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光輝
前些日子班上一女孩的行為令我頗感頭疼,甚覺苦惱。舉兩件事例:某日,我在上完數(shù)學課后正準備離開教室,她跑到我面前說某某同學說她“壞話”,在“告狀”的時候嘴里竟然還含著一根棒棒糖。學校明文規(guī)定學生不能在學校里吃零食,她不但不遵守,竟還當我的面吃!又一日中午,我?guī)е嗤瑢W到校圖書室看書,事先我對他們說:“你們已是六年級的學生,應看一些有意義的、對你們的寫作和增長見識有幫助的書,最好不要看小人書?!钡斘以谘惨晻r,卻發(fā)現(xiàn)她在偷偷看小人書,即使我走到了她的身邊,她也無絲毫畏懼之_心,仍然看得津津有味。
帶著滿肚子的“火”,將這些事說給班主任聽時,他卻有些驚訝地說:“我知道這個女生平時比較調(diào)皮,但她在我面前從來不敢這樣。這可能是你平時對他們太溫和,被寵壞了的緣故吧!”回想平時,我總鼓勵學生在老師面前不要拘束,有話直說,把老師當朋友看待,現(xiàn)在想來這似乎有“管理太松”之嫌。于是我思來想去,突然有“頓悟”。
教育問題是否可做如此思維?從表面看,此女生在教師面前肆無忌憚,一點也不將老師放在眼里,的確是被我“寵壞”了,是我教育的失誤,今后對犯錯誤的學生要嚴加批評,多加約束。但如果換一種思路去想,若沒有我平時的溫和、“師生平等相處”的觀念,那可能就會出現(xiàn)班主任所說的“她在我面前從來不敢這樣”的現(xiàn)象,該女生同樣也絕不會在我面前展示出自己的本性,展示出一個學生所不敢在教師面前露出的另一面。試想如果孩子不能在我們教師面前真實地展現(xiàn)自我,我們又怎能了解和掌握孩子的心思,全面把握他們的心理,又如何能針對性地對其進行疏導和教育呢?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人非圣賢,孰能無過?明白這一點,我們不妨改變一下自己看問題的角度和思路。事物都有正反兩面,就如一張白紙上的黑點。如果你只注意到黑點,那么你眼中就是一個黑色的世界:如果你注意的是白紙,那你就會擁有一個潔白、寧靜的心境。有了這樣的心境,再利用小孩子想親近我們(其實孩子天生是喜歡與老師親近的),在我們面前不設防的契機,對他們加以教育。在學生對教師沒有排斥心理的情況下,我們將會在孩子身上收獲很多。英國教育家洛克說過:“世上具有高學識,在任何科學方面享有大名的人,沒有一個是在教師的管束下得來的?!睘榱吮苊馕闯赡甑膶W生走上歧路,需要教師和家長的適當引導,讓他們知道什么事情該做,什么事情不該做。但在教導的過程中,我們需要思考如何在不傷害學生的前提下,使孩子的表現(xiàn)欲在好的方面能得以釋放,變換角度與思路去看待孩子的行為。
思想創(chuàng)造財富的能力是難以想象的,思想觀念的更新帶給人類的進步更是超越任何人為的束縛。21世紀的教師只有不斷更新自己的觀念,變換思路去看問題,才能正確地引導我們的學生朝著好的方面發(fā)展,也才能使他們擁有更美好的明天!
(作者:江蘇省新沂市新店鎮(zhèn)鄭溝學校德育主任)
責任編輯:楊雪翠