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爽 李江輝
摘要:輕骨料混凝土是一種比較理想的建筑材料,具有輕質、保溫、隔熱等諸多優(yōu)點。它是由粘土陶粒、粉煤灰陶粒等粗骨料以及常用的砂、水泥、水等材料制作而成。目前已廣泛應用于橋梁以及各種工業(yè)民用建筑上,將陶粒使用于瀝青混凝土意義在于陶粒與普通石料相比較具有比重輕,陶粒瀝青混凝土用作橋面鋪裝,能夠減輕鋪裝層荷載,具有顯著的實效意義。其次陶粒表面具有較粗的紋理,增大集料的表面摩擦系數,可以阻止混合料顆粒之間的移動,提高混合料的強度,陶粒瀝青混凝土用作橋面鋪裝,能夠減輕鋪裝層荷載,具有顯著的實效意義。
關鍵詞:陶粒混凝土 試驗 比較 結果
1 試驗目的
主要研究陶粒是否滿足瀝青用粗集料質量要求,以及陶粒應用于瀝青混凝土時各種集料的摻配比例,瀝青的用量,混合料的馬歇爾以及動穩(wěn)定度性等技術指標,陶粒瀝青混凝土生產技術參數以及質量控制等技術要點。
2 陶粒瀝青用粗集料質量要求檢測結果
陶粒從外觀上區(qū)分有兩種,一種為燒制出的天然形狀圓球形,一種為經過破碎的塊狀陶粒。從路用性能上,塊狀型教適宜為道路瀝青混凝土用粗集料。因此我們選取塊狀作為這次試驗用陶粒。從陶粒與花崗巖的技術指標比較,可以看出來陶粒較花崗巖密度小,強度較接近,但耐磨性能較好。
3 陶粒瀝青混凝土配合比設計
陶粒瀝青混凝土選用5-20mm陶粒,花崗巖石屑、中砂,礦粉,瀝青油采用泰普克改性瀝青,AC-20I作為配合比設計目標。瀝青原材料質量:采用的是泰普克改性瀝青。經檢驗各項性能指標符合《公路改性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guī)范》(JTJ036-98)要求,檢驗結果如下:
在室內將各種集料按照上面確定的配合比進行試拌,初步估計瀝青最佳用量為6.2%,0.5%用油量為間隔試拌5組不同瀝青用量的瀝青混合料用于確定最佳瀝青用量。
從結果來看,陶粒瀝青混凝土確實表現出密度小的特點,相比較普通石料瀝青混凝土密度減小20%。陶粒瀝青混凝土馬歇爾穩(wěn)定度以及流值等力學性能指標達到設計要求,說明陶粒瀝青混凝土的高溫穩(wěn)定性能良好,同時車轍試驗以及浸水馬歇爾試驗結果同時也證明了陶粒瀝青混凝土的高溫抗車轍能力以及水穩(wěn)定性能都良好。與普通石料相比較,高強度陶粒瀝青混凝土在各項性能上與普通花崗巖石料瀝青混凝土無明顯差異。
高強度陶粒瀝青混凝土生產和施工技術與普通石料瀝青混凝土基本相同,但必須注意以下幾方面:陶粒吸水率較大,在生產各過程當中都應注意,石料料場必須具有頂棚,并具有有效的排水措施,盡量減少石料的含水量。陶粒烘干時間稍微延長,提高烘干效果,如許可添加少量消石灰或抗剝落劑。在運輸過程中做好保溫措施,到施工現場后應立即攤鋪。避免雨天和寒冷天氣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