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人之自然平等”:我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民主智慧

    2009-12-31 00:00:00毛國民
    理論前沿 2009年22期

    摘要 美國學者孟旦以獨特的視角在中國古代智慧中挖掘出“人的自然平等”思想,并提出此思想是理解早期中國人性的基點,對后世的教育制度、佛教思想和儒家倫理都有影響。

    關鍵詞 自然平等;價值平等;孟旦

    [中圖分類號]B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1962(2009)22-0021-02

    Donald J.Munro,漢名“孟旦”,又譯為“蒙羅”,1931年出生于美國,是一位著名的漢學家,對中國哲學的研究既有“哲學味”又有“中國味”,還滲透著深刻的教育思想。孟旦的著作和論文頗豐,在他的代表作《中國早期“人”之概念》中一反傳統(tǒng)的“中國古代沒有平等思想”觀點,以獨特的視角挖掘出中國古代哲學中的平等觀念。(Donald J.Munro,The Concept 0f Man in Early China,New York: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69,本文對這本英文著作中的文字作了大量的引用,所引文字的大部分是在參照中譯本[美]孟旦:《早期中國“人”的觀念》,莊國雄、陶黎銘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的基礎上,由筆者本人作了重新翻譯)

    他首先區(qū)分“平等”的兩個概念,即人的自然平等和價值平等。人的自然平等是一個描述性的術(shù)語,指一切人與生俱來的共同屬性或者性質(zhì);而人的價值平等是一個評價性的術(shù)語。指一切人都具有相同的“價值”,應當受到同等的待遇、享受同等的權(quán)利。(同上,第1-2頁)

    孟旦研究發(fā)現(xiàn),儒家相信人是社會性的動物,一切人生來都平等地被賦予了能夠評價物體、活動、地位或事件的天然差異、是非以及事物或行為合適與否的“評價之心”:同時他們又有著相同的生物特性,對相同的狀況(如恐懼、欺騙、饑餓、親情)也會作出相同的反應,因此他們是自然平等的。(同上)但是,他們卻主張現(xiàn)實中的等級制,因為他們認為人的后天是可以不平等的,因為社會等級制是自然的,它并不與人的先天自然平等觀念相矛盾。人們雖然都平等地擁有“評價之心”,但因運用評價之心所表現(xiàn)出的程度不同,而顯示出等級差別(同上,第115-116頁)。

    道家認為,萬物(包括人)都是由“道”而生,都是遵“道”而出,所以人是自然平等的??梢哉f,道家將平等主義推向了巔峰。但他們否認儒家的道德觀念、等級制觀念和社會特權(quán)觀念;堅持平等不僅存在于人之初,而且存在于所有成人之間。

    墨家反對世襲特權(quán),承認人的自然平等。如墨子說:“古者圣王之為政,列德而尚賢。雖在農(nóng)與工肆。有能則舉之。”(《墨子,尚賢上》)韓非也說:“法不阿貴,繩不撓曲?!踢^不避大臣,賞善不遺匹夫。”(《韓非子,有道》)可見,法家也認為人生來是自然平等的,沒有人能把特權(quán)當作生而有之的權(quán)利,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由上可知,中國古代思想家大都承認人與生俱來的自然平等,但儒道兩派對后天人是否平等卻意見相悖。另外,筆者認為法家的平等觀十分復雜,并不像孟旦說的那么簡單。人們也許會稱法家為現(xiàn)實主義者。因為法家除了主張人的自然平等外,還極力主張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或在現(xiàn)實利益面前是平等的。在法家眼里,君臣之間也不過是生意上的合作伙伴,有著共同的利益罷了。但是,如果從“勢”的角度看,法家又認為,君臣之間也是不平等的。當然不僅是道家和法家,甚至就連儒家的創(chuàng)始人孔子也承認人的不平等,人有與生俱來的智力差異,人有“上人”和“中人”之別等。

    人的“自然平等”思想是理解早期中國人性的基點,對后世的中國教育制度、中國佛教思想以及儒家倫理思想都有著深遠的影響。

    孟旦認為,人的自然平等思想對中國的教育制度影響最大。他說,中國古代思想家堅信人的自然平等,堅信人的可塑性,因為沒有什么人存在先天的缺陷,因此,人的道德發(fā)展的方向主要取決于教育。也正是由于這種自然平等的思想,中國人把教育技術(shù)的變化當作解決緊迫的社會問題和政治問題的鎖鑰,把教育當作是解決社會問題的關鍵手段。

    人的自然平等思想對中國的佛教也有很大影響。大家也許會問:為什么來自印度的某些觀念存在下來,而另一些觀念則銷聲匿跡呢?玄奘歷經(jīng)千辛萬苦去西天取得大乘佛經(jīng),可佛經(jīng)尚在,影響闕如。因為該宗派堅持認為某些人生來便有不純的“種子”,所以他們永遠逃脫不了輪回。永遠不能涅槃;而另一些人則生來具有純的“種子”,他們便能逃脫輪回。由此可見,這是一種自然不平等思想,與中國思想中占主導地位的自然平等思想格格不入,其滅亡的命運也在所難免。相反,天臺宗或禪宗則得到廣泛地傳播,因為它們強調(diào)人生來都就具有“佛性”,這恰好吻合了中國本土的自然平等的思想。

    人的自然平等思想也影響了中國的倫理制度。儒家倫理學雖然堅決反對世襲制,可現(xiàn)實中卻建立了以“德”為標準的等級制。因為早期儒家堅信人生來平等,沒有貴賤,后天的等級分化是根據(jù)“功德”為標準來劃分的。某些人的“政治特權(quán)和經(jīng)濟特權(quán)”,是不可能世襲的。

    自然平等思想影響中國社會可謂深矣。除孟旦以上所述之外,筆者認為,影響最為顯著的是時至今日仍令許多西方人嘆服的科舉制??梢哉f,在科舉制度的作用下,中國建立起了世界上最早、最完善的文官政治?!拔墓龠x拔促成的考試制度,是中國文化的一大貢獻,現(xiàn)行歐美、日本等國的文官考試制度,究其根源,是在中國科舉制度影響下發(fā)展起來的?!?金諍:《科舉制度與中國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3頁)這是一種不論出生、財產(chǎn)、地位、名望等條件,只憑個人學識進行的平等考試,是受到自然平等思想以及儒家反對世襲制的思想影響。

    當然,我們也應該清醒地看到這種自然平等思想的不足。因為“人們在某些方面天然相似而在另一些方面則天然相異。如果強調(diào)自然平等,那不過是強調(diào)人們某些相似的特征:即所有人都能(以評價之心對事物)進行評價;‘道’存在于萬物之中;或所有人都有某種需要、都會經(jīng)受某些情感等。如果主張人的自然不平等,就會去強調(diào)人們另一些相異的特征:如膚色黑白不同、身體強弱不一等。儒家和道家在爭論‘人的自然平等’問題時,無非是把他們各自關于什么是重要的標準強加于讀者??梢姡谒麄兊臓庌q中暗含著一定的價值判斷。”

    孟旦說“自然平等的觀念在中國歷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在西方卻顯得并不那么重要了。那么,為什么對‘契約政府’的要求和政治民主的觀念(這種觀念似乎建立于所有人生來平等的假說之上)產(chǎn)生于歐洲而不是中國呢?”施忠連回答說:“蒙羅(又譯為“孟旦”)認為這一問題有待于深入的探索,但是有一點是明顯的,即中國古人只是‘在描述的意義上強調(diào)平等’,只是‘集中注意力于人出生時的狀況’,而不關心‘人如何被當作成人對待’?!?施忠連:《現(xiàn)代新儒家在美國》,沈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94年版,第336頁)也就是說,“中國人強調(diào)描述意義上的平等,關心人出生時的境遇,注重人共有的、在理論上可以通過經(jīng)驗或其他方式證實的屬性?!珜θ藗冏鳛槌扇藨撛鯓颖粚Υ齾s幾乎沒有涉及。這與需要社會地位、政治力量、權(quán)益或特權(quán)的不平等的信念并無二致?!泵系┌凳?,事實平等并不必然導向價值平等,描述意義上的平等并不必然能推出純評價性的平等;而西方早已有價值平等的觀念,這也恰恰是中國古代人之概念中所缺少的,所以政治民主的觀念首先產(chǎn)生于歐洲而不是古代中國,也就不足為怪了。

    總之,當代中國人不僅關注人生來享有的自然平等權(quán)利,還更加重視事實上、現(xiàn)實中的后天平等,并持續(xù)人的一生。筆者認為,孟旦以獨特的視角在中國古代智慧中挖掘出人的自然平等思想,為當代的中國人吸取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精髓,進一步推進社會主義民主進程,提供了很好的理論參考資源。

    保山市| 上蔡县| 长阳| 武山县| 武平县| 辰溪县| 饶河县| 盐池县| 焦作市| 锡林浩特市| 昌邑市| 房山区| 邵东县| 镇巴县| 铁岭县| 云梦县| 米林县| 襄垣县| 项城市| 堆龙德庆县| 伊春市| 宜黄县| 罗定市| 喜德县| 莎车县| 石河子市| 阿拉善盟| 上犹县| 新蔡县| 赤峰市| 扶余县| 额尔古纳市| 罗田县| 玉山县| 林口县| 阿拉善盟| 津市市| 封丘县| 金坛市| 肃南| 凯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