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英學
【摘要】對外語失去信心、懶惰厭學,這是一種惰性因素,導致學生學習非常被動。在教學過程中英語教師要著力將妨礙學生進步的惰性因素轉化為活性因素。
【關鍵詞】英語教學惰性因素活性因素
在談到英語教學時,教師們常抱怨,部分學生對英語學習不感興趣,表現(xiàn)在課堂上就是懶動手動腦,不專心聽課,看別的書,心不在焉。這些現(xiàn)象確實給外語教學造成被動局面。對英語學習采取消極的態(tài)度,是一種不良傾向,教師在教學上不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就會產生惡性循環(huán)。
對外語失去信心、懶惰厭學,這是一種惰性因素,產生惰性因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觀原因是學生基礎知識的差異,基礎較差的學生感到越學越難學,成績老是上不去,于是產生悲觀情緒,最后干脆放棄了這門學科??陀^原因就是教學者沒能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教學簡單化、模式化,課堂教學不活躍,學生感到枯燥和厭煩。因此,要提高教學質量,不但要優(yōu)化課堂教學,而且還要把教與學中的惰性因素轉化為活性因素,以下是筆者的幾點做法和體會。
一、 熱情幫助,鼓勵上進
學困生普遍記憶力不如別人,對日益繁重的課程越來越難以適應,學習成績不但保持不了原有水平,而且每況愈下,因而產生自卑感。我們仔細分析一些在學習上存在困難的學生,大多是缺乏正確的學習方法。如果對這部分學生進行精神上的安慰和方法上的指導,他們的學習完全可以跟上來。對待學習英語有困難的學生,我們對他們的每一個細微的進步都應給予肯定和支持,多鼓勵,少斥責,多關心,少冷落。
二、 精心設計,優(yōu)化課堂教學
假如老師的課堂教學死板,課堂教學成為“填鴨式”的滿堂灌,勢必造成學生對課堂知識的“消化不良”,主動性和積極性調動不起來,對學習產生厭倦那就是遲早的事了。要想上好一節(jié)課,除了內容要精心設計、寓知識點于精講多練之中外,老師的教學意圖要明晰, 教學過程要緊湊合理,包括板書設計、口頭問答、動筆訓練等過程。教師要正確處理主導和主體的關系,教師要起到主導作用,學生也要進入角色,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這樣課堂才會生動活潑,才能有效提高教學效率。
例如在講授被動語態(tài)時,教師可以簡明扼要地交待被動語態(tài)的結構,闡明在語言的實際應用中主動語態(tài)與被動語態(tài)都被廣泛地應用。當謂語表示一個動作時(使用及物動詞),主語與謂語的關系有主動關系與被動關系;主語是動作的執(zhí)行者時,謂語形式稱作主動語態(tài);主語是動作的承受者時,謂語形式稱作被動語態(tài),其結構為“助動詞be+過去分詞”。此時要提醒學生注意:根據(jù)句子的需要,助動詞be有時態(tài)的變化并且與主語在人稱和單復數(shù)上取得一致。
在漢語中“被”表示被動結構,如“黑板被擦干凈了”“他的手表被弄丟了”。而英語中沒有相應的“被”字譯法,因此必須在謂語上表現(xiàn)出被動:“The blackboard is cleaned. This watch is lost by him.”學生掌握句子結構后,就布置每人用學過的詞匯隨意造一個被動句??上茸寣W生議論,人人動腦,將他們的思維調動起來,課堂變得活躍。通過練習,絕大部分學生都掌握了被動語態(tài),課堂的精講多練,主導與主體活動充分體現(xiàn)出來,學生的積極性調動了,興趣變濃了,而且學生自己所造的句子新奇,不受死記硬背的約束。當學生情緒高漲時,教師應特別注意鼓勵學生,多肯定后進生所造的句子。為了鞏固本節(jié)課知識點,還要布置用被動語態(tài)做漢譯英的課外作業(yè),并及時講評,修正錯誤。
三、 集體輔導與個別輔導相結合
輔導的目的是彌補學生知識和技能方面的缺陷。教師要采用集體輔導和個別輔導相結合的辦法來解決。知識和技能缺陷在學困生中普遍存在,造成這種缺陷的原因是千差萬別的,但不可否認的是有時教師對某個語法知識的講解不清楚或太抽象,造成大部分學生都難以理解,這時須用集體輔導的形式進行彌補。對于學習目的不明確,基礎知識不扎實的學生,則要對他們進行個別輔導。有些學生是缺乏掌握新知識的積極性,學習的每一步都要靠外力來推動,每當遇到困難,總是退縮不前。他們對所學的知識理解不了,也提不出任何問題,漸漸地產生了厭學情緒。因此,對這部分學生教師要了解他們的缺陷所在,顧及他們的個性差別,有針對性地制訂具體的輔導計劃。
此外,個別輔導的方法還適用于成績穩(wěn)定、學習興趣濃厚的尖子生,這類學生學習主動性高,有一定的自學能力,知識與技能掌握得較好,他們在自學中遇到的新問題也較多,為了滿足這類學生的求知欲,教師應及時了解他們的學習進度和對知識掌握的程度,為他們解決自學中遇到的困難,若有必要還應提供相應的課外材料供他們閱讀。
通過集體與個別輔導相結合,既能解決大多數(shù)學生普遍的知識缺陷,又能照顧到尖子生對知識不滿足和后進生的“消化不良”現(xiàn)象,以彌補課堂教學不足之處,同時起到調動學生學習外語積極性的作用。
(責編黃鴻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