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忠萍
根據(j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guān)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shè)的若干意見》精神,德育不但是全面發(fā)展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素質(zhì)教育的靈魂,在學生的健康成長中,德育起著動力、導向和保證作用,其根本任務是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zhì)。在當今物欲橫流的市場經(jīng)濟社會環(huán)境下,德育工作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形勢和挑戰(zhàn)。如何通過加強社會實踐、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和民族精神,教育學生樹立遠大理想,是我們當前德育工作的重要任務。我們怎樣做才能使德育工作富有生機活力并具有實效,筆者就幾個方面談談個人看法。
一、科學地開展德育工作
德育工作應該根據(jù)人文和學生身心成長的規(guī)律,在組織和內(nèi)容的連續(xù)性上精心設(shè)計。學生的心理成長、品德的形成是一個不間斷的心理流程,是由點到面、由淺入深、由低層次向高層次、由量變到質(zhì)變的發(fā)展過程。
在方式上要形成分層次遞進式的主體模式。首先是注重學生習慣方面的教育。在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行為、禮儀習慣上下功夫,使學生懂得為人處世的基本要求,也為他們的思想進入更深層次打下基礎(chǔ)。其次是進行法律法規(guī)和愛國主義教育、前途理想教育、人生觀、價值觀的教育等。
由于受遺傳因素,家庭狀況和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每個孩子的興趣、性格、思想、發(fā)展和進步都存在差異。過去我們在思想政治教育上,對學生只用一個標準,只要成績好,一好百好;而成績差,就什么都差。而這樣做只會扼殺學生的個性,我們的德育工作不僅要承認差異,還應該尊重差異、善待差異、利用差異。為學生提供受同等教育的機會、成長的條件,使他們成為有著不同個性的人才,這才是我們德育工作的本質(zhì)職能。
二、德育工作的主體、實施者和環(huán)境
學生德育工作的主體是學生,教師是工作的實施者,同時學校、家庭和社會是這項工作的環(huán)境。
首先,教師是做好德育工作的關(guān)鍵。我們要不斷加強師德師風建設(shè),要求全體教師恪守師德,盡職自勉,成為學生的典范。這就要求,我們在進行德育工作時,應當始終要求教師既重言傳,更重身教。在日常工作學習生活中,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而且要做得更好。
其次,學生作為德育工作中的主體,我們既考慮到學生的認知水平而進行針對大多數(shù)同學的共性教育,又充分照顧到學生的個體差異而實施個性教育。不同的學生對事物的理解和接受方式是不同的,存在的缺點和短處也是不盡相同的。學生間存在的差異性,要求我們必須把準學生的思想脈搏,有針對性地開展因人施教。比如在談心的過程中,了解學生的個性,從而尋找教育的切入點,效果甚好。
第三,學校是實施德育工作的主要場所,這就要求必須動員學校的各路人員,形成德育工作的合力,齊抓共管德育工作,才能使學校的德育工作持續(xù)、有效開展。我們要增強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動員全體教職工參與到這項工作中來,要讓人人都成為德育工作者,要求各科教師把抽象的德育內(nèi)容分化、滲透在教學和學校其他工作中。
三、落實德育工作的實效
為使德育工作富有實效,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入手:
1.注重德育活動的過程。學校德育僅僅依靠道德說教,只能在短時間內(nèi)起到一定作用,原因是學生“知行不一”,其道德的形成,僅靠認知這個層面不行,道德認識能否成為道德觀念,還取決于情感的投入程度,而情感是要在自我體驗和自我感受過程中才能內(nèi)化和發(fā)展的。所以,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情感體驗必不可少。軍訓和勞動實踐有助于磨煉學生意志,是一種很好的德育活動。
2.實現(xiàn)自主的德育管理。養(yǎng)成教育是德育工作的重點和難點。作為教育者,我們應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依據(jù)《中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制定學校紀律、班級公約等常規(guī),首先讓學生自己知道每天該做什么,怎么去做,并對行為規(guī)范實行量化管理,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參與到自我監(jiān)督、自我管理中來,讓他們在主持評分、參與先進班集體、先進個人的評比中。把要求與規(guī)范內(nèi)化為學生的自我需求和自覺行為,實現(xiàn)自我教育。
3.不斷加強教師德育能力的提高。學校應創(chuàng)造更多的條件以提高教師德育工作能力,包括進修、學習、討論研究等。教師也必須不斷提高自身的德育工作素質(zhì),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的德育工作產(chǎn)生實效。
4.注重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緊密結(jié)合??梢哉f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德育中的一個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德育過程就是促進學生思想內(nèi)容矛盾轉(zhuǎn)化的過程。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施為德育工作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內(nèi)在發(fā)展環(huán)境,從而提高了德育的科學性和針對性?,F(xiàn)在,大部分學校的這一方面工作停留于部分思想政治課的實施、心理健康教育資料的宣傳和班主任、任課教師對個別學生心理問題的幫助上,未能切實有效進行心理健康的咨詢和輔導。而有針對性、有效做好學生的心理工作,絕對是促進學生思想、心理提升的重要方式。
中小學德育工作是一項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如何加強和改進它,提高它的實效性,是擺在每個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項艱巨任務,需要大家做進一步的深入探討和研究?!?作者單位:江西省南昌京東學校)
□責任編輯:曾維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