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利民 肖 健
在體育課堂中,教師的察言觀色能洞察學生的心理,分析推斷學生對身體鍛煉后的反應。從而控制練習強度,練習密度,練習次數,有針對性地調節(jié)課堂教學,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一、察“弦外之音”
1. 察大多數人的聲音
課堂是學生的課堂,體育課應讓大部分學生都認同。如:老師組織各種姿勢跑的練習后,連續(xù)多次跑后 ,學生感到很累,需要休息,但老師認為學生沒達到要求,需要繼續(xù)練習。這時,許多學生就會小聲嘀咕,特別是大部分學生都在說,能不能休息一會兒,真是累死啦。聽到這個聲音,老師的第一反應是運動量確實太大了,需要調整運動量;或者教師需要調整教學方法。
2. 察少數人的聲音
這兒的少數人指的是弱勢群體。每一個班級都有“弱勢群體”,在班級中常常成為“被遺忘的一族,他們或調皮搗蛋、或身體素質差,體育成績不盡人意、或個性活潑有余……給體育課堂的管理帶來一定的難度。如何幫助“弱勢群體”,使他們茁壯成長,這是所有體育教師都需認真對待的問題。
3. 察與眾不同的聲音
與眾不同的聲音,可能是一種離譜之舉,也可能是精華所在。因此教師決不能放過與眾不同的聲音。
如:在障礙跑的過程中,一位學生在嘀咕:“這種過障礙的方法太簡單,沒什么意思,我們是高年級學生了,要是不限過障礙的方法就好了……”一想,我改變策略,嘗試著讓學生自由過障礙,課堂頓時活躍起來,有的鉆過障礙,有的跨過障礙,有的跳過障礙,有的爬過障礙,甚至有的用魚躍前滾翻的方式“飛”過障礙,課堂效果出奇的好。
二、觀“異樣云彩”
1. 觀學生的尷尬之色
學生的心理活動非常微妙,但這種微妙會從表情里流露出來,教師要仔細觀察學生的心理,在教學上作出相應的調整。如:體育課上,在練習分腿騰躍“山羊”時,有一位學生面露尷尬之色,而且走路夾著腿,于是,我走過去,及時了解原因,原來這位學生的褲子裂開了,這時,教師及時采取措施,避免了學生在練習中的尷尬之舉。
2. 觀學生的喜悅之色
體育課上有部分學生身體素質好,掌握動作快,可以發(fā)揮他們骨干的作用,在分組練習時,可讓他們擔任組長,負責組織練習,調動其積極性,不但能加強他們的學習,而且還能帶動一般學生的積極性,取得預期良好的效果。這時學生在學習中能順利地完成動作,往往會在臉上露出愉悅的微笑。
三、觀學生的異常舉動
學生的異常舉動,一般會通過語言,行為流露出來。身體素質協調性差的學生,做某項練習時產生心理畏懼情緒,縮縮走走。這時,教師應多關心愛護,并幫助他們樹立信心,解決其心理問題,善于發(fā)現他們的優(yōu)點,及時表揚,降低教學難度,并多鼓勵少批評,使他們增強信心提高學習興趣。再如:當我們安排見習生在旁邊看時,經常會表現出失落感,教師要根據其身體狀況安排合理的練習和服務活動,拿出一定時間關心體貼他們,使學生充分體驗到教師對他們的關心和愛護,感到溫暖,增加師生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