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顯婷 王欣平 童 敏
摘 要:本文根據筆者長期從事教育技術研究工作的經驗,針對在多媒體外語輔助教學應用過程中容易出現(xiàn)的問題,從多媒體實驗教學的內容選擇、應用方式、使用時機、信息傳輸、軟件設計等方面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應對措施。
關鍵詞:教育信息技術 多媒體外語教學 網絡 流技術 教學課件設計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3-8454(2009)05-0073-02
隨著多媒體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推廣,大量的多媒體設備及技術逐步地進入了課堂,并已成為教師樂于使用的一種新型教學方法。多媒體由于具有形象直觀、生動活潑、圖文并茂、信息量大,以及非線性和交互性的特點,近年來在我校教學中得到了廣泛運用。但是,就目前我們掌握的情況來看,有相當一部分教師在使用多媒體時,觀念上還存在著或多或少的誤區(qū)。針對這一現(xiàn)象,筆者就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應用中應注意的問題談談幾點看法。
一、明確實驗教學的目的和重點,合理選取應用方式和時機
應用多媒體技術輔助外語教學,首先要弄懂、吃透實驗教材,明確實驗教學的目的、重點和難點。根據實驗教學情況、實驗對象,有針對性、有目的性地遴選內容,合理應用多媒體技術。如果對實驗教學內容不加選擇地應用,就會失去多媒體的優(yōu)勢,達不到教學目的。因此,什么時候需要,什么時候可以少用甚至不用,使用多媒體的人員都要做到心中有數,在充分了解實驗對象及其心理特點、學習方式的基礎上進行合理的選擇。一般來說,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在內容的取舍與組織上必須層次分明,重點突出,切不可為追求表現(xiàn)形式而隨意濫用。
多媒體技術的應用時機是有針對性的,把握好“度”,防止供大于求,產生負作用。如果把握不當,就會削弱教學效果,浪費教學時間,造成學習疲勞,產生厭學情緒,嚴重的會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所以應用時一定要適可而止。因此,要根據實驗內容合理地把握應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的時機,通常表現(xiàn)為:一是在教學中使用插播教學,根據教學的重點、難點,由淺入深、由表及里地抓住有利時機,插入多媒體教學,把抽象內容形象直觀地表現(xiàn),以加深學生對問題的理解;二是全程教學,利用整課時間,播放多媒體教學課件。這些課件一般要求制作精細,問題講解透徹,表現(xiàn)形式多樣,有利于學生在課堂中對問題的消化吸收。實驗表明:在教學過程中插播教學的方式有利于加強學生的記憶。
二、采用信息流等技術,減少網絡信息傳輸緩慢問題
解決信息傳輸問題通常有以下兩種做法:一是減小多媒體文件的大小;二是使用信息流傳輸。
1.使用矢量、點陣圖形文件或壓縮技術來減小文件大小
多媒體技術的基本特征是集成性、交互性、實時性和網絡化。網絡化是多媒體技術發(fā)揮特長,實現(xiàn)資源共享的根基和源泉。沒有網絡,多媒體技術由于自身容量空間和信息資源的局限必將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由于網絡多媒體教學有賴于多媒體文件實現(xiàn)在網上的傳輸,而傳統(tǒng)的多媒體文件又相當大,一個用Authorware制作的CAI課件至少幾百兆,這么大的文件要直接在現(xiàn)在的網絡上傳輸是不現(xiàn)實的。此時,首選方案是壓縮多媒體文件,將一些人耳很難分辨的聲音從多媒體信息文件中刪除,將圖像縮小,采用單聲道等辦法來減小多媒體文件的大小。但這種壓縮的方法是以犧牲多媒體的品質為代價的,但在低速的網絡傳輸條件下,這也是一個不錯的解決辦法。RealNetworks公司的.RM文件格式就是這種壓縮方式的代表。
除了壓縮文本外,減小多媒體文件大小的另一種辦法是使用矢量、點陣圖形文件和三維實時著色技術。矢量圖形和點陣圖的最大區(qū)別在于,點陣圖靠無數的小點來描述信息,而矢量圖形卻是以數學表達式的方法來描述信息,它具有所需信息量小、表達準確的特點,特別適合在網絡環(huán)境下進行圖形的表示。但矢量圖形自身的特性決定了它只適合用來表達一些幾何圖形的信息,對于照片等層次豐富、細節(jié)復雜的畫面,除了增加文件的大小、降低圖像效果外,絲毫體現(xiàn)不出優(yōu)勢,而這一點正是點陣圖的所長。因此,只有兩者優(yōu)勢互補,才能最大限度地減小多媒體文件的大小。Macromedia公司的.SWF文件格式正在成為矢量動畫的標準,并且在新版本中嵌入MP3音頻功能,加上它允許制作者進行交互式的編程設計,使得它成為多媒體在網絡教學上應用的大熱門。
三維實時著色技術也是降低文件大小的有效手段。我們常見的三維動畫是按制作人員的設定,著色后生成的影片文件,龐大的影片文件只有通過有損質量的大比例壓縮方式才能適應網絡傳輸。而Metacreations的Metastream(.MTS)則是先在網絡上傳輸未生成的3D模型和相應的貼圖文件,然后在使用者的計算機上實時進行渲染著色,這就大大減少了網絡傳輸的負擔,非常適合網絡的特定環(huán)境。
2.信息流的傳輸
“流”技術是一種數據傳輸方式,使用流式傳輸,用戶可以在信息到達時就能看到或聽到它,可節(jié)省等待下載的時間。這種技術很好地解決了多媒體信息在網絡上的傳輸問題。幾乎每一種網絡多媒體信息傳輸的解決方法都使用了流式傳輸技術。
三、開闊思路,培養(yǎng)探索和創(chuàng)新精神;針對學科特點,開展形式多樣的多媒體課件的研發(fā)
多媒體外語教學的應用,最重要的是教學設計。多媒體課件設計制作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到教學的質量和效果。課件的設計方法、編程技巧、制作手法等都是技術性的具體表現(xiàn)。如運行環(huán)境的選擇、操作界面的設計,圖、文、聲、像素材的制作和編輯,軟件的調試與播放,節(jié)奏的控制等技術都缺一不可。
課件開發(fā)中首先要選好工具軟件,不同的課程有其不同的特點,針對不同的特點要采取不同的工具軟件。我們的任務就是要分析各種工具軟件的優(yōu)缺點、使用掌握的難易度、擅長何種教學形式,并將這些知識普及到每個專業(yè)教師,使他們能夠掌握合適的工具軟件,做出合理的課程設計,開發(fā)出效果好的課件。
多媒體課件的選題必須通過教學設計來確定,即從優(yōu)化教學目標出發(fā),按照目標要求對教學內容和信息特征、學生的特征進行分析,在制定教學設計中立足于各種不同類型媒體的特長、作用及實際教學環(huán)境,并對目前已有的相關教學軟件的情況有充分的了解。
總而言之,針對多媒體教學中遇到的各種問題,要摸索出新的教學方法,開發(fā)出新的教學模式;要在重視硬件投資的前提下,加快與之相適應的、高質量的、有特色的教學軟件的研發(fā),使多媒體硬件與軟件平衡發(fā)展。
四、結束語
多媒體技術的應用使計算機將網絡資源以文字、圖形、圖像、聲音、視頻圖像、動畫等多種信息形式展現(xiàn),為學習者營造了資源豐富、圖像生動、知識表征多元化的模擬與仿真情景,極大地拓展了學習信息的傳遞方式與空間。
但是,多媒體輔助教學是把雙刃劍,它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關鍵是看如何應用。多媒體輔助教學不是萬能的,如果忽視了教學的真正需要,使多媒體流于形式,或用多媒體輔助教學來裝飾門面,那么就是本末倒置,逐本求末,就違背了我們應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的初衷。
參考文獻:
[1]張慶秀.如何把握多媒體教學軟件設計制作中的技術問題[J].中國電化教育,2001(3).
[2]何高大.現(xiàn)代語言學與外語電化教學(二):多媒體技術[J].外語電化教育,1999(4).
[3]唐偉.遠程多媒體學習軟件教學設計模式初探[J].中國遠程教育,2001(1).
[4]周欣竹.關于多媒體教學軟件的制作、使用和評價[J].電化教育研究, 2005(7).
[5]朱愛光.多媒體CAI軟件系統(tǒng)的設計與制作[J].電子工業(yè)出版社,1997(5).
[6]鐘玉琢.多媒體技術 (高級)[M].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9(7).
[7]童顯婷.多媒體教育技術在外語教學上的應用與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05(7).
[8]童顯婷.淺談英語教學課件的設計制作[J].教育信息技術,2007(7).
[9]朱童君,童敏.加強語言實驗室的管理力度發(fā)揮語言試驗課在電化教學中的作用[J].教育技術研究,19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