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一]
[熱點綜述]
2009新年伊始,俄羅斯與烏克蘭的天然氣糾紛進一步加劇。1月7日俄方以烏方“偷氣”為由完全中斷經烏輸往歐洲其它國家的天然氣。這一爭端已殃及18個歐洲國家天然氣供應,包括多數巴爾干國家。這些國家紛紛采取限制工業(yè)用氣、保障生活供暖、轉向替代能源等措施應對。
[模擬訓練]
讀俄羅斯經烏克蘭境內輸往歐盟的天然氣管道示意圖(圖1),回答下列問題。
(1)天然氣作為一種清潔能源,在能源利用中地位越來越重要,下列有關天然氣的敘述錯誤的是:
A.天然氣是不可再生資源,污染很小,儲量有限
B.在天然氣燃燒的廢氣中,SO2等污染物的含量少
C.天然氣和沼氣主要成分都是甲烷
D.天然氣與空氣的混合氣體點燃時就會爆炸
(2)俄羅斯天然氣工業(yè)公司擁有世界規(guī)模最大的管道運輸體系,“俄氣”出口量占世界天然氣出口總量的20%,其中近三成出口到歐洲國家。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高度發(fā)達的公路運輸是俄羅斯天然氣輸出的最主要手段
B.俄羅斯為一些歐洲國家工業(yè)生產、人民生活提供重要能源保障
C.鐵路與內河運輸是天然氣輸出的主要運輸方式
D.天然氣輸出為俄羅斯進口大量重工業(yè)產品提供資金
(3)此次俄烏“斗氣”恰逢歐洲遭遇奇寒,巴爾干“斷供”國迫于“氣短”和寒冬不得不關閉學校、停止向部分家戶和公共場所供暖。下列受“斷供”風波影響最小的一組是:
A.保加利亞 愛沙尼亞
B.法國 捷克
C.土耳其 克羅地亞
D.愛沙尼亞 芬蘭
(4)圖中A是烏克蘭的首都___
_____城市,位于第聶伯河中游兩岸及其最大支流普里皮亞季河與杰斯納河匯合處附近。該地地勢______,河流大體流向為_________,注入__
__________。
(5)“斷氣”之爭進一步體現俄羅斯的油氣等資源外運必須“借道出海”的不利局面,試從其地理位置分析弊端存在的原因及解決措施。
(6)近年來,烏俄關系漸行漸遠,兩國在天然氣供應、俄黑海艦隊駐扎和邊界劃定等問題上摩擦不斷。國土狹小、綜合國力相對較弱的烏克蘭緣何敢與國土遼闊、能源豐富的俄羅斯發(fā)生多次沖突,試綜合分析其原因。
參考答案:
(1)D (2)B (3)D (4)基輔 北高南低 自北向南 黑海(5)弊端存在的原因:俄羅斯雖然海岸線漫長,但由于緯度較高,氣候嚴寒,缺少暖海和不凍港,北部北冰洋沿岸除摩爾曼斯克為不凍港外,其余幾乎終年冰凍;東部太平洋沿岸雖有通航期但人煙稀少、經濟欠發(fā)達;西部瀕臨波羅的海,海岸線狹小,許多通往世界各地的航線需通過其它國家控制的海域 解決措施:自辟新管線,繞開過境國(如波羅的海管道運輸,降低拉脫維亞和立陶宛在俄石油過境運輸中的作用);利用發(fā)達的鐵路網,擴大鐵路運輸量(6)烏克蘭位于歐盟與獨聯體的地理交叉點上,它的天然氣運輸系統(tǒng)是連接歐洲天然氣主產區(qū)和消費區(qū)的重要樞紐,具有戰(zhàn)略意義。俄雖是能源大國,但其向歐洲出口的天然氣80%要通過烏克蘭國境運輸,需借用烏的天然氣運輸系統(tǒng);俄受地理位置的影響,黑海艦隊一直駐扎在烏克蘭的塞瓦斯托波爾港;歐美在背后撐腰,俄烏“斗氣”更成為了俄美對烏克蘭地緣戰(zhàn)略爭奪的新一輪決戰(zhàn);烏克蘭天然氣儲藏設備能夠儲藏該國全年約40%的消耗量,在正常情況下,可以保證度過冬天所需的供給。此外,烏克蘭還四處尋找新氣源。
張志輝/河北省正定縣第一中學(050800)
[題目二]
[熱點綜述]
2008年12月26日,按照聯合國安理會有關決議,中國海軍三艘艦艇從海南省三亞啟航,經南海、馬六甲海峽,穿越印度洋赴亞丁灣、索馬里海域執(zhí)行護航任務。艦艇編隊預計用時10天左右抵達任務海區(qū)。今年以來,索馬里附近海域日益猖獗的海盜活動引起國際社會廣泛關注,并已對中國出國船舶構成了嚴重的威脅。
[模擬訓練]
讀印度洋西北海域洋流形成示意圖(圖2),回答下列問題。
(1)圖示季節(jié)為北半球的_____季,該季節(jié)索馬里沿岸盛行____風,該盛行風的成因是_________。
(2)圖中索馬里沿岸洋流名稱為______,該洋流按成因劃分屬于______,該洋流對沿岸_________景觀和沿海_________資源的形成有重要影響。
(3)中國海軍艦艇編隊從海南三亞起航赴亞丁灣、索馬里海域航行期間的航行情況是_______________。
(4)從地理角度分析為什么亞丁灣、索馬里海域海盜多?
參考答案:
(1)夏 西南 北半球夏季,南半球的東南信風向北移動越過赤道,受地轉偏向力的影響右偏形成西南季風(2)索馬里寒流 (上升)補償流 (熱帶)荒漠漁業(yè)(3)順風順水(4)該海域地處世界重要的海上交通要道,過往船只多;索馬里沿岸為熱帶荒漠,沿岸居民世代以捕魚為生,但近些年來,豐富的漁業(yè)資源大都被設備先進的外國漁業(yè)公司所獲,漁民窮困潦倒,生活無以為計。
王蔭民/山東省棗莊市第三中學(277100)
[題目三]
【熱點綜述】
“地球一小時”活動率先于2007年在澳大利亞展開,當時大約有220萬悉尼家庭和企業(yè)熄燈一小時。然而僅僅一年以后,“地球一小時”已成為一項全球性持續(xù)發(fā)展的活動,超過65個國家參與其中。全球各大城市的地標性建筑都為此而佇立于黑暗之中,各城市居民也表達了對刻不容緩的環(huán)保事業(yè)的熱忱希望和支持。
“地球一小時”旨在讓全球社會民眾了解到氣候變化所帶來的威脅,并讓他們意識到個人及企業(yè)的一個小小動作將會給他們所居住的環(huán)境帶來怎樣深刻的影響——小小改變就可能成就巨大影響。同時,“地球一小時”活動也為將出席2009年12月在哥本哈根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談判的各國領導人提供了一個全球性的環(huán)境變革理念,希望各國首腦達成一個新的全球氣候變化協(xié)議,取代《京都議定書》。在這個意義上,“地球一小時”活動也成為凝聚世界各個角落的人們走到一起,共同應對氣候變化的旅程。
【模擬訓練】
旨在推動全球關注和支持氣候變化的“地球一小時”公益活動在2009年3月28日晚上8:30~9:30開展,全世界許多著名的地標建筑在“地球一小時”期間都將熄燈。據此回答下列問題。
(1)此次“地球一小時”活動中燈光第一個和最后一個熄滅的國家是:
A.新西蘭 美國
B.斐濟 美國
C.湯加 墨西哥
D.新西蘭 加拿大
(2)今年的“地球一小時”從新西蘭東南約800千米處的太平洋島嶼查塔姆島開始,查塔姆島居民關閉了所有柴油發(fā)電機。此時北京位于圖中位置的是:
(3)當中國北京的水立方回復光芒時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上海的天文愛好者們還可以在這一個小時的黑暗中觀察夜空,辨認星座
B.紐約聯合國總部正在做熄滅前的準備工作
C.香港維多利亞港灣同時光芒璀璨
D.位于新西蘭東岸查塔姆群島上的柴油發(fā)電機將準時關閉
(4)如果此時你有幸正在太空旅行,將會看到一幅壯觀的多米諾骨牌表演,全球24個時區(qū)依次熄燈一小時,以下順序正確的是:
A.澳大利亞 斐濟 日本 新加坡
B.澳大利亞 印度尼西亞 印度
美國
C.新加坡 中國 英國 加拿大
D.德國 中國 韓國 新西蘭
(5)今年的“地球一小時”熄燈活動計劃有三次:第一次是在3月28日,由世界自然基金會發(fā)起對抗氣候變化的集體行動,活動時間北京時間晚8:30~9:30,號召人們在這一個小時里熄滅電燈、關閉電源。第二次活動在6月21日,第三次活動安排在七夕節(jié)前夕的8月22日。假設南京某學校組織學生在第一次熄燈時觀測到北斗七星和其中的北極星,在以后兩次觀測到它們的位置和高度有什么變化:
A.北極星的位置和高度不變,北斗七星的高度發(fā)生變化,勺柄指向逆時針變化
B.北極星及北斗七星的高度不變,位置逆時針變化
C.北極星及北斗七星的位置不變,高度降低
D.北極星的位置和高度不變,北斗七星的高度發(fā)生變化,勺柄指向順時針變化
(6)中國南京和愛爾蘭首都都柏林的天文愛好者同時架起望遠鏡,利用城市燈光熄滅的時刻觀賞“燦爛的星空”。他們觀測的星空:
A.星座完全相同
B.星座相同的很少
C.星座相同的很多
D.星座完全不同
(7)2009年,“地球一小時”來到中國。有“中國電谷”之稱的保定是內地首個官方宣布加入該活動的城市,因為WWF(世界自然基金會)啟動“中國低碳城市發(fā)展項目”,保定是入選首批試點城市,其主導優(yōu)勢為:
A.太陽能資源豐富
B.技術力量雄厚
C.資金基礎好
D.政府政策支持
(8)“地球一小時”活動也為出席2009年12月在哥本哈根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談判的各國領導人提供一個全球性的環(huán)境變革理念,希望各國首腦達成一個新的全球氣候變化協(xié)議,取代《京都議定書》?!毒┒甲h定書》采取靈活的“減排”方式。它允許有“減排”任務的工業(yè)化國家通過幫助發(fā)展中國家實現目標。而發(fā)展中國家同時得到的援助是:
A.資金和技術
B.資金和法律
C.資源和政策
D.資源和資金
參考答案:
(1)A(2)D(3)C(4)B(5)A(6)B (7)B(8)A ▲
馬宏麗/山東省鄒城市第一中學(273500)
[題目四]
[熱點綜述]
珠江三角洲地區(qū)是我國最具經濟活力的地區(qū)之一,也是受此次金融危機影響較大的地區(qū)。珠三角最初由廣州、深圳、佛山、珠海、東莞、中山6個城市及惠州、清遠、肇慶三市的一部分組成。后來,珠三角范圍調整擴大為由珠江沿岸廣州、深圳、佛山、珠海、東莞、中山、惠州、江門、肇慶9個城市組成的區(qū)域。該區(qū)面積為24 437千米2,人口4 283萬人。珠三角已成為全國重要的輕工業(yè)基地、商品農業(yè)基地、外貿出口基地、金融、商貿中心、旅游中心、綜合交通運輸樞紐之一,其經濟輻射力超出廣東、華南,成為全國一個極其重要的經濟區(qū)。2008年珠三角GDP總值達29 745.58億元,占全國10%(國家統(tǒng)計局)。
20世紀90年代后期,在珠三角的基礎上又出現了“大珠三角”、“泛珠三角”兩個不同層面既相互區(qū)分又緊密關聯的概念。大珠三角有兩個不同的概念,一指珠三角和港澳,另一是指粵港澳。目前通常所說的大珠三角就是指廣東、香港、澳門三地構成的區(qū)域。2003年,提出了泛珠三角的概念,包括福建、江西、廣西、海南、湖南、四川、云南、貴州和廣東9省區(qū),以及香港、澳門2個特別行政區(qū),簡稱“9+2”。
[模擬訓練]
閱讀以下材料,回答相關問題。
材料1:受美國次貸危機影響,金融風暴席卷全球,各國經濟迅速滑落。自2008下半年以來,我國出口額明顯下降,尤其今年2月份我國外貿進出口總值為1 249億美元,同比下降24.9%。其中出口649億美元,下降25.7%;進口600.5億美元,下降24.1%。
材料2:據《珠江三角洲地區(qū)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08─2020)》,珠三角將與港澳共同打造亞太地區(qū)最具活力和國際競爭力的城市群。按照規(guī)劃,到2020年,基本建立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形成以現代服務業(yè)和先進制造業(yè)為主的產業(yè)結構;形成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科技創(chuàng)新能力;形成全體人民和諧相處的局面;形成粵港澳三地分工合作、優(yōu)勢互補、全球最具核心競爭力的大都市圈之一。
材料3:據廣東2009年重點建設項目計劃,總投資726億元的港珠澳大橋將爭取今年年底開工。大橋主體工程采用橋隧組合方式,全長約29.6千米,其中海底隧道長約6.75千米。以公路橋的形式串起“香港、珠海、澳門”三個城市圈,設計行車時速每小時100千米。建成通車后,開車從香港到珠海的時間將由以前的3個多小時縮減為半個多小時。
材料4:在2009年3月份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溫總理指出:繼續(xù)實施局部發(fā)達地區(qū)率先發(fā)展的區(qū)域發(fā)展總體戰(zhàn)略,促進區(qū)域協(xié)調發(fā)展。各經濟特區(qū)、上海浦東新區(qū)、天津濱海新區(qū)要繼續(xù)當好改革開放排頭兵。全力支持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qū)積極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保持繁榮穩(wěn)定。進一步加強內地與港澳的合作深度和廣度。加快推動港珠澳大橋、港深機場鐵路、廣深港高速鐵路等基礎設施建設。擴大內地服務業(yè)對港澳的開放。采取有效措施支持港澳在內地企業(yè)特別是中小企業(yè)的發(fā)展,緩解經營困難。
(1)廣東省曾是我國商品糧的生產大省,目前卻成為我國糧食輸入地區(qū)之一。影響本區(qū)農業(yè)結構調整的主要因素是:
A.氣候 B.地形 C.市場 D.交通
(2)根據各地工業(yè)結構,受次貸危機影響最大的經濟區(qū)是:
A.環(huán)渤海地區(qū) B.沿長江經濟帶
C.沿隴?!m新經濟帶
D.東部沿海經濟帶
(3)下列關于珠江口附近海水鹽度描述正確的是:
A.秋冬季節(jié)鹽度低
B.夏秋季節(jié)鹽度高
C.夏季等鹽度線凸向陸地
D.冬季等鹽度線凸向較高緯度
(4)應對此次金融危機的主要措施是:
①加大基礎投入,建設重點工程 ②調整產業(yè)結構,發(fā)展高科技產業(yè) ③制止企業(yè)并購重組,淘汰落后 ④扶持中小企業(yè),發(fā)展自主品牌 ⑤調整稅收政策,增加企業(yè)負擔 ⑥實施“家電下鄉(xiāng)”,擴大內需
A.①②④⑥ B.①④⑤⑥
C.②③④⑤ D.①④⑥③
(5)簡述泛珠三角地區(qū)經濟發(fā)展的區(qū)位優(yōu)勢和存在的主要問題。
(6)閱讀廣東省1998—2004年三大類支柱產業(yè)結構的變化趨勢表(表1),結合所學知識,試分析廣東工業(yè)結構的變化,并概述受其影響該地區(qū)工業(yè)區(qū)位因素的發(fā)展變化有哪些。
(7)簡述打造珠江三角洲地區(qū)城市群過程中可能出現哪些問題。
(8)閱讀圖3,試分析影響港珠澳大橋建設的主要區(qū)位因素。
參考答案:
(1)C (2)D (3)D (4)A (5)區(qū)位優(yōu)勢:位置優(yōu)越,臨近港澳及東南亞地區(qū);交通便利,鐵路、高速公路、海運和航空等,形成綜合運輸網絡;勞動力資源豐富;技術力量強,人才豐富;僑鄉(xiāng)多,處于開放前沿,便于吸引外資,資金充足;國家給予政策優(yōu)惠 存在的主要問題:資源、能源短缺;生態(tài)環(huán)境遭到破壞(水土流失、石漠化等);城市環(huán)境問題突出(6)工業(yè)結構的變化:新興產業(yè)占據主導地位,增加值比重持續(xù)增長;傳統(tǒng)產業(yè)所占增加值比重持續(xù)減少;潛力產業(yè)所占增加值比重呈增長趨勢 區(qū)位因素的發(fā)展變化:不僅需要大量的廉價勞動力,對高素質勞動力的需求增大;要求交通網絡更完善,對交通運力要求增大;對科技水平的要求提高;通信網絡完善(7)環(huán)境污染;交通擁擠;居住、就業(yè)困難、社會治安等問題(8)縮短港洙澳之間的交通,提高運輸效率,促進物流業(yè)發(fā)展;帶動珠三角地區(qū)旅游業(yè)發(fā)展;加強內部聯系,擴大交流;大橋跨越珠江口,先進的科學技術是保證;促進消費,擴大內需,加速區(qū)域開發(fā)。▲
郭慶彬/河北省邢臺市第五中學 (05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