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艷紅 隋韋韋
摘要:本文旨在通過對《紅樓夢》兩個譯本的對比分析,試看兩個譯本對原文本中的文化信息處理后所展示給讀者的文化,從兩種不同的翻譯文化看對中華文化的傳遞。
關(guān)鍵詞:翻譯文化;翻譯策略;文化比較
一、前言
《紅樓夢》全書完稿至今已經(jīng)有兩百多年的歷史。先后有許多翻譯家對《紅樓夢》進(jìn)行節(jié)譯或全譯。《紅樓夢》譯本有近20種文字,近60種譯本,其中全譯本12種。本文將對楊憲益、戴乃迭的《紅樓夢》英譯本和霍克斯的《紅樓夢》英譯本進(jìn)行分析,試看其對中華文化的傳遞。
二、從兩譯本對原文本文化信息處理方式看中國文化的傳達(dá)
1. 園林建筑
要想把集我國古典文化之大成的《紅樓夢》介紹給外國讀者,文化移植或文化翻譯是很重要的一方面?!都t樓夢》涉及醫(yī)藥、園林、建筑、書畫、詩詞、烹調(diào)、服飾、花草、古董等各個方面。把這些精彩的描寫翻譯給外國讀者,使其閱讀譯文時有身臨其境的感覺是很重要的,給譯文讀者一次沐浴中華文化之機(jī)。下面是《紅樓夢》第三回中黛玉初到賈府時的場景描寫。
原文:又行了半日,忽見街北蹲著兩個大石獅子,三間獸頭大門,門前列坐著十來個華冠麗服之人。
楊譯:a great triple gate with best-head knockers.
霍譯:a triple gateway whose doors were embellished with animal-head.
當(dāng)外國讀者讀到這兩個譯本后,他們大腦中會產(chǎn)生完全不同的畫面。讀了楊譯,外國讀者基本上可以“看”到中國古代園林建筑的大門,因?yàn)橹两駸o論是中國旅游勝地,還是風(fēng)靡海外的“中國功夫”電影中我們都可以看到中國園林建筑的大門都有獸頭手柄??墒亲x了霍譯,外國讀者有可能聯(lián)想到畫有動物卡通畫的大門。二者傳遞的中國文化的意象是不同的。中國古代園林建筑和一些大的建筑物門口的兩邊一般都各有一座石獅子,它們象征勇敢、強(qiáng)悍、力量,彷佛我國古人感到獅子在大門口站崗可以給人增加安全感一樣。
2. 封建禮教對女性的束縛
在中國封建社會對女性束縛諸多?!叭龔摹币辉~最早見于周、漢儒家經(jīng)典《儀禮·喪服·子夏傳》,“四德”見于《周禮·天官·內(nèi)宰》,均為封建禮教束縛婦女的道德標(biāo)準(zhǔn)?!叭龔摹钡赖碌慕探鋭褡u(yù)、“四德”修養(yǎng)的提倡培訓(xùn)交互作用,逐漸規(guī)訓(xùn)出儒家文化影響下的傳統(tǒng)婦女之“美德”。請看原文和譯文:
原文:你倒也三從四德,只是這賢惠也太過了。
楊譯:Quite a model of wifely submission and virtue, arent youOnly you carry this obedience too far.
霍譯:I must congratulate you on your wifely virtue-though I must say, that in this case you are carrying wifeliness a little far.
楊譯把“三從四德”譯為“wifely submission and virtue”抓住了“從”與“德”,十分簡潔到位。而在西方的文化傳統(tǒng)中,人與人平等的思想早在古希臘時代就已出現(xiàn),文藝復(fù)興使之根深蒂固?;糇g只譯“德”而不譯“從”,是譯者對不平等思想的間接抵制。(左飚,2009:36)
《紅樓夢》第十六回:
原文:賈璉遂問別后家中諸事,又謝鳳姐的操持勞碌。鳳姐道:“我那里照管得這些事!見識又淺,口角又笨,心腸又率直,人家給個棒槌,我就認(rèn)作‘針?!?/p>
楊譯:“Im incapable of running things,” she sighed. “Im too ignorant, blunt and tactless, always getting hold of the wrong end of the stick….”
霍譯:“I am not much of a manager really,” said Xi-feng. “I havent got the knowledge, and Im too poor at expressing myself and too simple-minded — always inclined to “take a ramrod for a needle”, as they say…”
熟悉中國文化、了解中國民族心理定勢的人一讀就明白,王熙鳳講這一段話表面上說自己無能,實(shí)則在丈夫面前擺功,吹噓自己,而儒家為主體的中國倫理型文化“女子無才便是德”的思想根深蒂固。楊譯在ignorant, blunt and tactless前用的這個too恰到好處,使自己非常符合“女子無才便是德”。而霍譯too poor at expressing容易弄巧成拙使丈夫真以為她不能勝任。楊譯在譯文中成功的重現(xiàn)了原文的人物虛偽機(jī)敏、口齒伶俐的個性及風(fēng)格。
3.風(fēng)俗習(xí)慣
《紅樓夢》對于風(fēng)俗的描寫可謂包羅萬象,尤其對于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的風(fēng)俗描寫更可謂濃墨重彩。除夕夜,賈母受過家中眾人行禮之后:
原文:撒了壓歲錢并荷包金銀錁物。
楊譯:…there was a distribution of New-Year money, as well as pouches and gold and silver ingots.
霍譯:After that the New Years Eve wish-penny was distributed to.
楊譯“New-Year money”沒有指出其對象,像是年終發(fā)月錢?;糇g則指出壓歲錢是象征性禮物(wish-penny),成功地傳遞給英文讀者這樣一個信息:這是除夕夜長輩給小輩送禮物的習(xí)俗。
三、結(jié)語
翻譯時中英兩種語言有各自不同的特點(diǎn),漢語重模糊,英語喜確切。不同作者對原作中文化的傳遞、表達(dá)各有千秋,楊譯和霍譯在對《紅樓夢》原文本中的文化信息處理后所展示給各自讀者的文化是兩種不同的翻譯文化,前者更接近中國文化,而后者則在中國文化中雜糅了較多的西方文化的成分。
參考文獻(xiàn):
[1] 馮慶華. 紅譯藝壇—《紅樓夢》翻譯藝術(shù)研究[M]. 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6:128。
[2] 左飚.文化翻譯的策略及其制約因素[J]. 上海翻譯,2009,(1):36。
[3] 毛榮貴. 翻譯美學(xué)[M]. 上海交通大學(xué)出版社,2005,295-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