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莉
摘 要:本文具體介紹了在新的教育理念的指導下,在教育教學中應該如何營造和諧氛圍,更好的促使學生成長。筆者的體會是: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他,把握個人轉(zhuǎn)變的契機,由個人帶動集體健康向上發(fā)展;激勵,如一盞明燈照亮學生的心田,那是創(chuàng)造和諧的紐帶。大膽啟用調(diào)皮學生參與班級管理,讓集體永遠保持生機勃勃的力量;談心,如電流觸動學生的心靈,構(gòu)架起一座師生溝通的橋梁。
關(guān)鍵詞:和諧 愛 激勵 溝通
構(gòu)建和諧教育,一直是廣大教育工作者孜孜追求的目標。而要達到和諧教育的效果,師生關(guān)系的和諧起著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調(diào)查表明:學生喜歡具有以下品質(zhì)的老師:(1)教學方法好,熱愛和尊重學生;(2)耐心溫和,容易接近;(3)對同學實事求是,嚴格要求。從以上調(diào)查材料,我們不難看出:第一,作為教師,如果不具有良好的基本素質(zhì)方面的修養(yǎng),就不會受到學生的歡迎;第二,師生之間如果缺少必要的情感交流和溝通,長此下去就可能出現(xiàn)彼此的信任危機,進而導致師生沖突的發(fā)生和激化,不可能出現(xiàn)我們所提倡達到的教育的和諧境界。師生之間情感上的和諧與交融才是教育成功的保障。那么,我們是否應該嘗試運用情感管理,去構(gòu)建師生和諧相處的氛圍呢?
一、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他,由個人帶動集體健康向上發(fā)展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不了解孩子,不了解他的智力發(fā)展、思維、興趣愛好、才能、稟賦的傾向就談不上教育。”而班級里往往有少數(shù)特殊的個性強的學生,他們的思想、行為表現(xiàn)出來的,在一般老師眼里看來是一種叛逆與不可理喻,而這些學生的能量又是不可低估的,如果引導不好的話,總是能夠影響并帶動一批學生與學校的紀律背道而馳,影響整個班級風氣,就會出現(xiàn)學生和學校,學生和老師之間的沖突,沒有了和諧也就沒有了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那么如何正確引導這些特殊的孩子,無疑是班級管理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1.特殊學生應該特殊對待
在長期的教育管理實踐中,我發(fā)現(xiàn),這些特殊的學生之所以特殊,我覺得很大程度上也是自卑心理在作怪,用一種極端的方式來掩飾內(nèi)心的脆弱。這就需要我們處處留心,在班級管理中應充分挖掘他們身上的閃光點,然后正面引導,不吝表揚,讓他們充滿自信的昂起頭,以積極的狀態(tài)融入到集體中去。比如,我班曾有一個學生學習、紀律表現(xiàn)都不佳,而且長期沉溺于網(wǎng)絡(luò)游戲,了解到這個情況以后我沒有批評而是及時和他談心,為了幫助他從游戲中走出來,我一方面采取合情合理的措施耐心引導他,讓他從思想上真正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另一方面轉(zhuǎn)移他的注意力,因為他有體育這個特長,每次校運動會都能見到他矯健的身姿,于是我鼓勵他參加學校組織的體育特長訓練班,讓他走出迷戀游戲的誤區(qū)。在一次市運動會上,他果真不負眾望,取得了初中組第一名的驕人成績。讓人欣喜的是,從此以后他的思想得到了轉(zhuǎn)變,每天看著他充滿自信帶著微笑的面龐,沒有了萎靡,沒有了叛逆,師生關(guān)系之間呈現(xiàn)的是和諧與美好,看到這些,哪個做老師的不欣慰呢?
2.善于把握個人轉(zhuǎn)變的契機,讓個人帶動集體
這些特殊學生如果引導得好,那么在他思想發(fā)生轉(zhuǎn)變的同時,班主任應善于把握這些特殊學生個人進步的契機,從而帶動其他同學共同進步。把這些“特殊學生”納入班級的正規(guī)管理,達到學生自我教育的目的。學生在集體中如果感受到的是尊重,是和他人一樣的充滿自信,那么,不僅班集體成員間會達到和諧的境界,學生也會因為有老師的理解與信任而使師生關(guān)系變得更加和諧融洽。在這么一種愉快的氛圍中,我想教育也是快樂的。
二、激勵如一盞明燈照亮學生的心田,那是創(chuàng)造和諧的紐帶
班級管理中可能大多采用了班級量化考核,依靠學校的各種規(guī)章制度進行細化考核,在運行的過程中必將使得整個班級缺乏生機與活力。而在這硬管理模式下,適度地進行“激勵”這種管理方式無疑如一盞明燈照亮學生的心田,能溫暖人心。
1.讓調(diào)皮學生輔助班干部進行班級管理
在學生心目中,班干部代表信任、能力、權(quán)力、榮譽,但一個班只能有幾個班干部,而這些班干部大部分都是成績優(yōu)異的學生,其實那些調(diào)皮學生有些也具有一定的管理才能,但由于在同學心目中的影響不好,他們因此而失去信心,與班干部無緣,更重要的是管理他們很傷腦筋。其實學生品德形成過程是學生積極參與活動與交往的過程,我們不妨讓他們參與到班級管理中去,輔助班干部進行管理,甚至可以針對他(她)某一方面的特點委以重任,這樣既可以讓他們加強自制力,產(chǎn)生心靈上的激勵,又可以大大推動班級整體向上。這一點我深有體會,我曾經(jīng)有一名學生,成績很差,學習一點也不下功夫,一下課就和同學瘋鬧,說了她,也不爭辯,可就那一副斜著眼睛看你的神情就能把你氣得半死,作為班主任,心里一直放不下總想著能夠轉(zhuǎn)變她??珊髞砦野l(fā)現(xiàn),別看她是女生,在年級里的影響可是不同凡響,哪個班誰有什么事沒有她不知道的,開始我也懷疑她的能力,后來聽學生背地里告訴我,她還是同學中的“大姐大”呢,這樣一位頗具領(lǐng)導能力和組織能力的學生我怎么就沒發(fā)現(xiàn)呢,后來我就找她談心,激勵她把自己的優(yōu)勢發(fā)揮出來,并大膽起用她為體育委員,不僅沒了當初師生關(guān)系的僵化,相反,她還經(jīng)常來和我談思想,談困惑。所以通過這件事,我想我得到的是一筆無比豐厚的回報,是師生關(guān)系的和諧,是內(nèi)心深處的安寧,是教育成功的欣慰。
2.管理人性化,多說幾句鼓勵的話語
“盡可能多地要求一個人,也要盡可能多地尊重一個人”這是馬卡連柯的基本教育原則。學生的習慣是在長時間的生活學習中養(yǎng)成的,一個人要改掉自己的壞習慣必然也要一段時間。督促學生改掉壞習慣是每位班主任的責任,但我們應該人性化一點,有誰能做到使自己立刻改掉自己的某種習慣,我想沒有人能做到吧。那我們在要求學生的時候就應該換個方法,讓他們能夠接受,感覺到自己能做到,他們才有信心做到。
3.發(fā)揮班集體的激勵功能
一個學生的進步固然令人欣喜,那么一個班級的和諧與向上更會讓每個班主任如沐春風。班集體既是教育的載體,又孕育著豐富的教育內(nèi)涵,激勵功能如同磁場,其輻射與穿透,對于全體學生的主動發(fā)展,全面提高是大有裨益的。因此作為每一個德育工作者,尤其是班主任,面對自己每天工作的班級、學生,應該以欣賞的眼光不斷發(fā)現(xiàn)集體的進步,多一份激勵,少一份責備。讓這個集體中的每一個學生感到光榮與自豪,同時也會拉近師生之間心靈上的距離。如果集體中的每一個成員都以主人翁自居,那么無論教育過程中遇到什么困難,老師都會以微笑面對,因為背后是集體這個強有力的后盾在支撐。
三、談心如電流觸動學生的心靈,構(gòu)架起一座師生溝通的橋梁
教師要善于傾聽學生的意見和呼聲,要和學生廣交朋友,多開展談心活動,與學生進行思想和情感上的交流。因此談心作為“情感管理”方式的一種,就是必需的了。
1.直接談心,切忌居高臨下
談心要交心,以“心”換“心”才能做到通過談心達到交心的目的,才能作到暢所欲言。和學生談心時,要誠心誠意,要先交出“心”來,做到推心置腹。應讓學生置于與老師同等的地位上,即“促膝而談”,進行“心貼心”的思想交流。比如在我們班有位學生,他的學習成績不佳,但是他有潛力,我和家長談過以后又了解到他不和家長溝通,于是就找他談心,說:“每個人一生中父母是唯一的沒有選擇的,孝敬父母是我國的傳統(tǒng)美德,而且要經(jīng)常和父母談心,化解你們之間的矛盾,你能和班上每位同學進行交流為什么就不能和父母交流呢?或許是你無意中的一件事形成了你和父母之間的矛盾,但是我相信你能夠自己解決這個問題,你能否和你父母坐下來談談,化解你和他們之間的矛盾呢?”這位男生很高興的接受了這一要求。這以后,我創(chuàng)造一切機會,多次談心,引導他把精力轉(zhuǎn)到學習上來。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觀察,他的學習的自覺性明顯提高,成績也有所提高。
2.談心形式多樣化,讓學生感到時刻置身于愛的包圍中
我認為談心不能僅僅局限于面對面的交流,還應該不拘泥于形式,畢竟學生性格迥異,不可能要求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坦誠地、面對面地說出自己的心里話。所以,談心的形式應該多樣化,不愿意面對面的交流可以寫在日記里。我讓學生準備一本談心日記本,跟學生說那是我們交流的平臺,不愿意跟我當面說的可以寫在日記里,無論是煩惱還是牢騷,不要有任何顧慮,哪怕對老師的不滿盡可以訴諸筆端。我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打開日記本,給他們評語、勸慰、鼓勵、理解、鞭策,即使工作再忙,這項工作我也會完成。久而久之,學生感受到的是老師的關(guān)愛,和老師無話不談了,處處洋溢著和諧的愛的氛圍。這就是一個很好的教育契機,把握住好好引導,我想即使堅冰也會融化。
總而言之,在硬管理前提下,我們強調(diào)鐵面無私,作為班主任這是必須堅持的。但在新的教育理念的前提下,必須有情感化的思想交流,營造出一種氛圍,使學生的心情愉快的學習。班主任應常常將自己的思維降格到和學生同等地位進行換位思考,這樣得出的結(jié)論和采取的措施往往使學生樂于接受,便于實施。只有這種情感化的管理,才可以營造出一個自律和諧、有凝聚力的班集體。
作者單位:江蘇徐州市第三十七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