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青愛暢晨
一個單親家庭的女孩子,高中誤打誤撞進了演藝圈,大一開始有賺錢的能力時,母親才告知她,為了獨力拉扯一雙兒女長大,全靠向親友借貸以及現(xiàn)金卡周轉,已經欠了300多萬元,這個在眾多偶像劇中出現(xiàn)的片段,卻是偶像劇一姐林依晨的真實故事。
1982年,林依晨出生在臺灣宜蘭一個普通家庭里,童年父母離異,由媽媽一人把她與弟弟帶大。由于薪資微薄又帶著兩個孩子,體弱多病的林媽媽常常只能靠信用卡應急,長年下來利滾利,背上了幾百萬臺幣的債務。這樣的家庭環(huán)境似乎很悲涼,然而在林依晨自己看來,生活并不痛苦。她的童年與其他女生一樣,看灰姑娘與王子的童話,迷戀巧克力和甜食,畫日本漫畫里大眼睛的美少女并在她們的裙子上綴滿蝴蝶結和蕾絲。經濟上的不富足從未降低過她的生活品質,因為哪怕是一丁點兒的欣喜快樂,她都會牢牢抓緊。如果說有傷痛的話,那不會是物質的貧乏,而是父愛的缺失,這是她一直耿耿于懷的。
所以高中的一天晚上,媽媽突然中風,她與弟弟手足無措的時候,依舊倔強地不愿向離家的父親低頭?!拔乙粋€人帶著弟弟把媽媽送進醫(yī)院,一邊辦理各種繁雜的手續(xù),一邊與醫(yī)生交流,既要安撫弟弟的情緒,還要安撫我自己的?!?/p>
家庭的重擔就這樣一下子落到這個17歲的少女肩上。為了給弟弟買一臺新的電腦,她抱著無所謂的態(tài)度報名參加捷運報的“美少女代言人”比賽,沒想到憑借健康清純的形象成為冠軍,從此廣告、MV不斷相邀。后來她說,她至今仍然記得當初她站在郵箱前,把報名的信封“啪嗒”一聲投進去就想:這也許會改變我一生吧。她也至今仍然記得她的第一份工作:穿著白裙子,在藍色背景下辛苦擺出各種飛翔的特技動作,報酬是三千塊臺幣。領到薪水后她跑回家,把錢一張一張地鋪在床上,躺在上面對著她媽媽傻傻地笑。
從她的第一部戲《18歲的約定》開始,這個如鄰家女孩般的少女就直線躥紅,人們不得不感嘆到,林依晨,這孩子的幸運小宇宙,真是可持續(xù)爆發(fā)型啊!
她說她知道自己的幸運,但正因如此,才要更加努力,不讓機遇懸空。于是人們發(fā)現(xiàn),這個“一天和你說不上20句話”的小女生,用一種難以理解的固執(zhí)和認真把握著每一個人生細節(jié),將所有事情做到極致。每一部劇,定要列一個表,羅列劇中所有人物的性格;每一個動作反應,定要揣摩出三種不同層次的演法與表情;每一章節(jié)劇本,定要用彩色熒光筆畫得花紅柳綠,還要在旁邊做上批注。于是我們看到了溫順善良的曉彤、蠻橫熱烈的范小敏、壓抑痛苦的小風,隨后又有讓她享有盛譽的執(zhí)著湘琴與可愛黃蓉……一步一步,她腳踏實地地走過來,演技日趨渾然天成。
當她手持金鐘獎,被媒體問到初當“影后”感想如何時,她說:“得這個獎,我不心虛?!币蛔忠痪?,擲地有聲。
正如她在《林家女孩依晨的青春部落格》上說的那樣:“困難的事需要花很多時間去完成,不可能的事只要多花一點時間就可以完成。”靠著這份淡然的心態(tài),不懈地努力,林依晨就這樣在看似意料之外而又情理之中地走到偶像劇天后的寶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