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衛(wèi)新
摘 要:通過分析中學英語口語教學中的不利因素,即輕視英語口語的思想、學習的恐懼心理、缺乏英語語言環(huán)境等因素,討論如何解決這些問題,注重合理安排口語訓練的時間;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成功感,不必過多糾正口語中的錯誤;注重備課,精心創(chuàng)設語言環(huán)境。
關鍵詞:有聲語言 語言環(huán)境 口語測試
隨著中學英語新教材的推廣使用,英語的教法和學法發(fā)生了巨大而深刻的變化。英語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已成為不少專家學者探究的重要問題,我們在具體的英語口語訓練教育教學實踐中也遇到了很多困難。本文將就這些不利因素作一定的分析并談談克服這些困難的具體對策。
一、阻礙口語訓練的不利因素
1.輕視英語口語的思想
很多學生學習英語的動機就是為了應付考試,然而目前還沒有口語檢測項目,因此他們認為進行英語口語訓練是浪費時間。事實上不少教師也持這種態(tài)度,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對口語訓練都未引起足夠的重視。新教材教學中仍有“穿新鞋、走老路”的現(xiàn)象。教學的重點還停留在講解語言點上,結果造成“啞巴”英語現(xiàn)象:只會讀,不會講。
2.學習英語的恐懼心理
不少學生對開口講英語總有一種懼怕心理。怕出錯,怕受老師責備,怕被同學取笑。這種恐懼心理常常導致學生在用口語表達情感時顯得焦慮和緊張,影響他們的思維和正常的交流。往往高度焦慮的學生課堂提問時表現(xiàn)極為緊張,經(jīng)常出錯,語言表達能力下降,不愿意主動發(fā)言。故恐懼心理是影響口頭表達的主要心理因素。然而,學生語言焦慮感的強弱與教師對待學生學習中語言錯誤的態(tài)度以及學生過去的學習經(jīng)歷有關。在學習中曾經(jīng)有過挫折和失敗的學生,害怕教師的批評,容易產(chǎn)生恐懼或焦慮感。他們?nèi)鄙僮孕判?學習原動力不足,是一種自我封閉的心理狀態(tài),有問不答、有口不開,不愿跟老師說話。于是“恐懼”心理阻礙了口語訓練的順利進行。
3.缺乏英語語言環(huán)境的熏陶
交際教學思想的倡導者歐萊特認為,語言學習的成功在于將學生放在一個需要用目的語交際的語境之中,這樣才能培養(yǎng)學生對語言形式的得體與否作出判斷的能力和結合語境理解語言形式與意義的能力。但我們的學生接觸真實英語交際情景的機會非常有限,他們英語的學習和知識的獲得的主要環(huán)境就是課堂。而目前大部分英語課堂還是那種教師一支筆、一本書、一言堂、一板書的形式,缺少學生創(chuàng)造使用目的語的氛圍和場合,口語練習也往往是被教師控制的、機械的操練,缺少師生之間思想上、信息上、情感上的互動和有意義的交流。
二、解決問題的對策——“三重一堅持”
1.重視英語口語訓練時間的安排
教師一定要處理好學習英語知識和培養(yǎng)運用英語能力的關系。改變課堂上教師一講到底的傳統(tǒng)教法,安排足夠的時間讓學生進行英語口語交際實踐,充分利用新教材的優(yōu)勢,組織好教材中設計的各種口語活動,鼓勵學生相互幫助、交換意見,有意識地讓學生派代表在全班闡述自己的或組內(nèi)同學的觀點。這樣就能讓學生在口語交際活動中逐漸獲得運用語言的能力。
2.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成功感,不要時時糾錯
學生在自由表達思想時,教師過多糾錯不但會打斷學生的思路,破壞其語言的自然流暢,還會使學生在心理上因害怕出錯而不敢開口。教師的主要任務是站在學生的角度引導學生自覺地、積極主動地找出錯處,幫助、鼓勵學生開展各種口語活動,以求達到學生口語練習的最大實踐量。對于學生的語言錯誤,教師要善意地區(qū)別,在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的引導下合理糾正,切不可雷霆萬鈞地責備學生,造成學生心理上的恐懼。教師的任務在于培養(yǎng)學生對語言的敏感性,以及對自己和他人說話中英語口語的識別能力。學生具備了這種敏感性和識別能力后,就會不斷地自我糾正,使錯誤逐漸減少,以致沒有錯誤。
3.注重備課,精心創(chuàng)設語言情景
很多教師總是習慣于把備課的時間花在課文語言點的解釋和試卷分析上,遇到口語訓練就草草了事。事實上口語訓練的備課要求更高,更需要精心細致的準備。教師首先自身要有過硬的口語基本功,能說一口標準流利的英語,要熟悉英語國家的習俗,博聞強識,對各個領域的知識都有所了解,具有敏捷的思維和快速應變的技巧,以及對待學生的足夠的熱情和耐心。第二,教師要認真?zhèn)湫陆滩?掌握新教材以情景、話題為主線的教材特點。第三,教師要備好口語訓練的活動形式課,盡可能使活動多樣化、趣味化;充分利用現(xiàn)代化教學設備,創(chuàng)造以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為核心的師生互動的課堂新局面。第四,教師要發(fā)揮口語“骨干”的帶動作用,以及第二課堂的輔助作用。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培養(yǎng)幾名在口語方面有特長的“口語骨干”學生。這樣,一方面教師與學生交流時,可以選擇“口語骨干”學生來進行,這種示范性的交流,對其他學生具有很強的誘導作用。同時也提高了這些“口語骨干”學生的口語表達水平。另一方面,在小組活動中,這些“口語骨干”學生的一言一行,都能潛移默化地帶動其他學生訓練,從而共同提高口語水平。第二課堂是訓練口語的重要渠道,有利于形成濃厚的口語氛圍。第二課堂的基本形式有:①開辟英語角;②表演課文比賽;③欣賞或教唱英文歌;④定期欣賞合適的口語訓練。
4.堅持進行口語測試
堅持進行口語測試是保障口語訓練的一個有效措施。它不僅能使學生對英語口語引起足夠的重視,還能讓學生及時了解自己的口語訓練成果。因此堅持在期中、期末和畢業(yè)考試中進行英語口語測試是很有必要的。在進行口語測試時要做到以下幾點:(1)督促學生在課外進行大量朗讀,訓練良好的語音和語調(diào),形成語感。(2)限制性情景反應,即教師向考生提供一個較為簡單的情景,要求學生使用一定的結構語言或日常用語作出恰如其分的反應。(3)看圖說話。是測試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想象力的主要方法。(4)復述。能考核學生的口頭概括能力和重新組織語言文字的能力。(5)口頭作文。這屬于有一定難度的口試形式,適合于水平較高的學生。
總之,只要我們外語教師樹立新的教育觀念,不斷擴充和更新知識結構,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質(zhì),科學地運用各種教育教學方法,讓學生在真情實景中用外語進行交際,既抓好語言教學又注意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我相信中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水平會得到極大提高。
作者單位:河北省昌黎縣赤洋口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