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文強
壓力容器在國民經濟和人民生活中是一種廣泛使用的特種設備,一旦發(fā)生泄漏或爆炸失效事故,會產生災難性的后果,危及人民生命安全,造成人民財產的嚴重損失,因此,做好壓力容器安全工作非常重要。
事故實例
某廠40萬t合成氨裝置二段轉化爐的中溫管,采用了材質為II11的低合金鋼無縫管,施工水壓實驗時在20MPa壓力下發(fā)生爆裂。當時氣溫約0℃,爆裂的裂口約為850mm,幾乎無膨脹變形。事故發(fā)生后,調查組專業(yè)技術人員認真進行了事故原因的調查分析,調查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1.事故管解剖
經解剖后看到,發(fā)生爆裂的中溫管處有一長為220mm的縱向原始裂紋缺陷,與管表面垂直。初步分析為原始缺陷引起的事故。
2.材料試驗
在進行了材料化學成分分析、力學性能試驗和斷裂韌性試驗后,得出的數據表明,化學成分和機械性能均符合規(guī)定,斷裂韌性的啟裂張開位移值也大于要求值,金相組織均為回火索氏體,試驗表明原材料基本符合要求。
3.爆破試驗
這一試驗是對備用管進行超聲檢測。結果表明,當管子無任何宏觀缺陷時,各項指標均為正常;一旦管子存在裂紋、分層、或壁厚不均勻,就會不同程度地影響爆破強度。
4.斷口分析
試驗結果表明,無缺陷管表現出良好的韌性和強度;有嚴重原始裂紋管則爆破壓力明顯低于屈服壓力,斷口特殊。
5.鋼管機制過程分析
原始缺陷從何而來,這是事故分析的中心問題。其腐蝕黑膜的存在,說明不是水壓實驗時新裂開的,而是早就存在的;原始斷口是解理型的,而高溫軋制時是不會發(fā)生解理斷裂的;金相組織正常,無加熱所造成的脫碳、氧化現象,說明原始缺陷不可能是高溫軋制時形成;II11管是熱軋的,管胚未采用剝皮工藝,代之以酸洗研磨損工藝,形成熱軋原始缺陷。
從上面的分析可以得知,原始裂紋是造成事故的根本原因。原始裂紋的形成是由于管胚僅采用酸洗研磨損工藝,而未采用剝皮法。在精整過程中,由于冷作形變最大,造成原始裂紋。因此,只要將已安裝的管子經100%超聲探傷(或再加表面檢驗),剔除缺陷部分,補上合格管,是可以安全使用,避免事故發(fā)生的。
事故成因的分析
分析這起事故,可以看到壓力容器安全問題的涉及面非常廣泛,它涉及到有關壓力容器的設計、制造、材料、焊接、熱處理、無損檢驗、腐蝕、管理與維修、使用操作以及斷裂疲勞等方面。隨著新型工業(yè)化的發(fā)展,壓力容器的數量日益增多,壓力容器的事故率還有增高的趨勢。壓力容器發(fā)生事故的原因主要有4點。
1.設計制造方面的原因
選材不當,致使存在嚴重缺陷;焊接接頭設計不當,致使產生焊接裂紋、應力集中、殘余應力過大,夾渣等;結構設計不當,引起破裂。
2.運行管理方面的原因
包括因超壓、超裝、遮陽裝置破壞、保溫保冷材料破損等原因,導致儲罐或容器升溫超壓引發(fā)事故,或者閥門操作失誤、流量、溫度失控導致壓力升高造成事故等。
3.超壓泄放附件方面的原因
安全閥或爆破片等安全附件因未設置、失修、腐蝕、使用不當等,致使超壓時不能安全開啟排放,引發(fā)事故。
4.安裝維修方面的原因
在安裝、技改、檢修時,最容易發(fā)生現場焊接差、檢驗困難、采用代用材料不適當等引起焊接缺陷或局部應力集中,導致破壞事故。
壓力容器事故的危害
1.沖擊傷害
沖擊波超壓會造成人員傷亡和建筑物的損壞,特別是氣體爆炸事故更為嚴重。壓力容器因嚴重超壓而爆炸時,其能量遠大于按工作壓力估算的爆炸能量,破壞和傷害情況也嚴重得多。
2.碎片破壞
壓力容器破裂爆炸時,具有較高速度或較大質量的碎片,在飛出過程中動能較大,會造成很大危害。碎片還可能損壞附近的設備和管道,引起連續(xù)爆炸或火災,進而造成更大的危害。
3.電擊傷害
電器設備在事故中被擊壞時,如果沒有保護系統(tǒng)自動切斷電源,會使現場人員受到電擊傷害。
4.介質傷害
在壓力容器所盛裝的液化氣體中有很多是毒性介質。盛裝這些介質的容器破裂時,大量液體瞬間氣化并向周圍大氣中擴散,會造成大面積的毒害,不但造成人員中毒,致死致病,而且嚴重破壞生態(tài)環(huán)境,危及中毒區(qū)的動植物安全。爆炸釋放的高溫氣水混合物,會使爆炸中心附近的人員燙傷。其他高溫介質泄放氣化也會灼燙傷害現場人員。
5.二次爆炸及燃燒
當容器所盛裝的介質為可燃液化氣體時,容器破裂爆炸在現場形成大量可燃蒸氣,并迅速與空氣混合形成可爆性混合氣,在擴散中遇明火即形成二次爆炸,造成重大危害。
預防措施
要對壓力容器的安全工作給予高度重視,采取有效的預防措施,才能防止事故的發(fā)生。
1.嚴把設計關
要嚴格遵照規(guī)程和有關技術標準進行設計,按照“安全可靠、經濟合理、結構科學”進行實施。
2.嚴把制造關
事故統(tǒng)計數據表明,因設備質量問題導致的事故概率為33.9%,是事故發(fā)生的重要原因。所以杜絕粗制濫造是減少事故的重要措施之一。要及時發(fā)現和處理焊接或制造中的缺陷,選用的材質及規(guī)格應符合有關標準要求。
3.嚴把檔案關
設備技術檔案是正確使用設備的主要依據,重點要做好容器的使用記錄:包括容器的實際操作條件(如:壓力、溫度、介質、等);容器的使用情況(如:開始使用日期、每次開停日期等);容器的檢驗和修理記錄(如:每次檢驗日期、內容、結果以及發(fā)現的缺陷和檢修情況等)。
4.嚴把制度關
要保證容器的安全、經濟運行,必須加強技術管理,建立必要的技術管理制度,并嚴格貫徹執(zhí)行。容器使用單位應該在總技術負責人領導下,制定容器操作規(guī)程,并進行經常性的檢查和考核。規(guī)程中必須包括以下內容:容器的正常操作方法,容器的最高工作壓力和溫度,開停機的操作程序和注意事項,容器運行中的檢查項目和部位、可能出現的異?,F象及其判斷方法和應急采取的措施,容器停用時的維護和檢查。
5.嚴把使用關
壓力容器應嚴格按照操作規(guī)程的規(guī)定進行操作(如:加載要緩慢,運行中要防止溫度變化過大,保持壓力平穩(wěn)等)。壓力容器禁止超壓運行,加強對壓力容器的使用保養(yǎng),確保安全裝置和附件要齊全、靈敏、安全和可靠,并做定期檢驗。
6.嚴把人員關
加強責任制建設的落實,配備責任心強、懂技術的管理干部。操作人員必須通過安全知識培訓,經考試合格取得壓力容器操作證后方可上崗。同時要加強對人員的定期培訓,使其掌握壓力容器的基本知識,熟悉國家頒布的安全技術法規(guī)中的有關要求;熟記本崗位的工藝流程和有關容器的結構、類別、技術參數等主要性能;了解工作介質的性質,掌握安全操作方法及應急措施,學會救護;對操作人員定期復審,努力提高技術素質和安全意識,不斷增強其執(zhí)行各項安全技術法規(guī)的自覺性。
7.嚴把監(jiān)督關
加強安全監(jiān)察工作,建立一個行之有效的管理體系,將壓力容器管理工作指標納入企業(yè)法人任期目標責任制,并實施階段考核獎懲,促使企業(yè)高度重視壓力容器安全管理,做到全過程有效控制。
編輯韓 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