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建營
當前語文教學的最大弊端是什么?一言以蔽之,是不讀書!語文課堂上學生不讀書,課下學生無法好好讀書。本來應該是聲情并茂的“響亮語文”卻成了條分縷析的“啞巴語文”,使語文教學陷入了“少慢差費”的困境。所以,重視朗讀與背誦,讓朗朗讀書聲回歸課堂、回歸校園,應是語文教學的根本。
語文教學以“讀”為本,是由語文的特點決定的。語文是人們用來交際的工具,那么,它的使用就是一種技能。而任何一種技能的掌握都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正確,二是熟練。要正確就必須善于模仿,要熟練就必須實踐。而學習語文的“模仿”和“實踐”最基本的就是要誦讀“典范”作品。這樣,可以幫助我們體會不同語境中如何運用語言,從具體的語言材料中去領悟語言運用的規(guī)范。吟誦的時候,會在不知不覺之間,內容和理法化而為讀者自己的東西,這是最可貴的一種境界。學習語文只有達到這種境界,才會終生受用不盡。
把誦讀作為語文教學的基本點,主要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是抓好養(yǎng)成教育。抓誦讀決不能靠戒尺,而要千方百計激發(fā)學生誦讀的興趣和熱情。好讀書,勤讀書,認真做好讀書筆記,這些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是誦讀教學成功的關鍵。因為,語文能力的形成、語言運用技巧的熟練掌握,必須有豐富的語言材料積累,這就要求學生不僅要多讀,而且要熟讀以至背誦,背得“爛熟”。古人講的“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都是這個道理。而要做到這一點,急于求成不行,我們必須把功夫下到平時,養(yǎng)成誦讀的習慣,堅持不懈,才能有成效。
二是改革課堂教學結構。課堂是語文學習的主陣地。課堂上要加強誦讀訓練。每課必讀,甜吟蜜誦,培養(yǎng)語感。大多數課文應在整體把握的基礎上選出精當語段,既作為精講巧練的重點,又要求學生熟讀背誦。我們必須一改過去教師講解分析一言堂的課堂結構,而以學生活動為主,把課堂真正還給學生。
三是建立誦讀規(guī)范,加強誦讀指導。我們強調的誦讀,決不是背天書似的機械背誦,也不是隨意的漫讀,而是要求學生在朗讀時精力高度集中,做到眼到、口到、手到、神到,要讀準字音、讀清句讀,讀對語氣和語調,要積極思考所讀內容,把自己的理解用聲音傳達給別人。在規(guī)范朗讀的基礎上,我們還可以根據不同的學習目的采取不同的朗讀方法:字詞提示法可以幫助學生理解句子,要點引路法可以讓學生掌握文章的思路,綱要回憶法可以引導學生把握文章內容。還可以根據不同的教學階段,把誦讀課上成掃清字詞障礙的預讀、質疑性質的試讀、欣賞性的品讀等??傊?要把誦讀和理解結合起來,以誦讀促進理解,以理解帶動誦讀。這樣,以誦讀為基礎,理解、表達、創(chuàng)新互相滲透,就會切實有效地形成語文能力,讓學生終生受用。
根壯才能葉茂。一個人語文素質的高低,相當大程度取決于這個人的語文積累,而積累最重要的一條就是讀書,尤其要誦讀。因此,我們要改變以往的教學方式,加強對學生的誦讀指導,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習慣,這樣才能讓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這才是提高語文素質的根本。
(作者單位:平鄉(xiāng)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