婕 婕
調查顯示,脂肪肝的發(fā)生和超重、肥胖、高血壓、高脂血癥之間有明顯的相關性,與年齡、體質指數(shù)、血甘油三酯的濃度、血膽固醇的濃度呈明顯相關。
脂肪肝的發(fā)病有兩個高峰,即30~40歲和50歲以后。我國約有20%的人患上不同程度的脂肪肝,而30~40歲的人是“主力軍”,脂肪肝的預防工作相當重要。
不經意間,你的肝臟是否“胖”起來了?肝臟因何會發(fā)“胖”呢?肝臟主要參與內源性脂肪的合成與轉運,是參與糖類、脂類、蛋白質代謝的“化工廠”,而肝臟本身是不貯存脂肪的,其合成的脂肪會不時地運送到血液中。
但當人長期過多攝入高脂肪食物(如長期吃糖、淀粉類食物等),或體重過胖又缺乏運動,導致脂肪的攝入超過了肝臟的代謝能力時,容易使脂肪代謝紊亂,從而使脂肪細胞在肝內堆積,產生脂肪肝。
如果有下列問題,應該密切注意是否存在脂肪肝:
◆喜歡喝酒且經常飲酒
肝臟作為人體內的“化工廠”對酒精自然會起到解毒的作用,但如果過量飲酒時,肝臟就會進行超量的“排毒”工作,當肝臟承受不了時就會出現(xiàn)問題。酒精可造成肝臟細胞代謝紊亂,而且過多飲酒者食欲都會降低,導致食物中的膽堿攝入減少,而膽堿是清除甘油三脂的。膽堿少,甘油三酯的清除也減少,從而導致脂肪肝。
◆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可以引起脂肪肝。臨床研究發(fā)現(xiàn),約50%的脂肪肝患者也有糖尿病。
不只是糖尿病,很多病癥都可能引起脂肪肝。比如,柯興氏綜合癥、甲狀腺機能亢進、垂體前葉功能亢進、慢性潰瘍性結腸炎、潰瘍病、慢性肝炎均可影響脂肪代謝。
◆常吃抗菌藥物
某些藥物和化學物中毒可能導致脂肪肝,比如,過量服用或密切接觸四環(huán)素、砷、銀、汞、三氯化烯、四氯化碳、黃磷、巴比妥、黃曲霉素等。
◆營養(yǎng)不良
別以為患上脂肪肝的人就一定是營養(yǎng)過剩,事實上,因營養(yǎng)不良而造成脂肪肝人數(shù)正在大幅上升,約占脂肪肝總人數(shù)的27%左右。研究發(fā)現(xiàn),當營養(yǎng)攝入不能滿足機體需要時,便會影響脫輔基蛋白及磷脂的合成,導致脂蛋白生成不足。與此同時,糖皮質類固醇分泌增多,大量游離脂肪釋放到血液中,這樣就超過了脂蛋白的轉運能力,從而沉積于肝臟內,于是引發(fā)營養(yǎng)不良性脂肪肝。
給肝臟減肥
早期的脂肪肝是可以逆轉的,非藥物治療通過適當節(jié)食、調整飲食、運動等方法讓肝臟“瘦身”,只要堅持,肝臟內的脂肪會自行溶解,自然就會“瘦”下來。
★吃果蔬有講究
吃蔬菜和水果既要保證數(shù)量,即每天攝入400~500克的新鮮蔬菜和水果,又要保證它們的質量。
蔬菜要注重顏色,增加深色或綠色蔬菜的比例,比如大蒜、洋蔥、香菇、黑木耳。大蒜、洋蔥可以降低血清總膽固醇,提高高密度脂蛋白,香菇、黑木耳能輔助預防動脈粥樣硬化。
含有過多糖類的水果不要吃,應盡可能選用蘋果、梨等合糖量低的水果,而且量不能太多,或者以蘿卜、黃瓜、西紅柿等蔬菜代替水果。
★如何吃肉
不是說不能吃肉了,而是要挑選著吃。吃肉的前提是控制脂肪的攝入量,每目的脂肪攝入量應低于總能量的30%。
所以,可以多吃魚類、家禽類,喝脫脂牛奶或酸奶,每天吃雞蛋黃不超過2個,少吃肥肉、雞皮、動物內臟、人造油類,比如奶油等。
★吃“愛肝食物”:
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向公眾推薦7種“愛肝食物”:白薯、玉米、海帶、蘋果、牛奶、洋蔥、冬瓜。每天吃幾種愛肝食品,幫助消耗多余的脂肪,不讓它有機會附著在健康的肝臟上。
★好好喝水
通常來說,成人每天需要飲水2000ml。肥胖者因體內水分比正常人少15%~20%,所以,每日飲水量需要達到2200ml~2700ml才符合健康標準。最科學的飲水方式是:平均每3個小時攝入300ml~500ml水。飲用水的最佳選擇是自開水、礦泉水以及清淡的茶水等,不要以各種碳酸飲料、糖水來代替。
★吃葷食后不要立即飲茶
有些人吃完肉、魚等高蛋白、高脂肪的葷食后,為去油膩,習慣飯后立即喝茶,其實這種做法是不健康的。因為茶葉中含有大量鞣酸,它能與蛋白質合成具有吸斂性的靶酸蛋白質,使腸蠕動減慢,造成便秘。這樣就增加了有毒物質和致癌物質停留在身體內的時間,從而對肝臟造成間接的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