yè)負擔不斷加大?!陡2妓埂?005年7月一篇關于“2005稅負痛苦指數(Tax Misery Index)”的特別報告中指出,中國的稅負痛苦及變化指數排名第二,僅次于排名第一的法國。調整收入結構,在降低企業(yè)負擔的同時,保證充足的財政收入,以適應“又好又快”的發(fā)展目標極為迫切。從國際經驗來看,高福利的發(fā)達國家普遍以個人所得稅為稅收主體,比例均超過50%,并開征了社會保障稅。借鑒發(fā)達國家經驗,將收入主體從流轉稅轉向個人所得稅,并為社會保障建立法制、固定的收入來源,降低企業(yè)負擔,才能在促進公平和社會福利的改進的同時,確保經濟快速增長,實現可持續(xù)發(fā)展。

      現有的理論研究或者從西方的增長理論出發(fā),探討稅制結構對經濟增長的影響,或者從實證出發(fā),討論我國稅負的高低和地區(qū)間的差異。嚴成、龔六堂(2009)在一個資本積累和創(chuàng)新相互作用的內生增長經濟中考察了政府財政政策對經濟增長的影響,通過數值模擬他們發(fā)現,當政府通過征收更多的稅收為生產性公共支出融資時,消費稅稅率與經濟增長率正相關,勞動收入稅稅率與經濟增長率存在一個倒U形關系,公司收入稅、資本收入稅稅率與經濟增長率負相關;鄒恒甫(2002)討論了最優(yōu)稅率、稅收結構和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趙志耘等(2001)指出確定一個國家適度的宏觀稅率不是為了使政府的收入最大化,而是為必要的政府支出提供資金來源。實證分析中,國內學者大多對宏觀稅負和區(qū)域差異進行研究,馬拴友(2001)根據我國1979年~1999年統(tǒng)計資料,進行稅收與經濟增長關系的回歸分析;郭慶旺等(2004)利用面板模型分析了不同地區(qū)稅收負擔對經濟影響的個體差異;李永友、叢樹海(2005)利用跨省的橫截面時間序列數據,研究了1994年~2002年地區(qū)稅負差異對區(qū)域經濟增長的影響。

      本文以分稅制后的政府收入數據為基礎,通過實證分析,探討包括社會保障在內的政府收入結構對GDP增長的影響程度,討論如何在不影響總體收入的情況下,調整收入結構,以達到減輕企業(yè)負擔,縮小貧富差距,增加社會福利的和諧發(fā)展多重目標。

      二、 模型選擇及實證結果分析

      1. 模型選擇與估計。本文選取1994年~2007年的數據進行回歸分析,數據分別來自《中國統(tǒng)計年鑒2008》、《中國稅務年鑒2008》以及《新中國五十五年統(tǒng)計資料匯編》。在我國的收入結構中,除流轉稅、所得稅外的其他收入合計僅占GDP的3%以下,探討收入主體結構與經濟增長關系,可以以流轉稅、所得稅和社會保障收入為主要因素,建立以下回歸模型:

      其中,Y為真實GDP增長率,?琢0為常數,LT為流轉稅占GDP的比重,SD為所得稅占GDP的比重,SS為社會保障收入占GDP的比重。

      首先對各變量進行Granger因果關系檢驗,滯后階數取滯后2期,具體結果如表1所示。

      由上述Granger因果關系檢驗結果可知,政府各類收入占GDP的比重是影響經濟增長率的重要因素,因果關系有很強的統(tǒng)計顯著性,但經濟增長率對政府各類收入占GDP的比重沒有顯著影響。

      估計結果為(括號內為相應的T統(tǒng)計值):

      殘差平穩(wěn)性檢驗結果顯示殘差項是平穩(wěn)的,這表明經濟增長率和各種收入占GDP的比重之間存在長期的均衡關系,且模型的各項統(tǒng)計指標比較顯著,說明該模型總體上較好地描述了政府收入結構與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

      2. 實證結果分析。

      由回歸結果可知:

      (1)政府收入及其結構是影響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從整體模型來看,經濟增長率是政府收入占GDP比重的凹函數,這與理論研究相符。表明政府收入過多或者過少都不利于經濟增長,過少則財力不足,難以對經濟實施有效的宏觀調控;集中財力過多,則會對實體經濟產生傷害,難以發(fā)揮市場經濟的活力。實證結果顯示,流轉稅收入占GDP的比重系數、社會保障收入占GDP的比重系數都具有很強的統(tǒng)計顯著性,且各種收入之間系數大相徑庭,特別是社會保障收入和各種稅收之間系數符號相反,這表明政府收入結構對經濟增長影響顯著,合理的調整收入結構能夠有效的促進經濟增長。

      (2)我國社會保障收入對經濟增長的影響效應為負值。這與我國長期以來的社會保障制度有關,我國的社會保障起步較晚,其收入始終未納入稅收體系,在繳納比例中,基本養(yǎng)老保險按職工繳費基數的28%繳納,其中企業(yè)承擔20%、員工承擔8%(還需繳納0.6%的生育保險);基本醫(yī)療保險按職工繳費基數的9.5%繳納,其中用人單位承擔7.5%,職工個人承擔2%;城鎮(zhèn)職工失業(yè)保險按職工繳費基數的3%繳納,其中單位承擔2%,個人承擔1%;非城鎮(zhèn)職工失業(yè)保險按職工繳費基數的2%繳納,全部由企業(yè)承擔;工傷保險費有企業(yè)按比例繳納(服務業(yè)比例為1.2%),全部由用人單位承擔。隨著社會保障制度的不斷健全,企業(yè)除負擔正常的稅收以外,政策因素導致勞動力成本不斷上升,這無疑挫傷了企業(yè)擴大再生產的積極性。有學者認為,2008年新《勞動合同法》的實施,是導致內憂外患下許多民營企業(yè)倒閉的重要因素之一。

      (3)稅收收入是影響我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實證結果表明,分稅制改革以后,流轉稅、所得稅收入對我國經濟增長有促進作用。這與理論研究結果不符,但是究其原因,這與我國的特殊國情不無關系,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宏觀經濟政策目標主要是經濟增長,1994年的分稅制改革正是為了提高中央政府的宏觀調控能力,財政收入的大部分被用以基礎設施投資和完善制度建設,為經濟增長提供了良好的社會、制度環(huán)境。特別是在上世紀末的亞洲金融危機和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中,積極的財政政策無疑是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之一。財政收入結構中,流轉稅對經濟增長的影響具有很強的統(tǒng)計顯著性,但所得稅的影響統(tǒng)計顯著性較弱,這是由于流轉稅一直是我國財政收入的主體部分,所占財政收入的比重一直保持在60%以上,而所得稅比重一直較低,近年來雖有所提升,也僅僅只能占財政收入的四分之一,占GDP的比重更是平均不足3%。

      隨著我國逐漸步入中等收入(下轉第62頁)國家階段,經濟增長的負面效應逐步顯現,特別是貧富差距的擴大,已經開始阻礙經濟的健康發(fā)展。2008年亞洲開發(fā)銀行公布的基尼系數我國已經高達0.472 5,位居亞洲第一,遠遠超過了國際警戒線。近年來,我國開始逐步調整政策,主要來源于企業(yè)的流轉稅更多的被用于加大對教育、三農和社會福利的扶持,這必將降低對經濟增長的支持力度,現行的稅收收入結構對經濟增長的影響也將會逐步向消極轉變。與此同時,對企業(yè)負擔影響較小且有助于改善收入分配的個人所得稅和社會保障收入一直難以發(fā)揮作用,個人所得稅占財政收入的比重僅僅在7%左右,社會保障收入對經濟增長又具有顯著的負面效應,在實現可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中,政府收入結構的調整勢在必行。

      三、 結論與政策建議

      本文利用分稅制改革后的政府收入數據為樣本進行了實證分析,結果表明:政府收入的主體部分——流轉稅和所得稅在我國的改革開放過程中,對市場經濟建設起到了積極的作用,特別是為基礎建設、制度完善和避免經濟波動提供了充足的財力支持,有效的促進了經濟增長,而社會保障收入由于變相的增加了企業(yè)負擔,對經濟增長具有負效應。隨著經濟進入新的發(fā)展階段,現有的政府收入結構存在福利趕超和經濟增長的兩難抉擇,中等收入階段拉美各國的轉型失敗為我們提供了可借鑒的經驗。根據本文的實證結論,在實現福利改進,改善貧富差距的同時,合理調整政府收入結構,盡力避免政府收入對經濟增長的消極作用,使政府收入更好的為可持續(xù)發(fā)展服務必須適時的進行收入結構的調整。

      1. 收入總量控制。實證結果表明,經濟增長率是收入占GDP比重的凹函數,過多的政府收入將對經濟增長產生嚴重的消極影響。近年來政府收入的超速增長,已經逐漸開始影響實體經濟,特別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眾多民營企業(yè)的倒閉,使減輕企業(yè)負擔成為政府和理論界的共識,合理的政府收入總量控制是實現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重要前提。

      2. 調整財政收入結構。實證結果表明,現行的財政收入結構在我國經濟增長中發(fā)揮了積極的作用,但是,隨著政府目標的轉型,依靠以流轉稅為主體的收入結構已經漸漸不能適應更強調福利改進、調節(jié)分配的增長目標,特別是個人所得稅占財政收入不足十分之一的份額,使其應有的收入調節(jié)作用微乎其微,應該逐步完善個人所得稅制度,建立全方位、覆蓋全過程的個人所得稅收入體系,大力提升個人所得稅在財政收入中的比重,使財政收入在滿足支出需要的同時,有效的改善收入分配,縮小貧富差距;相應降低流轉稅的比重,特別是解決流轉稅的重復課稅問題,支持企業(yè)擴大再生產,促進經濟增長。

      3. 將社會保障收入納入稅收體系。社會保障制度的不斷完善有力的改進了社會福利、縮小了貧富差距。但是實證表明,我國現行的社會保障制度對經濟增長有消極作用,適時將社會保障收入納入稅收體系,建立以個人所得稅為主體,社會保障稅為補充的收入調節(jié)體系,在實現福利改善的同時,減輕企業(yè)負擔,才能使我國的政府收入結構更適應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多重目標。

      注釋:

      ①流轉稅包括增值稅、消費稅、營業(yè)稅和關稅等四種。

      參考文獻:

      1. 龔六堂,鄒恒甫.最優(yōu)稅率、政府轉移支付與經濟增長.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02,(1).

      2. 馬拴友.政府規(guī)模與經濟增長:兼論中國財政的最優(yōu)規(guī)模.世界經濟,2000,(11).

      3. 李紹榮,耿瑩.中國的稅收結構、經濟增長與收入分配.經濟研究,2005,(5).

      基金項目:國家自科基金項目資助(70603020)。

      作者簡介:武彥民,天津財經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李明雨,天津財經大學財政系博士生。

      收稿日期:2009-10-02。

      猜你喜歡
      財政收入經濟增長社會保障
      社會保障
      社會保障
      一季度全國財政收入恢復性增長
      山西財稅(2021年4期)2021-01-30 15:09:55
      我國財政收入運行持續(xù)向好一季度稅收同比增長17.3%
      消費導刊(2018年7期)2018-08-22 03:28:26
      中國財政收入走勢圖
      財經(2017年10期)2017-05-17 07:54:15
      基于物流經濟的區(qū)域經濟增長研究
      中國市場(2016年36期)2016-10-19 03:34:16
      反腐與經濟增長
      中國市場(2016年33期)2016-10-18 12:07:06
      人口結構與中國經濟增長的經濟分析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5:01:08
      碳排放、產業(yè)結構與經濟增長的關系研究
      堅持就業(yè)優(yōu)先 推進社會保障全覆蓋
      學習月刊(2016年2期)2016-07-11 01:52:40
      盐池县| 泊头市| 柘荣县| 宁津县| 隆安县| 无为县| 永顺县| 蛟河市| 乳山市| 尖扎县| 屏东县| 静安区| 全椒县| 阜新市| 吉林市| 米脂县| 大新县| 同心县| 许昌市| 乐山市| 大冶市| 沿河| 武夷山市| 昭苏县| 西林县| 潮安县| 庄浪县| 凤山县| 孝昌县| 湖南省| 京山县| 文登市| 新龙县| 上饶市| 陵川县| 岳池县| 根河市| 溆浦县| 桐乡市| 鄂托克旗| 乌鲁木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