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衛(wèi)綱
2009年高考文綜全國Ⅰ卷試題體現(xiàn)了“以能力立意為主導”的命題指導思想。重點考查了地形剖面圖、氣候特征及成因、河流特征與農業(yè)生產、土地類型與環(huán)境可持續(xù)發(fā)展、人口再生產、區(qū)域特征等問題,本套試題無圖不成題。因此,提高學生的讀圖能力是提高2010年高考地理成績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那么在2010年高考地理備考復習中如何提高學生地理讀圖能力呢?
一、系統(tǒng)復習地圖基礎知識
在2010年地理高考備考中,要進行地圖專題復習,讓學生熟練掌握地圖的基本知識,明確中學地理地圖的主題和種類。如地圖的三個基本要素,即比例尺、方向、圖例和注記,在等高線地形圖上辨認地面高低起伏的知識等。正確牢固的掌握這些知識,對每一個學生的讀圖能力的提高有著很大的作用。對地圖基本知識的教學應該強化,并貫徹到以后的教學中,并且應該講得更加詳細,而不僅僅是簡單的一帶而過,因為它是讀圖的前提條件。
二、訓練學生正確讀圖與析圖的一般方法
1.看地圖的名稱、比例尺、方向、圖例與注記。地圖的名稱包含了這幅地圖所要表達的內容,很多學生在讀圖時就經常忽略這一點,著急地去看圖,在較難理解的圖中就會搞不清楚圖中的含義,其實只要看看圖名,許多東西就變得好理解多了,圖名往往起了畫龍點睛的作用;弄清比例尺,才能使圖中抽象的距離在腦海中產生實際概念;圖上方向的正確認識才能保證用圖的正確性;圖例注記的理解才能保證所讀的地理事物名稱的正確,也幫助在地圖上迅速找到目標。只有這樣才能保證讀圖順利和正確。
2.明確要素,確定目標,引導讀圖。一幅地圖中所蘊含的地理信息是十分豐富的,因此,教學中,應根據(jù)教學目標,有目的、有計劃地引導學生通過讀圖,感知所需要的信息。如在地理統(tǒng)計圖中,要注意圖中的注記和圖例,分清不同的坐標軸或柱狀圖等代表的含義,才能準確地讀出圖中的信息。
三、加強讀圖、填圖、繪圖、用圖訓練
讀圖訓練中要求學生識別圖像類型,明確讀圖目的;識別圖例,了解方向和比例尺;認真讀圖,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檢查讀圖結果,得出結論。對學生進行填圖、繪圖訓練有利于地理知識的鞏固和地理技能的培養(yǎng),而通過地理圖像教學,逐步培養(yǎng)學生獨立閱讀和運用地圖、地理圖表的能力,擴大自己的知識面,從地圖和圖表中分析地理問題,解釋一些地理現(xiàn)象,提高綜合應用能力。
四、注重訓練學生對地理事物的綜合認知能力,引導學生利用地圖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提高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
地圖是客觀事物的反映,它表達了豐富的地理信息,引導學生思考各種信息的相互關系,以提高解決綜合問題的能力。此外,還可以通過教師在課堂大量使用地圖教學以及培養(yǎng)學生讀圖、用圖的良好習慣等方法加強學生讀圖能力的培養(yǎng)。
作者單位:河南省沁陽市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