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永梅
窖藏 儲藏前,應(yīng)對舊窖窖底及窖身噴2.5%多菌靈或40%甲基托布津400~500倍液進行消毒。窖底鋪1層細土,每儲25~30厘米厚的荸薺,撒上1層干細土,如此每儲1層荸薺撒1層土直至儲藏的荸薺離窖口僅有20厘米寬為止,然后用干細土填口,再用30厘米厚的泥土將頂封成饅頭形,并蓋過窖口、拍實。
缸藏 將荸薺去除泥土和雜物,在地上攤晾12~15天,放入干燥、通風(fēng)處的陶缸內(nèi),先將缸用硫磺粉(按缸容積每立方米10~15克的用量)或2%福爾馬林溶液熏蒸24小時消毒,再放入攤晾好的荸薺,蓋嚴缸蓋即可。每缸儲80~100千克。儲藏前期呼吸旺盛,應(yīng)把缸蓋揭開,散發(fā)水分;冬季氣溫低,缸內(nèi)須覆蓋1層稻草保溫;陰雨天氣濕度大,及時揭蓋排濕;炎熱高溫天氣,及時加蓋以防干腐。每隔25~30天翻動檢查1次。此法可儲荸薺半年以上。
沙藏 選擇地勢高、干燥、涼爽、溫度變化較小、干凈的室內(nèi),四周用尼龍編織布圍住,底層鋪1層塑料薄膜,上鋪1層粗沙,然后采取堆碼1層荸薺鋪1層沙的方法,直至堆高接近1米為止。堆好后蓋1層尼龍編織布,冬季加蓋稻草封頂。
堆藏 選擇室內(nèi)陰涼的土質(zhì)地面,面積可據(jù)儲藏數(shù)量而定。先在地面鋪1層干細土,四周用席子圍好,或者用磚砌成池狀,然后碼1層荸薺蓋1層干細土,堆高不超過1米,上面蓋干細土和稻草,最后用濕泥將堆頂和周圍全部涂封。
壘藏 將荸薺去土、晾干,用有內(nèi)膜的清潔尼龍編織袋裝好,然后一包一包地壘堆,堆完后在表層蓋1層細沙,最后用薄膜封堆過冬。氣溫高、濕度大時可掀開薄膜散熱。
溶液保鮮 將荸薺去雜清洗后迅速浸入次氯酸鈉溶液中儲藏。在溫度0~2℃、相對濕度90%~100%的條件下,可保鮮10個月;在溫度5℃以下,可保鮮6~8個月。
(作者聯(lián)系地址:湖南省益陽市赫山區(qū)青年路295號蔬菜局 郵編:41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