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爽
摘要:形成性評價是依據(jù)先進的學生評價理論,對學生的英語素質進行全面、客觀、綜合、動態(tài)的分析評價。本文分析了形成性評價的特征以及它在英語教學中的實施和影響。
關鍵詞:形成性評價;英語;特征;實施;影響
新課程標準著眼于學生的發(fā)展,本著以人為本的發(fā)展觀,指出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態(tài)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是英語教學的重要目標。形成性評價是依據(jù)先進的學生評價理論,對學生的英語素質進行全面、客觀、綜合、動態(tài)的一種分析評價。
一、形成性評價的特征
1.形成性評價強調(diào)學生的主體性。學生是課堂活動的主角,是思維的主體。在課堂上,形成性評價不是簡單地評價一個學生,而是將學生作為有個性特征、有不同興趣特點和需要的個體,承認他們在發(fā)展水平上的個體差異,對他們進行智力、知識和情感因素等的全方位的考查,引導學生學會自我評價,幫助他們形成切實有效的符合其個性特點的學習方式,使他們成為學習的主人。
2.形成性評價注重過程性。一方面,形成性評價是一種過程性評價,貫穿于整個學習過程的始終,它通過師生反思與調(diào)節(jié)教學的全過程,使其保持一個健康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方向;另一方面,完成一個評估任務的過程往往也就是一個學生學習與鍛煉的過程。
3.形成性評價的多元性。形成性評價的多元性主要表現(xiàn)在評價內(nèi)容、評價主體、評價標準等幾個方面,它不僅評價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而且還評價學生個體對學習的興趣、態(tài)度和策略等。
4.形成性評價的開放性。形成性評價以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作業(yè)記錄、測驗、問卷調(diào)查等為主,打破了封閉、僵化的傳統(tǒng)考試形式,對學生以開放性評價為主。
5.形成性評價的發(fā)展性。形成性評價中一些任務的完成過程,就是學生獲得知識和形成能力的過程,學生參與評價可以增強其對學習的責任感,并增強其學習的能力,他們還可以通過相互之間的評價來增加團結協(xié)作的精神,從而促進學生的性格成長。因此,形成性評價稱得上是一種“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教學策略。
二、形成性評價在中學英語教學中的實施
為了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幫助他們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策略,我認為可以分以下幾個步驟在英語教學中實施形成性評價:
1.確定評價內(nèi)容。以英語能力為核心,對學生的評價應體現(xiàn)在對聽、說、閱讀、寫作的評價上。
(1)對聽、說能力的評價。聽的能力主要是以能否聽懂說話者的意思即文章的大意和其他信息等來評價,說的技能主要以口頭表達的信息是否準確以及其流利程度等方面來評價。
(2)對閱讀能力的評價。主要是看在閱讀理解中,能否讀懂文章的主旨、觀念和思路發(fā)展,能否從中理解文章的文化信息等方面來評價學生。
(3)對寫作能力的評價。主要是以寫作的內(nèi)容、語言結構是否完整、標點符號使用是否正確、語言表達是否有邏輯性和創(chuàng)造性等方面進行評價。
2.實施評價。形成性評價的方式包括以下幾種:
(1)教師評價。教師通過記錄學生平時的課堂討論、問答情況、課堂測驗等對他們的課堂表現(xiàn)、合作精神、學習方法、創(chuàng)新能力等進行客觀的評價,分別給出優(yōu)秀、良好、合格和待合格的評價。
(2)學生自評。自我評價是指主體對自己的思想、愿望、行為和個性特點進行的判斷和評價,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評價能力將有助于他們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教師可以利用成長記錄袋中學生的評價欄,讓他們每周為自己打分,并認真填寫下周的目標。成長記錄袋主要用來收集、記錄學生對自己、教師或同伴作出的有關評價。學生通過自己的全程參與,就可以學會反思、判斷自己的努力與進步。
(3)學生互評。主要指各組小組長用自己的方式,對組員給予紀律、衛(wèi)生工作及作業(yè)的評價;各科科代表對小組長的工作進行評價;班長對自己管轄的科代表進行評價。這樣層層管理、督促,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能力,又避免了教師評定的片面性。
(4)家長助評。這主要是指利用成長記錄袋讓家長對學生進行評價,教師可以在家長會上進行指導,要求家長使用激勵性語言,及時評價并反映學生在家中的情況,這樣可以調(diào)動家長的積極性,使他們參與到評價中來。
同時,因為學生的判斷力及獨立思考能力有限,所以教師的評價要顧及學生的心理需求,既要關注學生答案的正確性,更要關注學生做出答案的思維過程,要對學生所表現(xiàn)的情感、態(tài)度、能力和學習策略,進行全面綜合性的評價。宜采用“日常評價+過程評價+期末成績”的評定方式,其權重比應是30%+30%+40%。
3.正確運用評價結果。學生的身心發(fā)展正處在動蕩、捉摸不定的時期,其可塑性大、自學能力強,因此在形成性評價的過程中教師適當?shù)闹笇Ш涂偨Y是必不可少的,要做到因材施教。如有的學生平時考試成績不理想,教師在日常的記錄中要指出他的優(yōu)點,強調(diào)他已在這一學習的過程中掌握了許多知識和技能,進而樹立學生的自信心;有的學生成績優(yōu)異,教師應在形成性評價中指出他還存在許多應加以改善之處,同時鼓勵他再好好審視自己,更加努力地完善自我。
三、形成性評價的影響
在教學實踐中,形成性評價的實施對學生產(chǎn)生了巨大影響。首先它改變了學生以往的評價方式,使他們學會了更全面地看待身邊的人和事物,培養(yǎng)了他們更敏銳的觀察能力和客觀的評價能力;其次,增強了學生的參與意識,培養(yǎng)了學生的團體合作精神,促進了師生間的交流與合作,幫助他們成長為社會的人,更重要的是幫助他們更好地認識自己,端正了學習態(tài)度,培養(yǎng)了自主學習的能力;再次,它也對教師的教學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促使教師必須更新觀念、提高專業(yè)素質、改變以往片面地以考試成績來衡量學生的做法,把評價活動貫穿在日常教學中,持之以恒、及時分析和反饋、對學生的各方面情況進行客觀地評價,從而更好地去調(diào)控自己的教學行為,提高教育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