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獻軍
在具體的作文教學實踐當中,筆者發(fā)現很多中學生存在著“怕寫”作文的心理傾向。如何讓學生去“怕”,筆者認為最根本的一點是要激勵學生在作文過程中培養(yǎng)成功的寫作心理。具體做法是:一個結合、兩面激勵、三向思維、四種習慣。
一個結合,就是指在作文教學中把聽、說、讀、想、寫結合成一個整體,克服寫的單調,打破寫的畏難情緒。具體做法有三種:首先,讀范文、說范文,寫一篇作文。如學了季羨林先生的《成功》時,我在引導學生從內容到形式展開議論的基礎上,讓學生也寫一篇《再談成功》的命題作文。這是一文一議一寫的單一練習。有時也可以讀幾篇范文,綜合討論幾篇范文,再寫一篇作文。如學習了魯迅先生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社戲》《孔乙己》《故鄉(xiāng)》和阿累寫的《一面》等課文后,展示有關魯迅先生的圖片,講魯迅先生的故事,讓大家聯系起來綜合討論一番,然后作命題作文《我心目中的魯迅》。這是師生教學互動的綜合訓練。其次,讀同學的佳作,議同學的作文,然后自己學寫一篇作文??慈思业淖魑?容易發(fā)現優(yōu)劣長短,從中得到借鑒,受到啟發(fā)。在議論中既可學人之長,補己之短,又可以己之長助人之短。這是生生思維互動、知識遷移的實踐。第三,讀自己的習作,讓大家來議,然后修改或重寫。實踐證明,以“聽、說、讀、想、寫” 的結合自然地導出“寫”的能力,有效地將學生作文中的惰性心理轉化為積極心理,就能克服學生作文時“眼高手低”、怕寫厭改的畏難情緒。
兩面激勵,就是指從兩個方面去激勵學生作文,即一激勵學生“表現”的心理,二激勵學生“成功”的心理。每次作文后,一方面,我總是認真選擇優(yōu)秀的作文,或當眾宣讀講評,或打印傳閱,或推薦投稿,或在班刊出版;另一方面,我嚴格按照學號對每一位同學的作文進行點評,做到盡量挖掘學生作文的優(yōu)點和亮點。在多方面的激勵下,學生的課堂作文不再是被動地苦熬,課外練筆、報刊投稿也成了學生的樂趣和愛好。多年的寫作教學經驗告訴我們,在寫作教學中激勵學生“表現”,不斷創(chuàng)設成功的寫作體驗,不僅要激勵作文成績較好的學生找出自己的“敗筆”,踏著“敗筆”不斷前進,而且要善于從成績較差的同學的作文里發(fā)現寶石,讓他們也在成功中奮起。我實行多層次全方位的激勵,設立優(yōu)秀作文獎和作文進步獎,設立題材創(chuàng)新獎和題目新穎獎,設立美工獎和書法獎,讓不同層次和不同特長的學生“跳一跳”,都能摘到屬于自已的“蘋果”。
三向思維,就是讓創(chuàng)造思維進入學生構思行文的三種思維。即培養(yǎng)學生的現實性思維、想象性思維和辯證性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現實性思維,就是引導學生開拓自已的社會視野,要求學生“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事事都與自己的筆端聯系起來。讓學生接觸社會有兩條途徑:一是開設“班級新聞聯播”平臺,通過多讀報刊、聽廣播、看電視和互聯網,讓學生間接地開拓自己的思維視野。二是開展“社會綜合實踐”活動,努力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生有目的地去接觸社會,在活動中不斷增加各種鮮活的社會體驗。我們結合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活動,組織學生深入社會,如走進柳鋼、上汽五菱和兩面針等國有大中型企業(yè);走訪社會主義新農村,播種花生、收獲花生;編寫《班史》,編寫班刊等,讓同學們有實踐的機會,有直觀具體的社會認識。
在作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性思維,給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是十分重要的。結合課文教學,可以引導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不斷培養(yǎng)自己的想象力。如在教授完《我的叔叔于勒》之后,我適時引導學生發(fā)揮想象:假如于勒叔叔發(fā)了財回到了菲利普家,那么小說的結局將會如何?學生們對這樣的思維訓練是極為感興趣的。同時,我還在平時的作文訓練中,有意識地加強這方面的能力訓練。如讓大家暢想《20年后的聚會》和《我最喜歡的校園設計》等。這樣有針對性的訓練,使大家原有的那種無可落筆、無從落筆的為難情緒一掃而光,感到筆下有寫不完的東西。
學生作文中最困難的一點,就是如何寫得“深”和“新”,這是作文應力求達到的境界。培養(yǎng)學生的辯證思維能力,有助于從根本上解決這一難題。我一方面利用成語或詞語作為思維材料,訓練學生用辯證觀點進行辨析;另一方面我也通過課堂教學,要求學生分別覓取典型事例,用全面的、發(fā)展的觀點對文中的人物和主要事件進行分析,從而養(yǎng)成辯證思考、全面看問題的好習慣。此外,在作文命題時也有意識地從訓練辯證思維方面考慮。如在寫作《距離》這類抽象的作文時,我就會通過辯證的思維訓練,指導學生透過現象,深挖本質,敢于創(chuàng)新,不拘陳說,把創(chuàng)造性思維融入自己的寫作領域,這樣文章就有深度、有新意了。
四種習慣就是閱讀、觀察和積累材料的習慣,當堂完成的快速習慣,持之以恒的寫作修改習慣,書寫清楚、格式整齊的行文習慣。習慣成自然,如果能把這些習慣培養(yǎng)好,學生的寫作質量就會逐步提高。
總之,在作文教學中必須掌握中學生的心理特點,讓他們有成功的追求和成功的心理沖動,才能激活他們內在的成功因素,寫出各類出色的好文章。
(責編李新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