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大學生總體英語水平和考試成績有了明顯提高,但英語寫作成績并沒有取得應有的進步。研究者從教與學兩個層面的不同角度,從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文體意識等方面,針對本科學生作了大量研究。雖然研究基本上沒有涉及高職英語教學,這并不等于高職高專公共英語寫作教學沒有研究價值?!陡呗毟邔S⒄Z課程標準》對寫作提出了明確要求。A級:能就一般性題材,在30分鐘內寫出80~100詞的命題作文;能填寫和模擬套寫簡短的英語應用文,如填寫表格與單證,套寫簡歷、通知、信函等,詞句基本正確,無重大語法錯誤,格式恰當,表達清楚。B/C級:能運用所學詞匯和語法寫出簡單的短文;能用英語填寫表格,套寫便函、簡歷等,詞句基本正確,無重大語法錯誤,格式基本恰當,表達清楚。高職高專非英語專業(yè)學生寫作實際情況又怎樣呢?根據2003年《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內容體系改革建設的研究與實踐》教改項目調查,只有11.8%的學生認為專科應用能力考試(A級)寫作部分簡單,22.0%的學生認為太難;51.2%的學生認為主要是詞匯量不夠,28.6%的學生不知道如何表達。這說明高職高專非英語專業(yè)學生英語寫作能力未達到要求,寫作教學問題嚴重?,F實情況是,學生英語基礎不好,不重視公共課學習成為問題的主要歸因,而較少以更積極的態(tài)度研究高職高專英語寫作教學。英語寫作在培養(yǎng)學生國際視野、交際意識,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方面作用日漸突出,加強高職高專大學英語寫作教學研究成為必然。
問題
寫作教學被嚴重忽視在高職高專大學英語教學中,寫作教學被嚴重忽視。其表現為:對寫作教學提出了要求,但對怎樣達到要求未給予足夠重視;過分夸大應試,導致教師忽視寫作教學的研究。只要學生能通過三級考試或能力考試就算完成教學任務,而不管學生是否掌握了必需的寫作技能。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1)寫作權重一般只占15%左右,大大低于其他各項;(2)很多教師認為學生英語基礎差,很難寫出好文章,教不教寫作,結果沒有多大區(qū)別;(3)教師消極的歸因,導致自身在寫作教學理論學習和教學方法方面沒有投入足夠的精力,寫作教學沒有很好地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
寫作教學理論與寫作教學實踐嚴重脫節(jié)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交際教學法”、“過程寫作理論”、“寫長法”等理論廣泛運用于專業(yè)英語教學,但很少應用到高職高專大學英語教學。這些理論的共同特點就是注重學生在英語語境寫作過程中的心理特征,從“寫作結果”轉向“寫作過程”,為學生營造積極的寫作心理氛圍,重視培養(yǎng)學生寫作能力的可持續(xù)發(fā)展。而高職高專大學英語寫作教學“結果寫作法”起主導作用的傾向仍然十分明顯,造成寫作教學的盲目性,缺乏教學理論的指導。目前,我國統(tǒng)一的高考制度不能反映出高職高專的教育目標和高職高專學生的智力和能力傾向,無形中對學生施加“學不如人”的負面心理。而寫作教學中以“寫作產品”等于“寫作能力”的教學模式又強化了這種心理,甚至削弱了他們的自信心,不僅不利于他們的英語學習,還阻礙他們的人格發(fā)展。
教師寫作教學還不能適應教學要求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是個長期的過程,需要教育客觀條件和教師主觀努力,需要教師不斷提高教學實踐能力和豐富自身教學理論,形成適合自身、學生及教學環(huán)境的教學方法。吳一安教授通過實證性研究證明,這種培養(yǎng)模式難以培養(yǎng)出合格的教師,明確提出新的培養(yǎng)范式:要在正確教育觀和教學理念引導下,注重外語學科教學能力的培養(yǎng),并在培養(yǎng)過程中引入促進教師發(fā)展的機制,并建構出優(yōu)秀外語教師的專業(yè)素質框架:(1)外語學科教學能力;(2)外語教師職業(yè)觀與職業(yè)道德;(3)外語教學觀;(4)外語教師學習與發(fā)展觀。很顯然,大多數高職高專英語教師還需要在這方面繼續(xù)努力。
對策
正確認識教師教學與學生寫作能力的關系學生的寫作能力與多種因素有關,如學生的語言基礎知識與技能、學生對寫作的重視程度、學生的努力程度等,但最重要的還是教師的教學,他對學生的寫作能力有決定性的意義。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是教師的職責和使命,成功的教師總是使自己的教學成為學生學習的“腳手架”,總是能使學生對英語學習有濃厚的興趣,能在已有水平上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教師應多從自身的教學方法、對學生的認知等方面反思,而不能將原因歸結到學生或其他客觀事實。
正確對待學生寫作現狀學生寫作能力有強弱之分,學生對寫作的興趣、寫作風格又各有不同,因此,在班級授課制模式下,教師兼顧完成教學任務和尊重學生個性是非常重要的。這要求教師在把握教學規(guī)律的基礎上,最大可能地了解學生個體的興趣愛好和認知風格,使課堂成為全體學生對話、交流的場所。了解學生無疑是教師備課的基礎,利用一切可能的手段了解學生是教師必須做的功課。對學生進行需求分析,利用課間休息和學生交談,利用Email、Chat-room、Blog等現代化手段能更好地、更深層次地、更真實地了解學生。用英語進行交流,本身就是一種很好的練習寫作方法。教師應當針對學生寫作中的問題,努力發(fā)現問題中的共性和個性,并提出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對寫作能力較差的學生多鼓勵,并且要更加細心地指導他們如何寫作。
提高教師寫作教學能力教師教學對學生寫作能力有決定性意義,教師應從提高自身素質和積極參與寫作教學改革來提高自身的寫作教學能力。
1.努力提高自身素質。樹立崇高的職業(yè)觀與職業(yè)道德,從根本上認識到教好英語不僅是實現教師自身價值,而且也是提高全體國民綜合素質、實現國家富裕的需要;學生學好英語不僅是要掌握必備的語言知識和技能,而且要培養(yǎng)學生的國際視野和批判意識,使教學過程同時成為學生人格化的過程。正確認識英語教學中學生、教師和英語的關系。學生是英語學習的主體,英語是客體,教師幫助學生把握客體,是主客體之間的媒介。教師教學一定要建立在學生的認知基礎之上。對高職學生來說,一定要了解他們的心理和智力特點,關注他們的興趣,并逐漸培養(yǎng)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同時,要加強寫作教學理論學習。在寫作教學方面,不僅重視“體裁法”,讓學生掌握不同體裁的應用文的固定格式和常用套語,突出英語寫作對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積極作用和“全球化”、“信息化”視野下英語的工具性。同時重視英語教學的人文性,肩負為學生最大可能提供個性選擇、個性發(fā)展、終身發(fā)展的責任,使越來越多的學生能用英語了解世界,與世界交流,學會寫其他體裁的文章。加強寫作教學理論學習應成為教師提高自身素質很重要的一部分。
2.積極參與寫作教學改革。(1)重視語篇對寫作的影響,以寫“summary”的形式培養(yǎng)學生寫作能力。前文所述,51.2%的學生認為寫作的主要問題是詞匯量不夠,28%的學生認為是不知道如何表達,充分說明寫作是學生的綜合能力,寫作與閱讀、語法、文化等有緊密聯系。盡管聽、說能力越來越重要,但閱讀對學生英語學習的重要性一點也沒有削弱。閱讀對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功能還有待挖掘。New Concept English第二、第三冊每課后都有“summary”的專項練習,步驟是:回答課文問題、將答案組成一個段落。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就掌握了文章的主要內容,能用正確的英語將這些答案組織成一段話,就能寫出一篇好文章。這種方法有兩大優(yōu)勢:一是寫作內容緊密聯系課文,起著“腳手架”的作用,使學生“有話可說”、“有事可寫”,避免英語寫作中寫作內容貧乏,主要思想和細節(jié)技巧的運用不理想等問題;二是問題經過精心設計,準確回答問題的實質就是運用語言,訓練語言思維和語言組織能力。訓練就是強化,較好地體現了行為主義學習理論的積極意義。高職高專學生英語基礎不好,寫作時需要最大程度的幫助。這種形式與高職高專學生有很好的結合點,教師教學中應大膽嘗試。(2)重視寫作過程,探索能鼓勵和激發(fā)學生正面情感、消除負面和消極情感的有效途徑。王初明教授認為影響外語學習最主要的兩個因素是“情感”和“母語”,外語教學應找到能激勵和激發(fā)學生正面情感、消除負面和消極情感的有效途徑,漢語語境中學習外語,漢語會對學生產生負遷移,使學生產生“漢式英語”,增加有意義的語言輸入能使學生接觸更多正確的語言形式和語境知識,能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語感,克服母語遷移的問題,寫作是種能增加學生“自我概念”(self-concept)的有意義輸出。這些觀點對高職高專英語寫作教學仍然有指導意義。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延伸寫作空間,不僅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寫作機會,也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安全”的寫作環(huán)境。例如,教師用Email或Blog代替紙張書面寫作,在此基礎上,逐漸要求學生將文章寫長,虛擬的寫作語境使學生自由地表達思想,作文也自然地寫長了;還可以用BBS或QQ群的形式開設論壇,激活學生的思維,練習寫作。
高職高專大學英語寫作教學對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教師教學對學生寫作能力有決定性意義。教師以積極的態(tài)度,認識教學與學生寫作的關系,正確對待學生的寫作現狀,加強寫作理論學習,重視寫作過程,探索能鼓勵和激發(fā)學生正面情感、消除負面和消極情感的有效途徑,重視語篇對寫作的影響,以寫“summary”的形式培養(yǎng)學生寫作能力應成為有意義的探索。
參考文獻:
[1]楊永林.英語寫作研究的范式轉變與理論傳承[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5,(1).
[2]周頻.論理論的“內部批判”與“外部批判”[J].中國外語,2008,(1).
[3]吳一安.優(yōu)秀外語教師專業(yè)素質研究[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5,(3).
作者簡介:
羅忠明(1969—),男,四川巴中人,碩士,四川建筑職業(yè)技術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為大學英語教學及教育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