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立秀
腦卒中是一種突然起病的腦部循環(huán)障礙性疾病,表現(xiàn)為局灶性神經(jīng)功能缺失,甚至伴發(fā)意識障礙,又稱腦血管意外或中風。腦卒中是神經(jīng)科常見的急癥,多在中年以上發(fā)病,世界上腦卒中死亡率很高,僅次于心肌梗死和癌癥,居第三位,具有三高一多的特點,即患病率高,致殘率高,死亡率高和合并癥多。腦卒中并發(fā)癥增加了患者的經(jīng)濟負擔延長了治療效果。嚴密觀察及護理對早預防、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并發(fā)癥,減輕患者病痛起到了重要作用。
1 臨床資料
黑龍江省雞東縣向陽鎮(zhèn)中心衛(wèi)生院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共收治40例腦卒中患者,其中出血性卒中16例。發(fā)生并發(fā)癥的有20例,男12例,女8例,其中出現(xiàn)腦疝的患者有3例,肺部感染患者有8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有5例,褥瘡患者1例,同時出現(xiàn)3種并發(fā)癥的患者有3例?,F(xiàn)將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2 腦疝的觀察和護理
2.1 觀察 嚴密觀察生命體征、神志、瞳孔的變化,有無劇烈頭痛、嘔吐、煩躁等腦疝的前驅癥狀。
2.2 護理
2.2.1 隨時監(jiān)測生命體征,觀察雙側瞳孔是否等大,光反射是否靈敏,并注意患者有無劇烈頭痛,頻繁嘔吐、煩躁不安、意識障礙加重、血壓升高、脈搏先快后慢、呼吸先快后慢而不規(guī)則,提示有腦疝的可能,應立即通知醫(yī)生,建立靜脈通路,遵醫(yī)囑給脫水降顱壓藥物,以減輕腦水腫,降低顱內壓。
2.2.2 急性期避免不必要的搬動,并取半臥位,頭偏向一側,翻身動作要緩慢。
2.2.3 減少探視者,以免患者情緒波動而增高顱內壓,引起腦疝形成。
2.2.4 便秘者適當給予口服復方蘆薈膠囊或使用開塞露,保持大便通暢,避免用力排便引起腦疝形成。
2.2.5 按時用脫水降顱壓藥及利尿劑。
2.2.6 床旁備急救藥品及器械,如呼吸機、吸痰器等。
3 感染的觀察及護理
3.1 觀察 觀察患者有無咳嗽、咳痰、呼吸困難、喘息等。
3.2 護理
3.2.1 保持室內溫度18~22℃,相對濕度50%~60%,室內空氣新鮮,每日開窗通風2~3次,每次20~30 min,并定期空氣消毒,注意保暖以免感冒。
3.2.2 限制探視及陪護人員,以預防交叉感染。
3.2.3 保持口腔衛(wèi)生,每日口腔護理2~3次,并隨時清除口腔內分泌物,防止誤吸。
3.2.4 患者進食水嗆咳,應早期下胃管,給予鼻飼食物,以免嗆咳引起墜積性肺炎的發(fā)生。
3.2.5 按醫(yī)囑給予預防抗生素。
3.2.6 每次翻身時給予叩背利于痰液的排出。
4 消化道出血的觀察及護理
4.1 觀察 嚴密觀察大便及嘔吐物、胃內容物的顏色及性狀。
4.2 護理
4.2.1 早期進流食,不能進食的患者下胃管,以免應激性潰瘍的發(fā)生。
4.2.2 隨時觀察嘔吐物、胃內容物以及大便的顏色、量,有無咖啡色及黑色樣改變,并隨時做潛血實驗。
4.2.3 如有上消化道出血應禁食,并觀察血壓、脈搏的變化,按醫(yī)囑給予止血藥物。
4.2.4 使用胃管的患者每次鼻飼前抽取胃液并觀察。
5 褥瘡的觀察及護理
5.1 觀察 密切觀察骨隆突處皮膚有無紅、腫、破潰。
5.2 護理
5.2.1 床單以保持清潔、干燥、平整、無顆粒,如大小便及嘔吐物污染時隨時更換。
5.2.2 協(xié)助患者2 h翻身一次,骨隆突明顯的患者1~1.5 h翻身一次,翻身時動作要輕,以免拖、拉等動作。每次翻身后按摩骨突出部位。必要時用氣圈、空氣床等。
5.2.3 給予高營養(yǎng)飲食,增加營養(yǎng),保持皮膚彈性,減少褥瘡發(fā)生。
5.2.4 患者如出現(xiàn)褥瘡及時給予處理。皮膚紅腫時給予局部按摩。勤翻身,減少壓迫局部皮膚。皮膚破潰時,涂碘伏或濕潤燒傷膏等藥物或與醫(yī)生聯(lián)系及時處理。
6 水電解質紊亂的觀察及護理
6.1 觀察 定期檢驗電解質,觀察尿量。
6.2 護理
6.2.1 應用脫水降顱壓或利尿藥期間嚴密觀察尿量,并記錄24 h出入量。
6.2.2 觀察皮膚彈性,必要時按醫(yī)囑補充液體量。
6.2.3 昏迷或進食嗆咳的患者給予鼻飼流食。
6.2.4 定期采血做電解質化驗,及時糾正電解質和酸堿失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