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彩萍 羅茂珍
偏關(guān)縣新關(guān)鎮(zhèn)馬家埝村從70年代開始發(fā)展旱地葡萄生產(chǎn),2003年起在總結(jié)過去栽培技術(shù)的基礎(chǔ)上,采取了集雨增溫綜合栽培配套技術(shù),取得了顯著的經(jīng)濟效益,使旱地葡萄栽培實現(xiàn)了第1年定植,第2年結(jié)果,第3年667 m2(畝)產(chǎn)300 kg,第4年達600 kg以上。
1科學栽植
旱地葡萄栽培要充分利用場面、道路和鋪地膜、打土埂、打旱井等措施,集聚雨水增加葡萄生長期水分。并采取挖寬溝、集熟土、深施肥等技術(shù),創(chuàng)造良好的生長環(huán)境,促進葡萄加速生長。
1.1選好地形、架式、品種
園地要選擇在背風向陽靠圪塄或土崖為好,行向以東西走向為宜。定植溝距離圪塄1m,兩頭地邊空1.5 m。同時要根據(jù)地形條件、地塊大小結(jié)合品種,分別采取籬架和棚架栽培。單壁籬架采用2.5 m×1.0 m行株距,架高2m,向內(nèi)傾斜式,拉4道鐵絲構(gòu)成架面;棚架采用4.0 m×1.2 m行株距,架面長3.5 m,為后高1.5 m、前高2 m的傾斜式架面,用水泥支柱拉鐵絲,或用木棍搭棚架。
籬架選擇京亞、早黑寶、無核白雞心、無核早紅等生長勢中庸的優(yōu)良品種;棚架選擇美人指、紅提等生長勢強、抗旱豐產(chǎn)的優(yōu)良品種。于4月下旬至5月上旬并根據(jù)土壤墑情或下雨后搶墑挖溝栽植。
1.2挖寬溝,深施肥
定植溝深80 cm、寬100 cm,挖溝時要集中利用地面熟土,將地面熟土集中回填在溝內(nèi)。先挖定植溝面和北邊共2 m寬的表面30 cm厚的熟土,將熟土放在南邊,生土堆放在挖去熟土的北邊,挖至80 cm深時底部翻虛?;靥顣r溝底放人腐爛的秸稈或落葉、雜草及場面丟棄的漚雜質(zhì),厚20 cm,并將定植溝南邊用镢頭從下至上裁寬20 cm,蓋住秸稈踩實,形成寬1.2 m的定植溝。株施農(nóng)肥25~50 kg,用南邊的熟土和未挖地面熟土與肥料3:1或4:1拌勻,回填至距溝面20 cm時,將溝面攤平邊填邊踩。
1.3保濕節(jié)水栽植
1)修剪苗木并使其吸足水分。苗木栽植前要根系修剪,去掉殘樁,根據(jù)苗木強弱,留3~5芽剪截,并用清水浸泡一晝夜,或?qū)⒚缒狙b入麻袋或編織袋內(nèi)灑足水分,堆放在溫度較高的室內(nèi)2~3 d(天)期間要勤灑水使苗木充分吸足水分。栽植時苗木打泥漿栽植。
2)溝內(nèi)挖小坑栽植。在定植溝內(nèi)按計劃好的株距,根據(jù)苗木根系大小挖坑。按株施尿素或磷酸二銨50 g的量與挖出的肥土拌勻。栽時將苗距溝北邊50 cm、南邊70 cm放人坑內(nèi),使苗木根系舒展,用拌勻的肥土埋根,坑內(nèi)形成小土堆,使苗木向后及全行向一側(cè)傾斜60°(利于防寒埋土時彎曲)。然后澆半桶水,待水滲后再埋一層土,再澆半桶水,水滲后將坑邊濕土攏回,表面撒土輕踩。苗木不宜深埋,以原土痕跡以上5 cm為宜。
3)整溝、鋪膜與套袋。待溝內(nèi)苗木全部栽好后,用鐵鈀子整溝,使溝北面高于南面5 cm,將樹盤整成南低北高傾斜的鍋底狀,株與株之間呈圪梁。然后,覆蓋地膜,并給苗木套袋。袋寬7~15 cm,袋比苗長10 cm,袋內(nèi)用水浸濕,將袋套在苗木上,并用土壓好袋口。也可用濕土全埋苗木,厚度10~15 cm,樹盤四周高,中間低,有利于雨水集中滲入土壤中;北高南低有利于春季提高地面溫度,促進苗木生長。待苗木芽萌發(fā)展葉頂袋時,于下午或陰雨天取袋。
1.4打土埂增溫防風
苗木栽好后利用北邊挖出的生土打土埂,筑成高50 cm背風向陽的坡形矮土墻,營造“小氣候”土埂屏障,提高定植溝的地面溫度。同時可將后部攤成緩坡地,間作豆、瓜類等低稈作物,增加收入。
采用以上栽植方法,枝蔓生長強壯,當年生長量達1.5~2.8 m,莖粗1 cm以上。
2因勢修剪
旱地葡萄不管哪種架式,一律采取低干(至地面10 cm)或叢狀形主蔓式。在幼樹階段,籬架采取多主蔓(3~4個)扇形整枝,成形后改造成雙主蔓式,修剪采取結(jié)果蔓和更新蔓,回縮交替更新法;棚架幼樹期采取三主蔓整枝,成形后改造成“雙龍干”架式,修剪采取連續(xù)延伸促壯更新法。
2.1早定枝、遲摘心、活綁枝、疏底葉,促壯生長
1)定植當年生長期修剪。定植后苗木新梢長到了15~20 cm時進行定枝,每株留3~4個強壯的新梢作主蔓,其余新梢全部疏除,待新梢長到50 cm以上時插架綁縛固定新梢。對新梢上長出的副梢,采取“留一去二”的方法間疏,即從新梢基部距地面40 cm,留強壯的第1個副梢,以上第2、3個副梢從基部疏除,第4個保留,第5、6個剪除……依次類推。所保留的副梢一般間隔在20~30 cm之間,形成一左一右,均勻分布。主蔓長到2 m以上時摘心控長,8月上旬,對所有新梢和副梢摘心控制。同時將垂直綁縛的主蔓重新綁成傾斜狀,待主蔓及副梢長到20~30 cm時留3~4片葉摘心,等副梢再長到20 cm時留1~2片葉摘心。8月下旬,對生長期長的品種,間疏基部1 m以內(nèi)的葉片,隔一去一,并去掉衰老葉片,以達到通風透光促進枝蔓成熟。
2)定植當年冬剪。定植當年,在生長期修剪的基礎(chǔ)上,對長度在2 m以上的新梢留70~80 cm剪截;1.5~2.0 m的新梢留50~70 cm剪截;100~150 cm的新梢留4~6芽剪截;100cm以下的留3~4芽剪截;在同樣長的情況下采取長中短相結(jié)合或一長一短的技術(shù)修剪,調(diào)節(jié)生長與結(jié)果的關(guān)系。對主蔓上保留的副梢,視生長勢強弱留1~3芽剪截,副梢基部粗度達不到0.5 cm以上的從基部疏除。
2.2利用副梢,加速成形,早期豐產(chǎn)
定植后第2年,新梢長到10 cm左右時要在晚霜過后進行定枝,除去雙枝(芽)、弱枝(芽),留單枝、壯枝。
對延長蔓上的副梢,采用上年“留一去二”和3次摘心法處理。待延長蔓長到1.5 m以上時摘心控制,到8月上旬不管新梢長短一律全部進行摘心。同時將延長蔓傾斜綁縛,充實促壯副梢。
經(jīng)摘心控制,冬剪時延長更新枝可留50~70 cm剪截,疏除弱的結(jié)果枝,其余枝蔓根據(jù)生長勢留1~3芽剪截。
2.3合理留枝,減少主蔓,增強樹勢
葡萄成形后隨著枝量的增加,產(chǎn)量的提高,樹勢逐漸減弱,旱地葡萄靠降雨難以滿足多主蔓對水分的需求?;h架由小扇形向雙主蔓過渡,培養(yǎng)強主蔓,對待去除的主蔓適當增加枝果量,使其衰弱后從基部疏除,減小枝蔓密度,增強樹勢。主蔓出土上架時傾斜50°~60°綁縛,或彎曲主蔓綁縛,減弱上部生長勢,促進下部生長,并充分利用基部及中部的萌蘗枝或強旺枝,培養(yǎng)成新主蔓逐步取代原主蔓進行更新。
成齡后延長蔓上一般不留副梢,但對強壯枝和空間較大處,可留1~2個副梢。延長蔓長
到16片葉以上時摘心控制,結(jié)果枝在果穗前留6~8片葉摘心,摘心后長出的副梢留2~3片葉連續(xù)摘心控制。
冬季修剪,主蔓延長枝留40~50 cm剪截,其余枝留1、2、3芽剪截,回縮更新衰老的結(jié)果枝組,全樹留枝12個以上,留果穗6~8個,667m2(畝)產(chǎn)750 kg。
小棚架由三主蔓改造成“雙龍干”,延長蔓采取一年長、一年短交替剪截,留長30~50 cm,調(diào)節(jié)生長與結(jié)果。全樹留枝16個以上,果穗8~12個,667m2(畝)產(chǎn)量控制在650 kg。
3搶墑施肥,積雨灌水
3.1秋末挖坑施基肥
每年秋末葡萄防寒埋土前,抓住雨后墑情及時在葡萄株與株間,向外40 cm處挖深50 cm、長寬各40 cm的坑,株施腐熟的農(nóng)肥20 kg拌入果樹專用肥150 g,肥料與土混合施人坑內(nèi)20 cm以下,埋土踩實。也可采取灌茅糞,每坑灌入1茅勺,滲后埋坑。
3.2早春撒施肥料,深翻定植溝
第2年葡萄出土雨后深翻定植溝結(jié)合撒施農(nóng)肥,每株10 kg,并拌入尿素或磷酸二銨100 g,用鐵耙耙成四周高、中間低的鍋底狀,并及時覆蓋地膜。
3.3夏秋追噴速效肥
每年最少追施3次速效肥,第1次在花后,株追尿素或磷酸二銨30~50 g,距葡萄干30~40 cm處,用20 mm的鐵棍或捅火棍在地膜上不同的4個方位,扎深20~30 cm的4個孔,將尿素分別滴人4個孔內(nèi),用鐵壺灌水溶化,用土封好孔口。第2次在漿果澎大時,第3次在果實上色時,在雨后用同樣的方法追施。
3.4葉面噴肥
在新梢生長前期地上部,每隔15 d(天)噴1次0.5%尿素液。新梢生長旺盛期連噴3次以上0.3%磷酸二氫鉀,促進果實著色成熟和枝條充實。
3.5積雨灌水
要充分利用好道路、場面等硬地,整修好水道,下雨后做好積雨澆灌的準備。干旱時利用旱井或車拉水補足水分,倒在地膜上自行滲入。
4人工捕捉害蟲
旱地葡萄病蟲害較少,遇雨水多的年份有較輕的霜霉病發(fā)生,一般不會造成危害,噴打200倍的波爾多液即可控制。蟲害只有局部性少量的葡萄虎天蛾和蘋毛金龜子發(fā)生,無需噴藥,采取人工捕捉即可。
5分期埋土防寒
5.1埋土
埋土分3次進行。幼樹定植當年及旺樹,埋土應在當?shù)卦缢絹碇斑M行(偏關(guān)地區(qū)9月20日左右),對葡萄枝蔓剪留較長的輕輕彎倒,先埋一層土,以不露枝條為宜,或埋成土堆,以后可分2次逐漸加土。成齡樹,第1次埋土在“寒露”后“霜降”前的10月中旬,第2次在“立冬”時,第3次在“小雪”時大地封凍前進行。一般埋土厚度50 cm,每次加土15~20 cm,也可少埋一層土,覆蓋一層秸稈。
5.2去土
去土分3次進行。第1次去土可在“春分”后3月下旬進行,第2次在“清明”前,第3次在“谷雨”前4月15~20日。枝蔓出土具體時間以葡萄芽膨大萌發(fā)1 cm時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