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風華
摘要:“神七”航天文化傳播在國內(nèi)和國際都造成了重要影響。其國內(nèi)影響是它不同程度地啟示和改變了中國民眾的某些思想文化意識,其國際影響是它有效地宣傳和塑造了正面的中國國家形象?!吧衿摺焙教煳幕瘋鞑タ梢宰鳛槲覀冄芯课幕瘋鞑サ囊粋€典型案例。
關鍵詞:“神七”航天文化傳播國內(nèi)影響國際影響
2008年的崢嶸歲月,我們中國人經(jīng)歷了情感上的大悲大喜、大起大落,其中包括“神七”升空壯舉給我們帶來的欣喜、激動、榮耀和鼓舞?!吧衿摺碧罩闷鋵嵰彩呛教煳幕?,在我們仔細品味和深入挖掘“神七”航天文化的豐富內(nèi)涵之后,全面、科學地思考和闡釋“神七”航天文化傳播的國內(nèi)和國際影響,尤其會讓我們感懷和受益。
“神七”的外太空體驗對于中國民眾的心靈世界具有巨大的沖擊效應。有網(wǎng)民這樣描寫:當中國人第一次在太空行走時,就不僅是將身體投放到一個開放的空間,而且由于是實實在在地獲得一種在地球上絕無可能獲得的體驗,這樣的體驗將沖擊十幾億的中國人。在進一步豐富了全人類的經(jīng)驗之外,更第一次豐富了中國人的生存體驗。并由此開放中國人的心靈世界,將中國人的目光和思想引向遙遠的星空和未來,這不能不說是極富象征意味和里程碑式的意義。這種說法符合事實,代表了廣泛的中國民眾輿論?!吧衿摺焙教煳幕瘋鞑サ膰鴥?nèi)影響主要表現(xiàn)是:它在三個方面不同程度地啟示和改變了中國民眾的某些思想文化意識。
“神七”航天文化傳播促進了中國民眾全面、本真的科學文化精神的形成
重溫并延續(xù)了中國科學文化的歷史傳統(tǒng)。中國的科學理性精神長期遭到以儒家倫理道德文化為主的傳統(tǒng)文化的貶斥,從而使中國的統(tǒng)治階層和普通民眾都形成了根深蒂固的輕視科學技術和文化的傳統(tǒng)觀念,即所謂的“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德成而上藝成而下”。雖然現(xiàn)代社會中科學文化原來的這種末流和附庸的地位和處境得到了根本的改變,但是,要使科學文化精神在中國深入人心。并且牢牢根植于我們民族的文化土壤之中,可謂任重而道遠。
“神七”航天員公寓取名“問天閣”,令人自然聯(lián)想到屈原的名作《天問》。據(jù)王逸《楚辭章句》中說:“何不言‘問天?天尊不可問,故曰‘天問也。”據(jù)此,“天問”相當于“問天”?!啊短靻枴芳畜w現(xiàn)了屈原大膽質(zhì)疑、勇于探索、追求真理的科學精神,《天問》應是中國科學史上的開山之作、不朽之作?!彪m然與倫理道德追求的中國文化傳統(tǒng)相比,《天問》所代表的科學理性追求的文化傳統(tǒng)在中國長期處于一種隱性、弱勢的態(tài)勢和地位,但是其根脈綿延不斷,其聲音雖微弱卻頑強。因為《天問》對先秦天道觀的懷疑和抨擊,是中國思想史上的一個經(jīng)典文本,所以成為中國文化中的“另類作品”和中國文化的一個典型的“文化符號”,對中國文化的發(fā)展有著巨大的影響?!吧衿摺焙教煳幕販夭⒀永m(xù)了中國科學文化的歷史傳統(tǒng),成為中國科學文化精神薪盡火傳、一脈相承的當今時代的促進力量。
促成并推動了科學文化精神的宣傳教育。“神七”引發(fā)了中國全民科普運動和全國科技熱潮,增強了全國的科技氛圍,讓中國民眾更切實地感受科技魅力,更樂于接受科普教育,從而有利于提高中國民眾的科學素養(yǎng)。并且,“神七”科學文化精神的宣傳教育不僅限于自然科學領域,有報道指出:如何將“神七”代表的科學精神“著陸到中國官方的行政管理工作和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則是‘神七成功后中國最大的挑戰(zhàn)”。“‘神七將‘夸父追日的民族精神,融于科技推動社會進步的文明大同中?!薄吧衿摺焙教煳幕瘋鞑コ蔀榭茖W文化精神宣傳教育的絕佳途徑,促成并推動了這場卓有成效的全民性的科學文化精神宣傳教育,從而在擴大科學文化精神對中國民眾影響的深度和廣度、增強中國民眾的科學文化意識等方面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明確并突出了超越“科學主義”的科學文化精神的重要意義。單純的“科學主義”是指這樣一種思想傾向:把科學局部的知識理論視為人類全部的知識理論,把科學的相對真理視為絕對真理,并傲慢地認為科學(尤其是自然科學)以外的其他學問和領域都沒有研究的必要。把科學(尤其是自然科學)視為解決人類一切問題的萬能鑰匙。
“神七”明確并突出了全面、本真的科學文化精神的重要意義,它是與人文精神相結合、超越單純的“科學主義”的。以“神七”為代表的中國航天飛船在太空領域的奮勇進軍,昭示了中國人用智慧征服未知世界的決心和勇氣,是一種科學進取精神的體現(xiàn)。但是,“神七”的航天文化表明:宇宙太過博大。迄今人類科學的認識以及智能、體能又非常有限,人類的航天活動并非完全能夠征服宇宙,并非簡單地打造“人定勝天”的科技傳奇。對天(宇宙)的尊崇和敬畏是中國重要的歷史文化傳統(tǒng),有關“神七”的一些報道就此進行了深刻的文化反思,體現(xiàn)了“神七”航天文化睿智、嚴肅和深厚的科學理性精神。例如,“對于宇宙,我們應有一種敬畏感?!靻柧秃芯次分?,‘問天更離不開敬畏之心。有敬畏,才會尊重科學而不蠻干。敬畏就是‘我渺小,它偉大,人類已經(jīng)認識到,無論是對自然、對環(huán)境,還是對地球、對宇宙,懷有敬畏感是多么重要。”“神七”這種全面、本真的科學文化精神有利于使中國民眾正視關愛和敬畏天地自然之心欠缺的現(xiàn)實狀況,揭示出在人與天地自然的關系中,人類由于高度自負而產(chǎn)生的文明精神與知識傳統(tǒng)的偏頗和狹隘,提醒中國民眾保持尊重科學與在心靈世界中恢復對“天”的敬晨的統(tǒng)一。
“神七”航天文化傳播向中國民眾彰顯了積極、健康的大國國民心態(tài)
彰顯了自信、從容的大國國民心態(tài)。此次“神七”飛天,從發(fā)射前準備到太空翱翔,大量使用了媒體現(xiàn)場直播的方式?,F(xiàn)場直播把“神七”的活動第一時間原汁原味向世界傳播,有關“神七”的一切幾乎都處于完全公開透明之中,始終置于世界公眾的注視之下。并且在此次“神七”的新聞宣傳活動中,東風航天城第一次對海外媒體開放,“神舟”系列載人航天飛行任務第一次向海外媒體開放。公開透明既是一種文明,也是一種力量?!吧衿摺憋w天全程透明公開,向中國民眾彰顯了自信、從容的大國國民心態(tài)。
彰顯了寬廣、博大的大國國民心態(tài)。中華文明自古就有一個世界主義的傳統(tǒng),并且中華文明之世界主義具有宇宙主義、和平主義、文化主義、不反國家主義和個人主義等四大特征。
中華飛天第一人楊利偉說:“在出征儀式上,當我走出問天閣、回頭揮手的時候,眼睛里是含著淚水的。我真切地感到,國家給了我力量,讓我義無反顧勇往直前。飛船入軌后,當我從太空中看到地球,又是另外一種震撼——把近10噸重的東西弄到距離地球幾百公里外的地方飛行,這凝聚了人類的共同智慧,我的背后是整個人類社會、整個地球為我作支撐?!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