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其勇
摘要:蘇州對作家蘇童的影響,已不僅僅停留在蘇童是蘇州人、曾經(jīng)生活在蘇州的這一外在的層面上了。蘇州這個江南小城,已經(jīng)深入到蘇童的精神層面,影響到蘇童長期的文學創(chuàng)作。蘇童在20余年的文學創(chuàng)作過程中,他以蘇州的人文景觀作為文學創(chuàng)作的藍本,逐漸形成了蘇童特色的文學語言和文學敘述風格,形成了蘇童筆下特有的具有江南風味的、有蘇州特色的香椿樹街系列小說,以及楓楊樹鄉(xiāng)村系列的小說。
關(guān)鍵詞:蘇童;故鄉(xiāng);蘇州;情結(jié)
中圖分類號:I218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09)14—0128—02
蘇童是一位頗為高產(chǎn)的年輕的蘇州籍作家,他筆下的作品主要有長篇小說《武則天》、《我的帝王生涯》、《城北地帶》、《菩薩蠻》、《米》、《蛇為什么會飛》、《碧奴》等;中篇小說主要有《妻妾成群》、《紅粉》、《罌粟之家》、《刺青時代》、《馴子記》、《肉聯(lián)廠的春天》、《婦女生活》、《另一種婦女生活》、《已婚男人》、《離婚指南》、《園藝》等;短篇小說主要有《騎兵》、《桑園留念》、《神女峰》、《向日葵》、《灰呢絨鴨舌帽》、《祭奠紅馬》、《一個禮拜天的早晨》、《你丈夫是干什么的》、《飛越我的楓楊樹故鄉(xiāng)》、《像天使一樣美麗》、《公園》、《橋上的瘋媽媽》、《白雪豬頭》、《人民的魚》等,林林總總100多篇。在這些作品里,蘇童總是放不下老家蘇州對他的作品的影響,于是他便將這種影響放到作品之中,傾訴于筆端,用小說表達出來。
蘇童深知自己的性格中有諸多種缺陷,他時常說這種缺陷那就是對生他養(yǎng)他18年的蘇州有著深深地的眷戀。蘇童說,他在讀大學期間的有一次放暑假,為了磨練自己的意志,便決定暑假期間獨自留在學校看書,不像往常每逢假期就匆匆回家享受父母的溫愛。為了躲避這份寵愛,蘇童準備自討苦吃。七月的北京師范大學校園里,放了暑假的學子們幾乎全部回家了,炎熱的校園里除了蟬鳴,其他的都是靜悄悄的空蕩蕩的,踟躕在校園的林蔭道上的蘇童,突然有一種失落感,似乎魂不守舍,自己都記不清在那幾天里究竟干了些什么,只記得有一天面對著正泡在溫開水里的方便面,蘇童就突然強烈地思念起他母親做的紅燒肉來。于是蘇童立即扔下正在泡的方便面,直奔西直門買火車票準備回家。結(jié)果買到的火車票是沒有座位的站票,蘇童只好在火車上半倚半站著20多個小時回到了蘇州,到家發(fā)現(xiàn)腿都站腫了,人累得半癡呆狀。蘇童自己后來在回憶這件事時說,什么叫少年壯志,什么叫自作自受,他自己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在蘇童的心里,在老家蘇州,媽媽做的紅燒肉令蘇童千里迢迢從北京趕回來,那是溫暖、那是親情、那是對家的牽掛。這種溫暖、親情與牽掛時時地縈繞在蘇童的心里,表現(xiàn)在蘇童的作品中。
蘇童喜歡老家街頭的吳儂軟語,喜歡老家街頭的家長里短,喜歡看街上街坊們一大家子圍在一起吃飯的溫馨。在蘇童的記憶深處久久不能忘懷的是蘇州的人和事,那些有趣的事情會像放電影一樣展現(xiàn)在蘇童的眼前,使他手中的筆欲罷不能。夏日的傍晚,街上的人們喜歡把街道當做露天的餐廳,許多人家在臨街的門前放上晚餐的桌子,大人和孩子圍坐在一起吃晚飯,嘴里塞滿了食物,還要和晚歸的經(jīng)過自家桌子旁邊的街坊打著招呼請他們來家里吃飯,騎車的人則在車上說謝了馬上到家就吃,還有的說做了什么好吃的怎么不弄點老酒吃吃。一些年老的好婆們也閑不住,手里拿一把蒲扇或者是芭蕉扇邊走邊扇,在每家的飯桌前看看人家今天吃什么飯菜,每家的飯桌上的一兩樣炒青菜,大人很少伸筷子,只看到孩子們的筷子像叉草的木叉一樣在菜碗里撈菜,筷子碰在碗邊上還發(fā)出叮當?shù)穆曧?每家的飯桌上都顯得春意盎然。這時好婆們便會說做什么好吃的孩子們這么撈的起勁,主人就會說沒有什么好吃的,咸魚、炒蘿卜干,好婆們便說,真是的,還說沒有好吃的,咸魚不好吃嗎。
童年時期的蘇童家庭的物質(zhì)生活是匱乏的,蘇童對此事記憶猶新。我們可以從蘇童創(chuàng)作的一些短篇小說中發(fā)現(xiàn)端倪,像《白雪豬頭》、《人民的魚》等,蘇童喜歡通過某種現(xiàn)象做牽引來敘述故事,運用象征、隱喻和暗示的方式委婉地表達心中的思想,構(gòu)成某個故事敘事意圖的寄托物,如將“豬頭”、“魚”等暗示為小說敘事中的重要因素,是它們讓小說靈動起來。短篇小說《白雪豬頭》、《人民的魚》等基本上運用比較樸素的生活場景、生活質(zhì)地來表現(xiàn)既陌生又親切離他不遠少年生活,蘇童想觸及它。這是蘇童對蘇州的又一種全新視角的回憶。蘇童覺得蘊藏在其中的很深厚的人性的空間,他要表達出來,這就是他寫作的動機?!栋籽┴i頭》、《人民的魚》都是一個背景,其實寫這些并不是要寫豬頭、魚的本身,而是借助豬頭、魚的榮耀得失來寫那時的人際關(guān)系,是借助豬頭、魚表現(xiàn)來寫那時的物資匱乏對人們的影響。
在蘇童的筆下,香椿樹街上所不可缺少的是家長打孩子的場景,蘇童對此的記憶是深刻的。有時孩子調(diào)皮,父親會氣得眼珠子都快暴出來了,會當街賞孩子一個響亮的耳光,孩子便嚶嚶地哭起來,這時會夾雜著大人的不許哭的怒喝聲一起在街上響起,左鄰右舍的街坊們就端著碗趕過來,勸架的、看熱鬧的、起哄的什么都有,于是家長便在眾人的勸說下,就勢順坡下驢半推半就的被別人拉去下象棋了,鄰居的到來為孩子解了圍,其實家長并不是真的要打孩子,只是礙于眾街坊面子上過不去呵斥孩子一下。蘇童在小說作品里時常寫到這些場景,讓人忍俊不禁。在《城北地帶》中,李修業(yè)打達生時,喜歡用皮帶和鞋底加肉饅頭,這可謂狠。在《馴子記》中馬恒大打兒子馬駿是大嘴巴子,一下兩下三下,打得馬駿是眼冒金星;在國際海鮮城,馬恒大一口氣打了馬駿33個大嘴巴子,把馬駿打得是吐了酒。馬駿打他的老婆蔣碧麗時,也是三大嘴巴子,馬駿的三大嘴巴子打散了他和蔣碧麗的夫妻關(guān)系,離了婚。這馬恒大和兒子馬駿的大巴掌都是可結(jié)棍(蘇州話,厲害的意思)了。
參考文獻:
[1]蘇童.蘇童文集·后宮[M].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1994.
[2]蘇童.《米》[M].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1993.
[3]蘇童.蘇童文集·末代愛情[M]. 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1994.
[4]蘇童.妻妾成群[M].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4.
[5]蘇童.刺青時代[M].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2001.
[6]蘇童.神女峰[M].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4.
[7]蘇童.罌粟之家[M].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4.
[8]蘇童.馴子記[M].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4.
[9]蘇童.楓楊樹山歌[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
[10]蘇童.紅粉[M].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4.
[11]蘇童.你丈夫是干什么的[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12]蘇童.一個禮拜天的早晨[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13]蘇童.像天使一樣美麗[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14]蘇童.菩薩蠻[M].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4.
[15]蘇童.婦女生活[M].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2003.
[16]蘇童.另一種婦女生活[M].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2003.
[17]蘇童.橋上的瘋媽媽[M].沈陽:春風文藝出版社,2005.
[18]蘇童.紙上的美女——蘇童隨筆選[M].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1998.
[19]蘇童.片斷拼接[M].北京:西苑出版社,2000.
[20]王干 蘇童等.王干文學對話錄[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4.
[21]蘇童.碧奴[M].重慶:重慶出版社,2006.
[22]蘇童.虛構(gòu)的熱情[M].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3.
[23]蘇童.蛇為什么會飛[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
My views on Sutongs complex of Suzhou
Sun Qiyong
(Suzhou Polytechnical Institute of Agriculture,Suzhou Jiangsu215008)
Abstract: Suzhous influence on Sutong not only lies in the fact that Sutong was born in Suzhou and once lived in Suzhou. The small city of Suzhou has gone deep into Sutongs spirit and influenced his long-term literature creation. During his 20-year literature creation, he regarded Suzhous artificial scenery as the model of literature creation and gradually formed some styles on literature language and statement. He wrote a series of novels about Chinese toon tree street which contain some features of Suzhou and a series of novels about maple tree and poplar tree village
Key words: Sutong;hometown;Suzhou;Compl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