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峰一片石
執(zhí)鞭力田,安身立命而已,是為了養(yǎng)就有用之身,好騰出時間心力,鉆研更高的道業(yè)、更深的德業(yè)、更廣的事業(yè)。
多年前,一位飽學之士,任教于好幾所大學,因為學問扎實,授課用心,博得學生們的愛戴。吃哪一行飯,就要端得起哪一種碗,為了攀上最高的教授位子,必須寅吃卯糧,硬撐病體,熬夜趕論文。一篇篇擲地有聲的論著出世了,那是以一口口鮮血換得的,當精氣耗盡,一病不起,得年不過五十余。病逝后,教授資格也通過了,家屬領(lǐng)到那本證書文件,感慨萬千,要兒孫們記?。簞e這樣過一生。
自古以來,有許多人過著“耕讀傳家”的生活。白天胼手胝足,犁一畝三分地,夜晚是白天之“余”,正好課子讀書。晴天下田做活,?!坝唷钡墓物L飄雨日子,正好待在家里展書讀。春耕、夏耘、秋收,冬天就是一年之“余”,正好閉門把書讀。務(wù)農(nóng)耕作,利潤少得可憐,只能給家人糊一口飯,不致于填于溝壑而已。顏淵、陶淵明等擁有偌大的學問智慧,撇下高官厚祿的職業(yè),甘心耕讀過一生,他們圖的是什么?
孔子如何維持生計?他說:“富而可求也,雖執(zhí)鞭之士,吾亦為之?!惫钋浯蠓虺鲩T,有幾組小吏拿著鞭子驅(qū)趕路人開道,這種執(zhí)鞭之士叫“條狼氏”。這樣微不足道的小吏,只要來路正當,干的活也不損道,孔子并不排斥。這樣的執(zhí)鞭之士,孔子也愿去做,我們哪一個人愿意去做?
不起眼的“賤職”,在論語里還多著呢!例如管城門開闔,留意進出人士的“展門”,或是呆在國境荒郊,留守邊疆的“儀封人”,都是和“執(zhí)鞭之士”差不多的“賤役”小吏。雖然晨門、儀封人位卑職小,其中不乏有德有學的高尚之士。晨門心目中的孔子,是一位“知其不可而為之”堅持理想的偉人。儀封人與孔子一席話,便知“天將以夫子為木鐸”,他是老天派來的使者,要他搖著木舌金口的“木鐸”,警醒世人。有這等見地,豈是一般賤役之徒?他們卷起高遠的德學,以賤職糊口,他們這一生求的是什么?
從孔子一天二十四小時致力的事情來看,人的一生有四種業(yè)要經(jīng)營:
維持生計的職場學業(yè),
維系人際的五倫事業(yè),
維修情緒的心靈德業(yè),
維護慧命的心性道業(yè)。
生命的每一天,四業(yè)都要照顧的人,職業(yè)不過是生命的四分之一,沒有必要為了亮麗好看的職業(yè),犧牲其它三業(yè)。他們選擇耕讀傳家,他們甘于執(zhí)鞭之士,他們委屈于毫不起眼的賤職。在親戚朋友眼里,這些人不過是茍活一場。
他們的心思,誰懂?執(zhí)鞭力田,安身立命而已,是為了養(yǎng)就有用之身,好騰出時間心力,鉆研更高的道業(yè)、更深的德業(yè)、更廣的事業(yè)。畢竟在富貴場里,還能游于道業(yè)、德業(yè)、事業(yè)者,史冊中屈指可數(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