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國芬 覃 鋒
摘要:當今大學生在高考結束升入大學后,學生高考英語成績之高與學生的口語水平之差,兩者之間的矛盾在教學中越來越突出。因此本文就試圖對大學生口語水平的現(xiàn)狀,教師教學現(xiàn)狀,英語口語的學習相互影響及解決對策等進行研究,希望通過本文能給大學英語一線教師起到一定幫助,最終使在校大學生的英語口語水平有所提高。
關鍵詞:口語 英語環(huán)境 建構主義 小組學習
1.前言
口語是一項重要的語言技能之一,也是人與人之間思想交流的主要方式。隨著我國經(jīng)濟的飛速發(fā)展,社會對國民的英語水平要求也越來越高,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積極性也越來越高,但是,在高考結束后,大學生高考英語成績之高與其英語口語水平之差,成為突出的焦點,兩者之間的矛盾在教學中越來越突出。而本文正是試圖解決這個矛盾,認識當前學生學習口語的現(xiàn)狀,并根據(jù)建構主義理論來指導實踐教學。將英語口語教學、學生主動參與和教師激勵三個要素相結合,達到一種英語口語學習的環(huán)境,從而使學生在每天的實踐訓練中,一點點提高,三至四年的時光,學生的口語水平將會達到一個更加高的境界。
2.英語口語的現(xiàn)狀
2.1大學生英語口語現(xiàn)狀
高中階段,在高考的壓力之下,學校為了提高升學率,英語教學并不是嚴格根據(jù)教學大綱來教學,高中三年的教學課時,要安排在兩年半來上,期間還有各種考試占用教學時間,教學之緊,學生壓力之大,使得學生一進高中學校后就基本上是根據(jù)高考的要求來學習高中內(nèi)容。進入大學后學生都是那種機械化的口語,顯的有些蒼白,毫無生氣。
3.構建口語環(huán)境及其理論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基本觀點認為,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會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師和學習伙伴)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建構意義的方式而獲得。因此,根據(jù)建構主義理論的模式,在應試教育下,構建一個英語環(huán)境。我們選用三個最主要的要素:課堂口語教學、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和教師激勵。這三個要素相互影響,相互結合,相互促進,最終學生在自己的努力下,構建一個自創(chuàng)的課間十分鐘的英語環(huán)境。以課堂口語教學為載體,以學生積極主動參與為條件,以教師激勵為輔助,三者結合擁有一個英語學習環(huán)境,學生在這個英語環(huán)境中磨練之后,讓學生在高考壓力后,全面輕松地提高英語口語水平。
4.口語環(huán)境三要素
4.1創(chuàng)建點滴英語口語環(huán)境,學生積極參與
當今大學的教學設施較好,利用學?,F(xiàn)有的多媒體設施。一般學校有下課的鈴聲和上課的鈴聲及課間的音樂,將這些鈴聲全部改成播放英語,或是英文歌曲或是英文的幽默小對話,讓這些英語聲音在潛移默化中深入到每個學生當中,學生也可以借助這個空檔,練習英語口語。這樣的英語學習環(huán)境下,聽的多了,學生自己就會自主地模仿,時間久了就會內(nèi)化為自己的語言,達到脫口而出的水平。
4.2課堂口語教學
教師的課堂教學既要為學生的應試而教學,也要為學生的口語提高而教學。
教師在教學英語口語的時候要:
(1)從聽力入手,符合人類學語言的習慣,教師要親自表演,讓學生有模仿的對象。
(2)對學生要強調(diào)每個單詞都要聽懂,會拼寫、要理解、能熟練地背誦。
(3)在有感情的朗誦過程中,清楚地了解自己在什么地方,哪些單詞聽不懂,為什么沒聽懂。
(4)當學生在相互交流,相互學習的同時,也要多進行說的訓練。
英語教師要利用自身的優(yōu)勢,要經(jīng)常和學生交流,鼓勵他們練習口語。還要和其他老師相互交流,要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和教育理念,才能帶給學生更好的學習方法,使學生的口語水平更上一層樓。
4.3教師激勵學生學習口語
達芬奇曾有簡明的一句話,形象地闡明了動機在學習中的作用:“正如不情愿的進食有害健康,不情愿的學習會損害記憶,所記東西無法保持?!币岣邔W生的口語水平,教師在教學中必須引導學生創(chuàng)造英語口語的環(huán)境,引導學生學習口語的良好心態(tài)和理念,激發(fā)學習者對英語口語的學習動機。作為教師首先自己要有良好的口語水平,在教學方面要根據(jù)先進的教學理念在實踐中運用,對自己要有強有力的一股勁教好學生口語的信念,這樣學生才能夠以極大的學習熱情投入到英語口語的學習中去。
5.結束語
總之,大學生英語口語的教學,要遵循語言教學的規(guī)律,使學生能夠經(jīng)常用英語思維,在使用母語的同時,也用英語思維一遍。天天強化,天天循環(huán),使大學生在英語口語方面,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達到學以致用,特別是在現(xiàn)代社會交往中能夠達到靈活運用的目的。
參考文獻:
[1]王才仁.《英語教學交際論》[M].廣西教育出版社,1996(5).
[2]胡春同.英語學習論[M].廣西教育出版社,1996(1).
[3]何克抗.建構主義——革新傳統(tǒng)教學的理論基礎[j].電化教育研究,1997(3、4).
[4]熊才平.現(xiàn)代教學技術教程[M].湖南:中南大學出版社,2003(1).
作者單位:
1.河池學院教師教育學院(黃國芬:英語教師,職稱講師,研究方向:英語教法)
2.河池學院外語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