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憲政 陳敏菊 張福娟
摘要介紹了夏播區(qū)玉米高產栽培技術,包括整地施肥、播種、間苗與定苗、各生育期田間管理、病蟲草害防治和收獲等方面內容,以期為夏播區(qū)玉米高產栽培技術提供參考。
關鍵詞夏播玉米:高產:栽培技術
中圖分類號S51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7-5739(2009)16-0044-01
1整地施肥
麥收后趁墑?chuàng)尫N,如底墑不足,應先施足底肥,再澆水整地。施純N 210kg/hm2(折合尿素450kg/hm2)、P2O5 150kg/hm2(折合過磷酸鈣750kg/hm2)、K2O 150kg/hm2(折合硫酸鉀345kg/hm2、硫酸鋅30kg/hm2)?;騼?yōu)質農家肥45~60m3/hm2。此外,耕地前用農藥拌麥麩或玉米顆粒撒于地表面進行土壤消毒,防治地下害蟲。
2播種
2.1種子準備
在正規(guī)種子公司或科研院所購買適宜本地區(qū)種植的玉米種子,購買后將種子放在通風干燥處,以免種子發(fā)霉。為提高玉米種子出芽率高,播種前先將種子晾曬4h,未包衣種子先選用辛硫磷或拌種劑等進行藥劑拌種。拌種0.5h后晾干備播。
2.2播種時間
夏播區(qū)玉米播種時間應掌握在6月20日之前,且越早越好;小麥玉米套種,最好在小麥收獲前5d左右(小麥乳熟期)進行播種,可減輕小麥收割機對玉米的損傷。
2.3播種方法
播種可采取人工點播,優(yōu)點是較節(jié)省種子,播種質量較高,缺點是費工費時,播種速度較慢;機械播種,優(yōu)點是定播種速度快,省工省時,缺點是較浪費種子,播種質量相對較差,如果能采用新型精播耕播種則可解決以上缺點。玉米播種最好采用50cm×60cm寬窄行,也可以采用50cm或60cm等行距進行播種,株距根據玉米品種確定一般為25~35cm左右,留苗密度5.25~8.25萬株/hm2,播種深度3~5cm,播后注意覆土鎮(zhèn)壓保墑
3間苗與定苗
根據不同玉米品種的特征特性進行間苗、定苗,一般在3葉1心時進行,間苗時留壯苗去除弱苗、雜苗、病苗、蟲苗。定苗時間應掌握在5葉1心時進行,并根據不同品種掌握留苗密度,一般留苗5.25~8.25萬株/hm2,株距25~35cm。如果發(fā)現缺苗現象,應及時帶土移栽壯苗,移栽時間應掌握在玉米田定苗前進行,于下午16時以后或陰雨天進行最好,苗不易栽的過深,以用土蓋住根苗子不倒為宜,栽后注意澆水保墑,栽苗后的第3天用鋤破除土壤板結。如果播種前沒有犁地和施底肥,應追施復合肥(16-16-16)450~600kg/hm2、尿素150kg/hm2。此外,此時期應注意田間雜草的防除。
4各生育期田間管理
4.1拔節(jié)期管理
玉米在拔節(jié)期后需水肥量較大,應追施化肥1次,一般追施尿素或復合肥150~300kg/hm2,可結合追肥進行封溝。具體方法:先將化肥撒于地表,再用耘鋤或封溝犁進行封溝,封溝后可促進根系下扎,預防玉米后期倒伏,此時期如果天氣干旱應注意澆水。
4.2抽穗期管理
玉米抽穗期易發(fā)生蚜蟲和紅蜘蛛危害,應隨時注意觀察田間情況,如發(fā)現有蚜蟲點片發(fā)生,或有菜青蟲、粘蟲、玉米螟等成蟲飛舞時,可用吡蟲啉+辛硫磷、對硫磷等菊脂類農藥進行噴霧防治,或用糖醋液進行誘殺成蟲,以每20m2放置1個糖醋液盆效果為佳。抽穗期玉米需水肥量較大,可根據植株生長情況追施尿素150kg/hm2左右,如天氣干旱宜進行澆水。
4.3開花至成熟期管理
玉米開花期應注意防治蚜蟲的危害,可在田間有點片發(fā)生時用吡蟲啉或菊酯類等農藥噴霧防治。同時注意人工輔助授粉,操作方法是:用2根木棒或竹竿中間用繩子拴住,2人各執(zhí)1根,使繩子在雄穗頂端輕輕掠過,時間在盛花期的上午7~11時,人工輔助授粉2~3次,可提高玉米結實率,減少禿尖,增加玉米產量。
5玉米病蟲草害防治
玉米病害一般發(fā)生在7月中旬至8月中旬,防治最佳時期是7月上旬。防治方法:用40%多菌靈500倍液、12.5%禾果利1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000液噴霧,每隔lOd左右噴1次,最好連續(xù)2~3次,用藥量為600~750kg/hm2。播種后注意防治玉米田地下害蟲,可在播種后的當天下午或出苗前1d,用麥麩或粉碎后的玉米顆粒摻入切碎的菜葉用農藥拌勻后撒于地表,以防治蠐螬、螻蛄、金針蟲、地老虎等地下害蟲。4葉1心前后苗心部易發(fā)生青蟲危害,可用噴霧器進行農藥噴心防治,7葉1心時用1.5%辛硫磷顆粒劑22.5~37.5kg/hm2或煤灰加適量農藥拌勻后丟心防治玉米鉆心蟲。玉米田間雜草可用異丙草秀或異丙胺等玉米田間專用除草劑,苗前地表噴霧,如果苗前沒有打除草劑,也可以用玉米苗后專用除草劑。
6收獲
當玉米80%以上的穗包葉變黃干枯,籽粒乳線消失,基部出現黑色層,含水量在32%以下,包葉蓬松時,玉米進入成熟期,此時收獲產量最高,收獲后及時晾曬脫粒以免發(fā)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