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振英
書法是研究寫字藝術,美術是研究造型藝術。學習書法和美術應注意四字學習法,即觀、臨、養(yǎng)、悟。
所謂“觀”,即科學的觀察方法和高水平的觀察能力。要想提高觀察能力,必須有意識地進行訓練。也就是多看。這個看不是普通地看別人的作品或客觀事物。要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隨時隨地用畫家的眼光觀察和分析自然界的一切可視形象和超出自然的想象形象。學會比較和鑒別,領會不同形象的特征,逐步加深對各種形象特征的認識、理解和記憶。如:觀察一組靜物,不僅要定點觀察,而且應該移動自己的位置,要從各個角度去全面觀察。盡量使自己明確對象的整體及其主要特征,做到心中有數(shù),胸有成竹。最好閉起眼睛,腦海中出現(xiàn)完整形象。讓客觀事物在腦中打下印記,留有一點,久而久之必大有益處。凡事多注意,把有用的、美的事物的形狀記住。
再就是觀察作品,把別人作品的神把握住??醋髌芬炊⒖赐?、看出門道來。如學書法時,就要經(jīng)?!跋唷弊痔?,把字帖中那些字的筋、骨、勢看出來,默記在心,繼而仿寫、對照,不斷進取。
“臨”,是根據(jù)選擇的對象寫在紙上,即臨摹作品。再現(xiàn)別人的東西是不可能的,即使畫的一樣,也不可能說是好作品。這個“臨”,雖然是照別人的作品臨摹,但是要把別人總結的方法、經(jīng)驗接受下來,繼承吸收,丟掉自己認為不合適的東西。再就是寫生,對平時觀察到的印象突出的形象進行描寫或回憶默寫。這種練習方法是更理想、效果更好的學習方法。
所謂“養(yǎng)”,指養(yǎng)分吸收,也就是說消化吸收的過程。把別人的知識經(jīng)驗變?yōu)樽约旱闹R需要。即看懂別人的作品,把握規(guī)律,找出竅門,記住它,能隨心所欲地利用。再一點,是從客觀事物中多吸收養(yǎng)分,也就是鑒賞美。學習書法就要正確認識和掌握漢字結構美化的原則,同時熟練地掌握用筆書寫的技巧方法。在腦海中多打一點印記,形成創(chuàng)作知識網(wǎng)絡。這樣,創(chuàng)作起來就有意在筆先的效果。
最后談“悟”。顧名思義,“悟”即覺悟,悟出的意思。藝術教師說“悟”即靈感。人們大腦中的知識是一個點一個點組成的網(wǎng),當遇到困難時知識的網(wǎng)中每一個有關的有用的點都在為他服務,為他用力。當所有的知識點連成一線,線又縱橫交錯并發(fā)生共振時,這個問題即通了,也就是靈感來了。如在畫風景時,應用“搜盡奇峰打草稿”的方法來默寫,而不是“面對奇峰打草稿”的寫生方法。創(chuàng)作風景畫應注意發(fā)現(xiàn)形象的本真性情。經(jīng)過思考、去粗取精,創(chuàng)作時,達到“閉目如在目前,放筆如在筆底”,即可創(chuàng)作出好的作品。在這里應強調(diào)一點,靈感是不會光臨懶漢的。因為懶漢的腦中知識點很少,不能形成網(wǎng)絡,就是再敲,也不能發(fā)生共振,也就是理解不了,悟不出其中的道理。所以無論創(chuàng)作什么作品,和學習別的知識一樣,要努力,靈感就會到來。拿漢字來說,每個漢字就像一副圖畫,尤其像裝飾圖案,因此,我國書法家說“字”和“畫”不分家,故而要學好書法,則跟學好繪畫一樣,先學習基本功,鍛煉自己的手和腦,再進而學習結構及其技巧方法。在學習中領悟,靈感即會不斷涌現(xiàn),就容易創(chuàng)作出理想的作品。
“悟”中的另一方面,是從客觀事物的變化中悟出其中的道理。應用在創(chuàng)作上,如看到打球,受到啟發(fā),想到毛筆不能握得太緊,握緊了的力是用在筆上了,并不一定用在作品上,要是能恰如其分,四兩撥千斤,那么就會事半功倍。人用力少,效果卻好。如在畫風景時,畫遠處的樹,可以概括為一點,在畫時就像打球那樣,在筆接觸紙的一剎那猛地一點,然后迅速向下一帶而過,即畫成一個漂亮的“個”字點。畫點在分布時也要分組,有梳有密,有的地方看似一堆,有的地方只有幾個,非常醒目。
同樣,練習書法作品既要在練中領悟出運筆方面的輕、重、快、慢等書寫動作技巧,又要明確結構部位的具體形狀。如寫“懸針豎”要做到出峰、收筆勁挺有力,運筆時腕指協(xié)調(diào),速度較快。寫撇要做到直撇迅猛,弧撇舒展,其弧撇的巧勁在于上半部行筆較緩,下半部伸向左下角盡勢撇出,行筆較快。這就是受客觀事物啟發(fā)而悟出道理之一斑,即運用靈活的方法進行學習創(chuàng)作。
請各位喜愛創(chuàng)作書法美術作品的朋友,不妨試一試用以上方法進行創(chuàng)作。只要勇于實踐,善于學習,不斷積累和總結經(jīng)驗,堅持不懈,即可在不久的將來,創(chuàng)作出自己滿意的作品。
(作者單位:山東省高密市姜莊鎮(zhèn)仁和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