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 凡
1956年2月的一天,日本索尼公司的創(chuàng)始人盛田昭夫又一次來到美國。這已經(jīng)是他第100次跨越太平洋,尋找產(chǎn)品的銷路。身材矮小的盛田昭夫帶著小型晶體管收音機,頂著凜冽的寒風,穿街走巷,登門拜訪那些可能與索尼公司合作的零售商。
然而,當那些零售商見到這小小的收音機時,既感到十分有趣,又感到迷惑不解,“我們美國人房子大、房間多,需要的是造型美、音響好、可以做房間擺設的大收音機。這種小玩意兒恐怕不會有多少人想要的?!笔⑻镎逊虿⒉灰虼藲怵H。多余的解釋往往不如試用中得出的道理,小巧玲瓏、攜帶方便、選臺自由、不打擾人,正是小型晶體管收音機的優(yōu)點。很快,這種“小寶貝”就為美國人所接受。一位擁有150多個連鎖店的經(jīng)銷商告訴盛田昭夫,他非常喜歡這個品體管收音機,他讓盛田昭夫給他一份數(shù)量從5000臺到10萬臺收音機的報價單。
盛田昭夫說他需要一天時間考慮。回到旅館后,盛田昭夫的興奮逐漸被謹慎的思考取代:他開始感到事情并非這么簡單。一般說來,訂單數(shù)額越大當然就越有錢可賺,所以價格就要依次下降??墒茄矍八髂峁镜脑律a(chǎn)能力只有1000臺,接受10萬臺的訂單靠現(xiàn)有的老設備來完成,難于上青天!這樣就必須新建廠房、擴充設備、雇用和培訓更多的工人,這意味著要進行大量的投資,是一筆危險的賭注。萬一來年得不到同樣數(shù)額的訂貨,引進的設備就會閑置,還要解雇大量的人員,將會使公司陷入困境,甚至可能破產(chǎn)。夜深了,盛田昭夫仍在繼續(xù)苦思良策,他反復設想著接受這筆訂貨可能產(chǎn)生的后果,測算著價格和訂貨量之間的關系。他要在天亮之前想出一個既不失去這樁生意,又不使公司冒險的兩全其美的妙計。
他在紙上不停地計算著,比畫著,忽然他隨手畫出一條“U”字形曲線。望著這條曲線,他的腦海里如閃電般出現(xiàn)了靈感——如果以5000臺的訂貨量作為起點,那么一萬臺將在曲線最低點,此時價格隨著曲線的下滑而降低,過最低點,超過一萬臺,價格將順著曲線的上升而回升。按照這個規(guī)律,他飛快地擬出一份報價單。第二天,盛田昭夫早早地將報價單交給了經(jīng)銷商,并笑著說:“我們公司與眾不同,價格先是隨訂數(shù)而降低,然后又隨訂數(shù)而上漲。給你們的優(yōu)惠折扣,一萬臺內,訂數(shù)越高折扣越大;超過一萬臺,折扣將隨著數(shù)量的增加而越來越少?!?/p>
經(jīng)銷商聽著盛田昭夫怪異的言論,感到莫名其妙,他覺得似乎被這日本人玩弄了:“盛田昭夫先生,我做了快30年的經(jīng)銷商,從沒有見過像你這樣的人,我買的數(shù)量越大價格越高,這太不合理了。”盛田昭夫耐心地向經(jīng)銷商解釋他制定這份報價單的理由,經(jīng)銷商聽著聽著,終于明白了,很快和盛田昭夫簽署了一份一萬臺收音機的訂購合同。就這樣,索尼公司因為盛田昭夫的一條妙計擺脫了一場危險的賭博。
(編輯若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